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半,抢装水深火热:风机设计和吊装如何进行选择与应对

再过两天,2020年的半年就过去了,从1-5月份并网数据来看,才有490万千瓦,根据行业大咖们的预测,年度装机及时不延期,也要装机3000万千瓦以上,也就是说6-12月,7个月,陆上风电场每个月并网数量至少达到350万千瓦,按照平均2.5MW的机型,每个月并网的风机将达到1400台。对于基础施工,中国人只要天气给力,可以说实现24小时全天候施工,在主机到位的情况下,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吊装。按照正常5天1台风机吊装,至少需要250台到300台起重力矩超过万吨米的汽车起重机或履带吊。
中联重科650吨履带吊起重机吊装风机(照片来自网络)
最近几天,接连接到几个客户咨询吊装的问题,都是风机在基础上等着吊装。目前在常规的2.5MW,普通100m塔筒的吊装市场而言,相对问题不大,现在遇到的大问题是高于120m塔高的2.5MW风电场,或是3.0MW的100m及以上的吊装。当前主要问题就在于此:通用的1000/1200吨全地面汽车起重机,600吨或650吨的履带吊满足不了这些吊装要求。
原因在于:
1,2.5MW的风机在120m及以上的塔高,600吨履带吊或1000吨的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已经满足不了力矩要求。2.5MW的双馈风机机舱重量基本在80吨的,如果吊装120m以上,力矩超过万吨米。
2,3.0MW及以上容量机型的重量目前普遍在130吨左右,部分在110-120吨之间,吊装到100m,其其中力矩也是超过万吨米,显然第一条提到的机型不能满足要求。
尤其,其实作为山地风电场而言,全地面汽车起重机是最合适的选择。全地面汽车起重机转场快,施工效率高,而国内也就三一,中联重科和徐工能造,根据我之前在工程机械领域一段时间的经验,1000-1200吨的全地面汽车起重机的月产量不会超过3-5台,而且不一定都是投入在风电吊装市场。关键是价格在国产化后,千吨级的全地面汽车起重机的的价格仍在5000万人民币以上,显然,一般的吊装公司不会随便采购一台价值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吊装设备。再大型的1600吨全地面汽车起重机价格至少8000万元以上,在一般的工程领域用的很少,及时现在风电市场很大,一般吊装企业不会随便采购,究竟大型吊装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是要有吊装窗口,吊装作业时间,转场时间等诸多因素考虑,每年的租赁费用基本固定,即使是不歇业的情况下,要回收成本,风险极大。通常只有大型基建工程必备设备才会采购配置,闲置期间出来租赁。
三一1200段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吊装风机(照片来自网络)
履带吊在相对平缓的施工场具有优势,可以闲置状态转场,但在山地施工,转场效率极低,而且需要十多辆转运车辆和几台小吨位汽车起重机配套,以800吨级履带吊而言,至少15辆7轴平板车转运。3天能吊装一台风机已经是最高效率了,两天转场,也就是说一个月吊装6台风机,已经是极限。当然,在没有1600吨全地面汽车起重机的时候,800吨级的履带吊是最好的选择,吊装工况要比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好,施工风速要比他高。就是效率低一些。在有些施工场地不足的情况下,目前70m的叶片部分风机基本都采用单叶片吊装施工,这对吊装工艺和吊装效率提出了不小的要求。
说到这里,我们就必须要在设计风机的时候考虑到我们市场风机的吊装配套。1000吨/1200段/1600吨全地面汽车起重机,650吨/800吨/850吨级的履带吊,他们的起吊极限,起重力矩,起吊高度,起吊最大重量,起吊风况要求。某种意义上,我们设计风机的重量,说句题外话,还得考虑交通运输限制,不能为了性能要求,无法运输或运输成本高,难度大,造成投资上升。重量和尺寸是个大问题,前一阵,vestas和中车就在3.x的风机采用了传动链单独吊装的作业方式,解决了吊车的难题,当然这也是无赖之举。如果可以,尽量在起重机的的吊装作业范围之内,一次完成,风险低,效率高。我一直讲的一个概念,风机将来会有单位千瓦重量的概念,风的能量密度用千瓦扫风面积来初步评定风资源,单位千瓦重量可以作为评定风机的施工难易指数。如果3.X能做到110吨以内,100m的塔高,1200吨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基本超起状态下可以完成作业。
风电的快速抢装其实有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今天我这里提到的风机重量设计,塔筒高度设计需要根据起重机的工况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影响经济效率情况下,减少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本。当然我们还可以进行起重机的衍生,国外早就有塔吊吊装风机的历史,国外也已有移动式大吨位塔吊的先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和起重机厂家进行联合设计,怎么说,塔吊的成本还是要低于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和履带吊,把塔吊平台移动到风机边上,估计施工成本和吊装高度肯定不是问题。 在国外很多风电场120及以上的风机,有一部分风机吊装都是采用塔吊,部分是固定塔吊,部分是移动式塔吊。
抢装是个机遇,如何看到下一个风电的风口,起重机装备企业需要和风机厂家和设计院进行良好沟通合作,相互进行让步或者调整,共同实现低成本的吊装。
需要特别声明:我对起重机的知识了解不多,文中有些说法或计算不准确,请行业专家指正,勿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