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最好祛湿的时机,两个方法升阳、健脾、祛湿

本 期 导 读

看看自己的舌头就知道啦~

三伏天里雨水较多,天地间湿气弥漫,人容易感湿、冒湿、伤湿等,祛湿是这段时间养生治未病的关键。

4个容易生湿气的坏习惯

有哪些习惯容易生湿、助湿?这四种很常见:

1.久待空调房内,一整天不出汗

很多人怕热,夏天直接24小时都待在空调房里,殊不知夏日里需要出点汗,「使气得泻」,才能使身心安泰。

夏日里不出汗的人,容易出现没胃口、脘腹胀满、舌面水样滑苔等寒湿内生的症状,嘴里水汪汪的。这一点,每个人可以亲身验证。

2.汗后直接进入冷环境

比如运动大汗后直接吹空调冷风,有人喜欢洗澡时开空调,洗完热水澡就进入空调房,很容易生湿。

受寒易聚湿,千万留意,否则很容易经常感到困倦不堪、胸烦闷等不适。

3.多食瓜果和生冷食物

夏季正是水果丰收的时候,少食常温瓜果,可以生津解渴,多食则容易伤胃阳脾阳,脾胃运化不开,寒湿内生,很容易腹泻、腹胀等。

4.多饮液态奶和奶制品

南方湿热,不适合常喝牛奶等奶制品,尤其素体脾胃虚寒的人,喝牛奶后容易得表湿,或运化不开而腹泻。

湿重的人,一不小心中暑,很容易暑热夹湿,两种病因混在一起,如油入面,病变得缠绵而难愈。

体内湿气少,得病也容易好。

如何清理体内湿气?

减少身体里的湿,要分两路,表湿重在宣肺化湿,里湿重在健脾祛湿。

1.祛表湿:先捏脊,再灸身柱穴

表湿是湿邪影响上焦、苗窍、皮肤等身体偏上、偏表的位置。怎么判断表有湿呢?

典型的症状是

手自温,即手心手背温度一致,且远离身体的手指温度高于手心。

其他症状,如《黄帝内经》所讲:「因于湿,首如裹。」湿邪犯头面部,可以出现头上像裹着湿漉漉的毛巾一样难受。

脾胃主四肢、肌肉,湿犯其表,起病之初就可以有四肢肌肉酸痛等症状。

表湿存在,还有其他辅助判断的症状:口不渴、小便不利、嘴巴淡、晨起手指有点胀、面色黄、腰痛、发热时可见「身热不扬」等。

能清楚地判断表湿存在,之后的处理方法就很简单了:先捏脊,再艾灸身柱。

简单的方法,后面起效的机理和操作的细节,都值得研究。

首先,人体在上焦的穴位都有解表的作用,而且穴位不同,解表的侧重点不同。

像大椎,是六条阳经的交汇处,可以很好地通阳解表,遇上表寒证,艾灸大椎起效就很快。而印堂,很靠近足阳明胃经,艾灸此处,解阳明之表湿,效果就很好。

我们选用身柱,是因为身柱靠近肺俞,灸身柱,宣肺的效果好。吴鞠通讲:「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宣肺来除湿的,除在上、在表的湿。

身柱穴: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图源:大家中医

为什么还要先捏脊呢?这是我目前在实践中发现的最好用的艾灸祛湿辅助手法。

湿邪比较重的人,艾灸时很容易没感觉,同时艾条会因为被灸者从皮肤排出来的湿气的影响而烧得很慢很慢。我们甚至遇到过,灸着灸着艾条就灭掉了!可见被灸者的湿气得多重!

一些湿气重的人,艾灸时还会感到莫名的难受,好像被人打了一顿似的。

而经过捏脊,捏出点汗,好比憋闷的房间打开了窗,之后再艾灸,就不容易出现灸着很难受的情况。等于说,先捏脊,可以减轻被灸者艾灸时的不适感,也能加快恢复健康。

捏脊的方法很简单,首先方向都是从下往上捏,从尾闾骨捏到大椎,成人小孩都可以捏。

前面三次都是只捏不提,第四次开始,捏到身柱时开始轻轻提拉几下,一直提拉到大椎。

力道多重呢?以被捏的人能微微出汗为度,别出大汗。出大汗,表湿反而不容易去掉。

我们遇到表湿最重的,捏一次脊,就脊柱连着两侧的膀胱经,都出汗,这时要先擦干后再接着捏。大约捏七八次就可以了。

至于湿夹热、夹寒,处理方式都差不多,都得先祛湿,都可以先捏脊,再灸身柱。

2.祛里湿:艾灸中脘或神阙

湿还有里湿,里湿是湿邪内生,影响脾胃、肠道。

证多见①腹泻、②腹胀、③没胃口,多数人④手足不自温,甚至是手足凉的。

里湿,多可直接艾灸中脘或肚脐改善。

日常预防里湿,推荐双灸足三里,补脾胃之气,增强脾胃运化。

最麻烦的是表里相兼,我们处理的原则是先解表,再攻里。

比如此前遇到的病案,拉肚子拉到快要脱肛,但是病人自灸肚脐,感觉止不住腹泻。最后找到我,先灸的印堂(解表湿),再灸中脘(祛里湿),两步搞定问题。

不想被湿气反复纠缠,

灸后保养是关键

湿邪所致的病,都容易迁延、反复,艾灸调理后的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养原则首先是忌口。叶天士讨论湿邪所致之病,病退之后,「炉火虽熄,灰中有火。」此时不忌口,特别容易死灰复燃,故病重现。

忌口什么呢?首先是容易生湿的,如牛奶、水果、肥腻的食物等;其次是太热性的,如鸡肉、乳鸽、羊肉等。忌口大约需要一周左右。

其次是避风寒。体质的偏性很难一下子改变,受寒也容易从湿化,所以病情刚退,避风寒很重要。

最好还要作息规律,早睡早起,早起后可以简单拉筋、升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