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导引术相关的《却谷食气篇》浅释
马王堆帛书中的《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法》和《导引图(马王堆导引术)》书画在一绢帛上。前两篇联在一起,与《导引图》隔有一小段空白。帛高50厘米,通长140厘米。
“却谷食气”,后来还见于《抱朴子》、《赤松子》、《黄庭经》和《圣济总录》等古籍。名称不一,有的叫“断谷食气})、“咽气断谷”。有的则叫“辟谷服气”,“服气绝粒”或“蛰法,等等。总的说来,“却谷”与“食气”联在一起,说明“却谷”与“食气”往往是互相配合而不可分靓的。所谓“却谷”,就是不吃五谷,并通过服气,即呼吸空气来维持生命,却病延年的一种气功术式。
《却谷食气》的写作年代,约相当高祖至惠帝时期。但根据内容分析,似属于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古佚书,其功法历代流传。并有所发展。
《却谷食气》全文不长,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其内容,兹将原文试作解释如下,原文说:
“却谷者食石韦。朔日食质,日加一节,旬五而止。月大始铣,日去一节,至晦而复质,与月进退”。
石韦:草药名。主治“五瘾闭不通,利小便水道”。食质:质与剂通,表示剂量。铣:明亮之意。
本节大意是说:不吃谷物的人,可以服食石韦。每月初一,服食一节石韦,以后每日增加一节剂量,直到十五日为一个阶段。十五月圆以后,每日再减少一节。至月终,又恢复到月初的剂量而与月圆月缺的变化递增、递减而趋向同进退二。
又:“为首重,足轻、体转则峋吹之,视利止”。
文中“珍”:痛之意。“峋吹”:指吐气法。“利”:通利。
本段大意是:如果头脑沉重,两脚无力,肚体作痛,可行气呵吹,直到好转为止。
又:“食谷者,食质而〔止〕。食气者为呴吹,则以始卧与始兴。凡呴中息(吸)而吹;年廿者朝廿暮廿,二日之暮二百,,年扮者朝扮暮姗,三日之暮三百。以此数准之。”
文中“始卧与始兴”:指晚间刚睡与早晨刚起时刻。分呴中息而吹”;指呼吸。
本段大意是:吃谷物的人,每天吃一节剂量的石韦汁就够了。食气的人练呼吸,每天以晚间刚卧和早晨刚起身之际为竺宜。年二十岁的早晚各作二十遍,每二日晚上作二百遍;年三十岁的,早晚各作三十遍,每三日晚上作三百遍。其他年龄的人,按年龄大小以此类推。
又:“春食一去蚀阳,和以〔铣〕光,朝霞昏沽可。夏食一去阳风,,和以朝霞、行暨,昏清可。秋食一去、霜雾、和以输阳、铣,昏清〔明)可。冬食一去〔切忌)凌明,和(相合)以沉淦,〔输〕阳、铣光、输阳输阴、昏清可”。
文中'浊阳”:指天气浑浊不明。“昏清可”:指早晚均可。“阳风,:即热风。“行暨”,昏清可,为偏向之意。
“输阳、输阴”:输,补益。“流淦”:指冬天夜半水气方凝清雾之际。“凌明”:凌,冰凌。
本段的大意是:食气时春天要避免在浑浊不明的天气,而适宜在朝霞或浩月当空时进行;夏天要避免热风,日礼或偏西之际均可,秋天避免霜雾,冬天切忌在冰冻严寒时进行。如果阳光暖人,月色清明则早晚均可练气,以便吸日月之光。
又:〔四不食〕:凌阴者,四塞,清风折首者也。霜雾者,浊阳者,黑四塞,天之乱气也,及日出而雾也。阳风者,〔热〕风也,热而中人也。日者,入骨。四者不可食也。
文中“四塞”:四方之意。
本段的大意是:食气有四种避忌:冬天霜风四起吹得连头也抬不起来;秋天浓霜反四方,暗不见日;春天浑浊Li暗充四方I夏天热风炎人等四种恶劣的条件,都不宜于食气。
“朝霞者,二旧出二千。春为浊……云如盖,蔽曰口者口,口口者,苑……夏昏清风也。凡食……气者食员,员者无也。卜口者,北乡多食,则和以口阳,口气,霞口多.阴日。夜分“·…清附,清附即多朝霞。朝曰尖气为日口,口曰即多it光。昏失气为黑附,黑附即多输阳。·一得食无食。”
本段的文字残缺得很多,原意不很清楚,但从“朝霞”、“夏昏清风”、“多铣光”,以及“昏失气为黑附,黑附即多输阳。……得食无食”。等文意来看,似为说明“四可食”的原因。
从全文的内容来看,不能食谷物的人,可以服食石韦汁。如果出现身体不适,便行气练功。并谈到食气中的忌讳,如注意四时气候的变化,避免寒暑浊气的伤害,和选择有利时刻等等。
《却谷食气》中的“朝霞:;、“流口既见于《楚辞·远游》,也见于《R阳子明经》,前者如“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食六气而饮沉蟹兮,漱正阳而含朝霞。六气,沉淦、正阳、朝霞等,是后世道家养生家常用词。可见这种气功功法,远在东周或楚地已很流行。
《陵阳子明经》则说:“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沉澎,杭t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也!)。我国古代养生学,所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医典《内经·四时调神大论》也说:“夫匹时阴阳者户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期,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却谷食气篇》是我国汉初及至先秦时期气功养生法最古老的气功文献之一,对后来诸气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