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生命型的教师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古代社会,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文以载道”,当时的知识主要是伦理道德知识,而非科学技术知识。这样,“传道”其实也是通过“授业”来进行的,教师的“授业”本身就是传道。所谓的“解惑”,也就是解决“传道”和“授业”中学生的疑惑,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道”,掌握“业”。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三件事,最终就统一为一件事:“授业”。“授业”乃以知识为对象,以掌握知识为教育的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在“授业”中完成“传道”的任务。
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本位观念下的教师职责与角色,在这里,“教师作为无可争辩的知识权威和知识源泉,把知识存放在学生那里,就像投资者把钱存放在银行里一样”。
知识本位的教师观影响深远,以至到今天。今天,在教师备课的时候,虽然说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但实际上,我们有哪个教师在备课时去了解过学生呢!有时我们甚至还把那些“借班上课”的教师看作教学艺术高超的表现。其实,一个借班上课的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假如说他的课上得“好”的话,只能说他是彻头彻尾地以知识为中心的。
这种观念还影响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教师专业化中,我们注重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传授什么,表现为学科知识的更新;二是怎样传授,表现为提高教学技能和技巧。我们期望的专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这只不过是把教师从“农民般简单粗糙的经营”状态改变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精致的经营”。其实,根本的性质没有变化。今天的专业化无非使教师成为一个高级的、专业的教学“技工”、教学“工程师”。
我们需要从原点上反思,教师的对象是什么?教师的任务是什么?教师职业的性质是什么?
教师常把自己看作“教书为业”的人(自称“教书的”),也被他人贬低为“教书匠”。其实,“教书”只是一种手段,教师工作的对象不是“书”,不是“知识”,而是“人”,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生命。“教书”——传授知识——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但传授知识本身不是目的,知识只具有工具价值,它只是生命发展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生命的发展。所以,“教书”不是教师的目的,“育人”、“成全生命”才是目的。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生命的缔造者。在根本上,教师关注的不应该是知识,而应该是个体生命,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可谓“桐子之命”(汉代·扬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生命型的教师是对本真教育的回应。本真的教育是生命间的对话,并非知识的堆集。教师不是学生知识的最大供应者,学生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教育是生命间的活动,是用一个智慧生命开启许多智慧的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用一种人格去影响另一种人格,用一种热情去温暖许多生命。所以,教师的角色必须跳出和超越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书”,而在于创造新的精神生命,只有认识到“教师劳动的价值在于创造人的精神生命”,才能树立生命型教师的新形象。
生命型教师有什么形象呢?
生命型教师是关爱生命的教师。生命型教师首先要关爱和珍视自己的生命。一个把自己生命当儿戏的人,试想他怎么有可能关爱他人的生命。一个人首先要自爱,爱惜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发展负责。“自爱是道德的源头”,由自爱推己至人,才能关爱他人。一个懂得爱惜自己生命、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教师,才可能去爱学生,去激扬他们的生命,引导他们去感受世界的美好,活出生命的风采和意义。相反,一个悲观厌世、消极颓废的教师,不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常常在抱怨和痛苦中扼杀学生的生命潜力和自信。
生命型教师是把教育当事业的教师。现实中有两类教师,一类是把教师当职业的“生存型教师”,另一类是把教师当事业的“事业型教师”。生存型教师把教师当作无可奈何的选择,对教师本身缺乏认同感,更谈不上什么意义和追求。这种教师只会敷衍地应付工作,对教学、对学生不会有太多的热情和投入,甚至会误人子弟。生命型的教师把教育本身看作可以终身托付的事业,充满着无限的敬意和热爱,把学生的成长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在平凡的课堂中体验人生,收获人生。
生命型的教师是富有人文关怀的教师。一项关于学生喜欢的教师的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学生,像朋友一样和学生打成一片”。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也要求教师不应该是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照某种具体抽象公正性的条条办事的审判官。因为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正是爱的呼唤和作用,才会有生命间的魂灵相遇,“爱把生命提到了真正存在的境界”。教育正是因为有了爱的滋润,才会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和奉献,才会使教育成为诗意的教育,成为师生生命的栖息地。
生命型的教师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生命化的教育倡导让教育充满生命的灵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充满灵动生命的教育,需要有生命活力的教师去引导,去唤醒。这就需要教师有生命活力,是一个热爱生命,乐观向上,具有积极的情绪和阳光心态,充满青春和朝气,具有创造和个性的人。教师以阳光沐浴学生,以生命的激情点燃学生,以创造去激发学生,以个性渲染学生。阳光的教师,创造阳光的课堂,沐浴阳光的学生。
生命型的教师是充满智慧和创造的教师。智慧是个体在知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灵活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变化的一种创造性能力。尤其在当代的信息社会,我们尤其需要知识,但又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我们更需要有创造和智慧的思想家。智慧的培养需要教育,也要求教师成为智慧之师。教师的智慧有两个方面:学科的专业智慧和教育智慧。学科的专业智慧,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内容有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认识,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专业智慧不等于专业知识,它更倾向于在综合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素质迁移、方法迁移和思维方式迁移。教育智慧也不等于学科智慧,就像米卢的足球智慧不等于足球运动员的智慧,数学教师的智慧不等于数学家的智慧一样。米卢和数学教师虽然都需要学科的专业智慧,但不能忽视“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的学者,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教师。”作为一个足球教练和教师还必须具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渗透、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性地驾驭,敏锐地反映和灵活性地应变,是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真正的智慧,不只是理智和创造性的行为方式,它还包括对事业的热爱。这样的人,才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因此,那些去热爱,去追寻,去探究,去创造的教师,是智慧型的教师,也是生命型教师。
生命型的教师是追求专业持续发展的教师。生命型教师把教师的职业当作事业追求,教师的事业追求,就是要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目前探讨教师的专业化还是停留在外部的要求,例如学历的达标、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继续教育的要求、教育技术的掌握等,这些固然都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这种专业化,把教师置于被动的、非主体的地位,重视的是教师满足外在的价值。对教师个人而言,他们可能从中获得了文凭和各种奖励,但这依然是他们的“身外之物”。教师发展的内在价值没有得到关注,教师的内在需要和自主发展的意识没有得到激发,这不利于教师的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强调教师的内在价值:“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把教育作为一种境界加以追求,在教育中实现生命的意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以一种自觉的意识和主体的追求,持续地提升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过程,这样的教师是生命不熄、发展不止的生命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