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精华也是诗: 山水画家张际才的笔情墨意
2017-11-21 17:27
《乡情》 2016年 68x139cm
山水名家张际才先生是一位难得的自学成才的画家,长期工作生活在赣南山区,早年从事美术教育和群众文化工作,80年代初受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黎雄才的指点和影响,开始专攻中国画山水创作;90年代中旅居北京,专事创作,得到了古元、刘勃舒等大家的肯定与教诲,并结识了张仃、贾又福、刘大为、陈大章、阿老等名家,吸取各家各派之长,不断观摩、交流、学习,技法愈加娴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得到了画界的肯定与认同,同时也被很多美术馆、博物馆、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收藏。
先生自幼酷爱绘画,曾在赣南山区潜心写生十余载,后又游历中国大江南北,对山水画情有独钟。用他的话说,祖国江山多娇,变化万千,动人心魄,多姿多彩,现实的山水比古画中所描绘的“可游、可居、可观”更加鲜活生动。他为人随和、健谈、率真、随性,平时主要精力都用在创作上,不喜欢宣传与包装,极不喜人叫他“大师”。他说,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一位喜欢画画的画家而已,艺术家的名气是靠作品说话,而不是靠炒作说话,更不能故弄玄虚忽悠大众。
对于审美取向,张际才有自己的看法:对画家来说,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美,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美才是艺术美,笔墨当随时代,作品才赋有生气和精神。他说,中国画创作不能脱离传统,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中国画要发展、要创新,既不能被传统和画谱束缚,也不能重复前人,更不能脱离中国画的底线,按西方的价值和审美标准去创作。在创作中,要立足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以神求形,形神兼备,以自己的语言,苦心经营,下笔有物,方能达到情景交融、雅俗共赏的目的。
《西樵印象》 2015年 60x90cm
先生的画格调高雅,意境幽远,个性十足,高山流水,一草一木,均富有灵性,这源于他对山水的热爱。他长期生活在南方五岭山区,特别钟情于岭南山水,对南方山水的秀美、蓊郁、空灵、生机有一种特别的钟爱和领悟,北方大山大水的雄奇,又增添他作品的峻拔和大气,南方的秀丽与北方的雄奇在他的画中很好地融为一体。中国画山水非常注重笔墨,张际才先生则在中国画深厚的笔墨功夫之上,又吸收了西画的画法技巧,在明暗、光影、空间、色彩、虚实等关系的处理上都颇有新意。
先生用笔挥洒自如,创作过程中从来不讲固定程式,不追求哪家哪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他的画收放自如,逸趣横生,流畅洒脱,一气呵成。无论其是雄浑浓重,或是秀润空灵,抑或是疏淡迷朦;无论是绝句式抒情小景,或是全景式长卷巨制,张先生皆能以其娴熟、潇洒的笔墨功夫运用浓、淡、干、湿、泼、破等不同墨趣,勾皴点染的不同笔情,恰到好处地挥写南方的幽涧草木、古树丛林、竹林农舍、流水人家、烟雨渔筏、芭蕉新绿,繁简、疏密、虚实、主次的艺术处理,皆极其自然稳健,毫无斧凿之痕;在张际才的山水画中,给人强烈印象的是画家情性流露的自然和直率,不矫揉造作,不作故意惊奇之笔,更多是自然之美、写意之美。
2016年写生作品 68x68cm
张际才认为,作品的格调与画家的个人修养密切相关,当你的绘画技巧达到一定阶段时,作品的格调就不再是单纯的笔墨技巧,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精神的体现。书画同源,中国画应以书入画,笔法是骨,墨法是肉,写意是灵魂,“意”从何来?从大自然中来,从现实生活中来,从文化修为上来,从时代精神上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没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感悟大自然的情怀,是画不出山水的灵性的。为此,先生不管再忙,也经常不顾年事已高,爬山涉水,或密林深处,或山野人家,创作了大量的写生作品。
“一定要多写生!书画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时代需要中国书画;中国画的发展需要传承,但要突破传统的樊篱,回到鲜活的现实生活,走出书斋,在写生中提炼生活的美,抒写大时代的精神,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受老百姓喜欢的艺术家”。张际才先生总是这样告诫他的学生。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消费时代,象张先生这种坚守自己艺术家园、在中国画发展道路上默默前行的艺术家显得尤其难得,相信张先生的艺术道路将越走越宽。摘自《大江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