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说开去 ——与周小泉交流记

由《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说开去

——与周小泉交流记

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 陈国华

题记:2018年10月25-26日,江西省2018年基础教育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举行,我通过网上直播平台观看了两天的高中历史优秀课例展示,对其中来自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的课例产生了极大的共鸣。该课是由景德镇市第一中学周小泉老师指导,王烨婷老师执教的。(我与小泉结缘于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模考的命题工作,我们两度合作命题,又于不久前一同参加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全国高中历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研修学习。)课后我与小泉就这堂课的设计有许多的交流,出现了思想上的碰撞,而且迸射出了思想的火花,我把这个互相学习交流过程,迸射思想火花的经历记下来,以推动我们这些矢志于中学历史教学的人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陈国华

一、王烨婷老师《罗斯福新政》的教学设计思路

王烨婷老师执教的这堂《罗斯福新政》一课最开始用了大量的篇幅和时间去讲述罗斯福在担任总统前的人生经历,尤其是罗斯福遭遇的人生厄运,以及他怎样从人生低谷中走出来的故事,之后又是用了比较多的篇幅和时间来讲述罗斯福的从政经历,主要是在纽约州的从政历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政绩,最后才讲到了罗斯福怎样当选总统,怎样应对大危机,怎样开创罗斯福新政的新局面,以及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评价问题。其实一开始听课的时候,看到王老师这样的思路去讲罗斯福新政,我就感觉到这堂课到后面肯定会因为时间不够而着急赶完的,事实上,到了讲新政的具体的问题的时候,王老师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来讲了,最后就是着急赶完的。

对于这堂课,我的总体感觉是教学设计有思想,但是具体课件制作上有个最大的问题是前面导入部分给的材料太多了,导致后面重点知识没有时间展开;王老师在实际授课当中被课件的设计束缚住了,没能大胆的快速跳过前面的部分而把时间放在后面重点内容即罗斯福新政的展开讲述;因此整堂课的效果打了折扣,最后的结果是惜获二等奖。

课后我向小泉询问他们的教学设计具体是怎样的时就和小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意见交换。小泉说他们在准备这堂课的时候是有明确的设计思路的,尽管一开始就知道很冒险,但是他们要尝试一下。他们具体的设计思想是:以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为切入点,然后以罗斯福个人怎样陷入厄运困境,罗斯福怎样积极应对,积累了信心和应对危机的经验与能力,为后来在纽约州应对危机,及为美国走出困境打下基础。目标是让学生从罗斯福的个人经历中明白一个人如何在走出自己的困境,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走出自己的人生。我认为这个设计立意很好,小泉和王老师他们做了很多的赛前工作,从课件就看的出来,他们看来很多关于罗斯福的书,从中筛选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并且设计了比较好的问题,但是可能也是由于这种设计思路使得团队在做课件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罗斯福个人的人生经历,尤其是遭受厄运困扰的描述上耗费了太多宝贵的上课时间,把罗斯福新政这个重点的部分,最容易出彩的部分忽视了,过于关注了前面的史料收集和实证,这也许是这堂课课件设计中出现的最大的失误。

二、我对王烨婷老师《罗斯福新政》的教学设计重新思考

在后续的和小泉的交流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对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重新的思考。在延续他们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我对主题线索做了更清晰的划分,对原来的教学设计(包括课件)做了这样的修改:

1.他们原来的是设计层次是以罗斯福为主线,从个人到国家再到世界这样的线索走过来,我的划分是从个人到社会再到国家最后是世界,这样就跟“命运之个人”、“命运之纽约州”、“命运之美国”这几个教学层出完美的对接上了,使得整个的教学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明了,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评委而言,清晰的教学思路是最重要的,那种逻辑混乱的教学是谁都不想听的课。同时也对教材进行了重新解构,呈现出完全有别于传统教学的《罗斯福新政》。(本次全省基础教育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有三节课都是上《罗斯福新政》的。)

2.把原来设计中的占用资源过多的“命运之个人”和“命运之纽约州”部分是史料做了大量的删除或者对不能删除的史料做了尽可能的突出重点的删减,只保留了对后面讲“命运之美国”有重要影响的史料,这样就把前面的非重点部分的幻灯片和时间大大的压缩出来以留给重点的部分即“命运之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讲述,能让“命运之美国”展开讲述,从而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3.适当增加了“命运之美国”讲授内容,增加了一个问题设计:即“罗斯福怎么会想到用这些办法来应对危机?是病急乱投医?还是早有准备?抑或是有高人相助?”关于罗斯福新政,更多的人可能关注的新政是什么?新政有什么影响?而很少有人能去关注当年罗斯福怎么知道用这样的办法去应对危机。我认为这就抛出来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去设身处地的分析问题,还给历史一个真实感。虽然,我们不能期望学生对这个问题能够回答的很好,甚至可能没有人能回答出来,但是只要他们能去思考,能说出一些想法来就起到了教学的重要作用了,我想这样的课比那些每个问题学生都能答的很好的课更有价值。

4. 在给予罗斯福新政的一般性评价后,加上这样一个思考:罗斯福新政也并不只有一面,其实也有这样一面:以“反经济危机”为特色的罗斯福新政,其实质是通过国家干预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拯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新政的推行,对缓和当时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起过一定作用,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造成经济复兴和高涨,商品仍然大量过剩,失业大军依旧高达900多万人,而且,新的经济危机(1937~1938)迅即爆发。新政促使美国经济、政治中的各种矛盾变得更为复杂而深刻。罗斯福政府为新政支出了350亿美元的巨款,从而引起了联邦财政赤字和国债的显著增长。更重要的是,新政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垄断组织首先是八大财团的统治地位。1935年,以摩根财团为首的八大财团资产高达610亿美元,它们在全国最大的250家工矿业、铁路、商业银行和公用事业公司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3/5。

5.最后给整堂课加了一个升华的部分,就是教师的总结:一个人要有使命和担当,无愧于伟大的时代,古世汉武帝力挽狂澜,近世罗斯福破釜沉舟,而现在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更需要每一个青年勇于担当,不负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样升华一下肯定很好,不但与教学设计的主线相契合,而且关键是有了历史的深度,无形中渗透了核心素养,亦能激起人们的思想共鸣。

6.在和小泉不断交流后他提出可以把课题改为“普通人生,遭遇厄运,走出困境,走向伟大----走进罗斯福及新政”,我觉得这样修改最能突出本课教学设计的历史线,又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三、关于本次基础教育优秀历史课例展示交流活动的随想

我和小泉在讨论了本课的教学设计之外也就本次江西省基础教育优秀历史课例展示交流活动进行了交流,形成了几点共同的想法。

1.关于课堂的教学创新

本次江西省基础教育优秀历史课例展示交流活动一共上了13节展示课,总体上感觉课堂教学的氛围是热烈的,但有些课又不免落入了俗套。唯独来自余干一中的一位老师带来了一堂《祖国统一大业》的让人觉得很有创意,他把口述史研究带进了课堂,以此为课程线索展开教学,执教老师以余干县志中记载的在台老兵信息为依据,寻访了一位老兵的女儿,讲述老兵怎样离开大陆,怎样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尤其那段白发苍苍台湾老兵回到余干老家后祭拜祖先的画面深深的打动了学生和在座的听课老师,引起了强烈的思想共鸣,让整堂课的非常接地气,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得到很高的评价,最后这堂课获得省一等奖,确实是实至名归。我觉得这就是一次很好的课堂教学创新的尝试,现在口述史研究也是比较热门的一个学科,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地方都很好的历史资源,可以充分的挖掘利用;几年前我指导过我的一个学生吴聪平在鹰潭市上一节展示课的时候也曾经引入了口述史,请了两个学生,是贵溪民国时期的名人彭程万和李建鼎的后裔来讲述祖辈的故事,以此来折射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当时这堂课的反映非常好;10月中旬我们在北大历史学习的时候,专家也鼓励我们历史老师先写一下自己的家族史。我想今后我们的课堂可以充分的利用这样的资源来拓展我们的教学,历史课堂一定能活跃起来,也能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无形中实现历史的价值目标。课堂的教学创新关键在教学设计的思路创新,尤其是在同课异构的时候,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的思路上下功夫,不走寻常路,用很多专家的话说叫做重新解构教材。

2.关于历史课堂的问题设计

本次江西省基础教育优秀历史课例展示交流活动中展示的课例都采用了课堂提问的常规教学方法,以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问题的设计确是良莠不齐。记得9月份在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暨名师工作室年会时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在专家论坛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李老师说现在的历史课堂充满了毫无价值的问题,老师给学生的也是廉价的表扬。确实,许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用“对不对?是不是?”来提问,显然这样的问题就没有历史的深度,也就是毫无价值的问题。那么怎么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呢?来自北京十一校的特级教师魏勇老师在第二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暨名师工作室年会也专门谈了怎样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结合业内专家的论述和我们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我觉得要设计出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应该有这么几个原则:首先,问题一定要契合我们所给的材料;其次,问题要充分体现教学的需要(尤其是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再次,问题要适合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问题要能激起学生探究历史的激情。

3.关于中学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堂好的课不但要有好的教学设计,也需要一位综合素质高的老师来撑起,有些课虽然设计一般,但是执教老师综合素质高,一样可以撑起一堂好课。像这次江西省基础教育优秀历史课例展示交流活动中另一个一等奖的获得者,来自鹰潭市第一中学的占文倩老师,就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很高撑起一堂好课的例子。上学期鹰潭市优质课比赛选拔选手参加省里展示的时候,我作为评委听了占老师的课,我就说她要获奖就是她的综合素质很高加了分的。

我觉得一个中学历史老师怎样才能是具有较高的素质呢?

首先,中学历史老师要会讲故事。历史课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讲故事,老师要发挥这个优势,学会讲故事。不久前我们在参加北京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全国高中历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研修学习的时候,北大历史系几位教授也提到了中学历史老师要学会讲故事,这样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进来,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也是老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展示。

其次,要有具有吸引力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很多老师的语言一堂课下来过于平淡,没有起伏,自然对学生就没有吸引力了。以前我们见过纪连海老师上课,跟说相声似的,高低起伏,连绵不绝,大家都爱听。有时候我开玩笑的说咱们历史老师应该是误入教师队伍的相声演员那才好。

再次,中学历史老师要有激情。老师自己都精神萎靡,怎么带动学生朝气蓬勃?有些人认为,激情是年轻人才有的,我们年纪大了,激情也消退了。实则不然,只要你对历史教学有激情,你上课就会一定充满激情。李惠军老师马上就要退休了,但是,只要他在课堂上,你就能感受他的蓬勃朝气,无限激情,根本不像60岁的人,李老师也说过上课一定要用心去上,历史课是用激情上出来的课。

最后,好的历史老师一定是注重阅读的老师,历史课还要有她该有的深度,这需要历史老师不断的阅读,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这样在课堂上他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四、结语

本次江西省基础教育优秀历史课例展示交流活动落下帷幕,13位老师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课堂,无论结果怎样,都要感谢他们,为我们启迪了思考,引发了讨论,指引着为未来前行的道路。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新的教材也将全面推行,用叶小兵教授的话说中学历史教学有了新的机遇,我们对于未来教学的思考必将有力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落地,尽管我们知道新课程标准的落地困难重重,但这终究是未来的方向,以这次江西省基础教育优秀历史课例展示交流活动为契机,我和小泉深入的交流产生了上述新的想法,也算是经历了思想的碰撞和洗礼,必将对我们未来的教学之路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前文所述通过这次交流以推动我们这些矢志渝于中学历史教学的人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编后:陈国华老师对于历史教学的认真敬业与激情,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的交流与碰撞,因为牵涉到我们组里青年教师王烨婷。为了青年教师更好的成长,我们把这种交流发表出来的目的,就是不断探索新课程,尤其是接下来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我们必须走在前面,因为这关系到我们要为未来的中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简单说两句,王烨婷老师语言表述有优势,准备也很用心。明天我还会对本次参会学习体会做一个全面的总结。申明:本次课件发表在本公号上,请勿用作商业用途,仅供交流探讨使用。谢谢。

王烨婷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

以下是陈国华老师调整后的课件呈现

课堂练习(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