没杀刘邦,建了汉朝;杀了,或叫楚朝。然鹅,这有什么要紧呢【读书课堂】
鸿门宴上项羽没杀刘邦,最后国破身亡乌江自刎,被后世许多英雄作为鞭策自己的古训:先下手为强,该出手时就出手之类的云云。
姑且不论政治正确,先看看故事中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得到刘邦手下曹无伤的密报,项羽决定痛击刘邦。
没想到自己的季父项伯,念及张良的活命之恩,连夜奔赴刘邦军营,私会张良,欲救张良于火坑。
这本是知恩图报的人之常情,私事一桩,没想到张良也念及君臣之义,非要把紧急情况告知他的主子刘邦,“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这下事情闹大了,两个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嬗变成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博弈。
既然张良决意禀告刘邦,当然不会说:喂!老板,现在把情报告诉你,已尽己力,接下来你自己想办法,我得自谋生路去鸟。
张良肯定要帮老板拿主意的。
项羽
都说项羽有勇无谋,刘邦的勇不好说,而且也不算有谋,他自己都说了,“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不如张良,不如萧何,不如韩信,怎么能当他们的老板?
原来刘邦老谋深算,张良、萧何和韩信的那点谋跟刘老板相比,不过雕虫小技耳。
刘邦不但知道自己不能干啥,还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既然自己不如他们,那就装傻呗:“为之奈何?”
张良、萧何和韩信之所以为他立下赫赫战功,这句“为之奈何”应该帮了他很大的忙。老板一句“为之奈何”,有点责任心的手下们,哪个不如履薄冰献计献策呢?
刘邦不但装傻,还装得很彻底,当张良反问“谁为大王为此计”,刘邦说是一个无知的小人(“鲰生说我曰”,韩兆琦评注)叫他这么干的,那个无知小人叫他挡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那么“秦地可尽王也”。
堂堂沛公,在这么大的事情上,竟然听信一个无知小人的话,还真的照那么去做?
真让人忍俊不禁!
刘邦
从这一方面,不能不说生姜还是老的辣,论年龄,彼时刘邦大了项羽差不多两轮生肖。
难怪,摸爬滚打的人生阅历还真不是摆看的!
凭着这些人生阅历,刘邦应该深谙大丈夫能屈能伸之理。
首先,刘邦尊项伯为兄长,颇巧的是,他们的儿女还正当嫁娶,所以又结了亲家。
接着,刘邦请项伯转告项羽,自己入关后毫毛未碰,封存府库,登记百姓,派兵守住函谷关以防盗贼,都是为了等项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既然自己之“士卒不足以当项王”,那就放下架子低调一点,先给那个性格爆烈的项羽戴上一顶高帽。
而那个未来的西楚霸王,又恰恰好吃这一口,年少时看到秦始皇出巡,对众星拱月之王者形象的追求,这时候就不仅仅是意淫了,而有实实在在的粉。
至于刘邦,“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忍一忍,曲线当王嘛。
这一点刘备像极了刘邦,莫非刘备是刘皇叔还真不是传说?
第二天发生的就是选入课本的鸿门宴了。
鸿门宴上,范增三次举所佩玉玦示意干掉刘邦,项羽默然不应倒罢了;
让范增更郁闷的是,就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当口,还是那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项庄舞剑
难道项伯单纯、善良得只有对生命的关爱,只希望大家友好相处吗?事实好像又不那么简单。
项伯受刘邦之托,从刘邦那里回来时,不忘交代刘邦第二天务必赶早去跟项王谢罪。
很显然,项伯对刘邦的心思很了解,如何敲定项王他也深谙其道。
用现在的话,项伯的情商不低。
作为项羽的季父,在刘邦还没有化解与项羽的冲突之前,他不会不明白,与刘邦结为亲家意味着什么。
而公然阻止项家侄子项庄“意在沛公”的“阴谋”,没有一点把握,恐怕他也不会冒这个险。
项家内部意见不统一,这就不好办了。
那么,为何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项伯,可以说好好对待刘邦项羽就好好对待,说不杀刘太公项羽就不杀呢?
难道真如很多读者所说:项羽被“道义”给绑架了吗?
可是,毫不犹豫取了宋义的头,连义帝(他的祖国,楚国的楚怀王)都给干了,这样的项羽能被道义给绑架吗?
如果要说个中原因,撇开道义之类的大道理,其实无论多么大的决定,有时不过在一念之间罢了。
再说项羽,也不过未免高兴得太早而一时失去了理智。
后来被尊为义帝的楚怀王早说了:谁先入关谁为王。
刘邦先入了关,却等着项羽来当王,岂不是刘邦和他自己都违背王令?这种事你项羽敢干,人家刘邦也敢吗?
如果项羽稍微深思,应该会有所领悟。
后来刘邦痛哭义帝之死,证明他与项羽走的路线确有不同。
不过,说来说去,项羽杀不杀刘邦有什么要紧?没有杀,刘邦建立了汉朝;杀了,史书中记录的或许是楚朝。
历史不可假设,孰优孰劣,叹为言止,无可奉告。上茶来,喝茶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