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6)

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6)

刘晓林

(四)芥子腾挪化须弥
——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

20世纪的中国画坛上有哪位艺术家的笔下既能力撼五岳,又能和风细雨?既能摧枯拉朽,又能旖旎缠绵?既能点墨纵横、又能循规入矩?既能汪洋恣肆,又能不失法度?他就是在艺术上力求并做到“工者如儿女之有情致,粗者如风云变幻”的齐白石。
  
如果艺术家在某一艺术门类中做到游刃有余,已属不易;而有人竟然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都可以比肩前贤,甚至睥睨群雄,如此之俦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赏白石老人的作品时有令你我意想不到的澄澈与辉耀,例如他笔下的草虫世界。蝴蝶、蜻蜒、蝈蝈、蚱蜢、螳螂、蟋蟀、蝗虫、蝉、蜜蜂、纺织娘、飞蛾、蚕等昆虫甚蟑螂、臭虫、苍蝇也进被老人丹青妙笔“扯”入了素纸中。若就所描绘的草虫之多与传写的草虫之妙来看,100年间甚至数千年来的艺术家中当推“天壤王郎”(王雪涛)和天地齐璜二人!因王雪涛先生专事一科而齐璜于诸般皆有大成,于是我认为后者这更为难得。

老人一生对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有着超常的、极为敏锐的艺术观察力、表现力、感悟力。对于草虫这小之又小的“物体”而言,要想做到细致入微的结构刻画与神形兼备整体效果双具,实在是难之又难。白石老人笔下的草虫即使全部以“工”而成也透出十足的“写”,一般的妙手能将草虫的质感与趣味已是高超,但他远远不止如此。他能将草虫的“玄觉”传给你我:蝴蝶和蛾子的翅膀画的通体蓬松通透,仿佛一触即掉!尤其是草虫的触须与“四肢”,在先生的笔下能使你我感受到非标本、活脱脱的弹性与力度。 老人有留世的草虫杰作《可惜无声》,这是先生的自谦的悲悯抑或是先生的自信戏言?我的确从齐璜笔下的草虫中听出了天籁之响,感受到了自然界中人与其他物种的和谐共存。

他笔下的草虫,有工有写,亦工亦写。采取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并不重要,关键是最终所达到的艺术质量与效果。在他69岁的一天,他颇为得意的写道:“大笔墨之画(写意),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工笔),难得神似。此二者与余常笑昔人,来者有笑余者,恐余不见。”在他的草虫世界里,我们会看到生机盎然的生命景色,会看到祥静融洽的生活乐趣。草虫的生命在哪里?即使有也是无足轻重的?白石老人的笔下会给你我将生命的真谛诠释:众生平等不是虚幻!

我时常为白石老人的和谐共存时间调配所困惑,他是如何自如的将繁杂的艺术生活安排的一二分明又一二相融?在许多资料中都有类似的记录:齐璜将中年甚至少年时未竟的草虫作品保留着,年老时再拿出来“修修补补”。老人仿佛在很早的时候就懂得了人生规律与艺术规律,他给区区留下了“先知”的印象。

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甲子年(1924年,齐62岁)画的十开工笔草虫册页中第二页中有题款:“客有求画工致草虫者众,余目昏阳雾,从此封笔矣,白石。”也就是说,白石老人在60多岁的时候“封闭”了他笔下的草虫世界。在老人有限岁月留下作品就足以令我们自责人生的枉度了,我不敢想若天假时日于齐璜用来独“写”草虫”将会是一番什么样的瑰丽景观!? 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用芥子腾挪化须弥来概言殊为恰当!我的认为。

(五)平中贮奇笑前朝
——论齐璜山水

对白石老人的山水,陈师曾先生有诗:“曩于刻印知齐君,今复见画如篆文。束纸丛蚕写行脚,脚底山川生乱云。齐君印工而画拙,皆有妙处难区分。但恐世人不识画,能所不能非所闻。正如论书喜姿媚,无怪退之讥右军。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阿芝也曾或认真或张狂或清醒或混沌的情境中捋着自己胡须脱口而出:“一笑前朝诸巨手,平铺细抹死工夫。”今日的九天居士则说:齐璜笔下的山水是未见技巧的神奇,是平中贮奇的经典,是理应有章可寻的费思量。

山水画是艺术家对自然界所存山川丘壑的创造性诠释,它凝聚了人类自身内心深处对万物的感知体验、迁想寄托等主观情愫。优秀山水画作品的诞生缘于“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冲交漠,与神为徒。”的综合过程。中国山水画史为我们留下了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南宋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元朝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天池石壁图》、王蒙的《夏山高隐图》、《青卞隐居图》;明朝沈周的《庐山高》、清朝王时敏的《仙山楼阁》、弘仁的《松壑清泉》、髡残的《苍翠凌天》、朱耷的《秋山》、龚贤的《溪山无尽》、石涛的《飞瀑奇峰》……群星闪耀,不胜枚举;列图辉映,不能尽完。即使有天纵之才,哪能把天下的精华都学遍呢?

“善学者,无所不师;善学者,又不率尔为师也!师而不师,其旨在焉。”于此,白石老人有同感:“勿以多得古人名姓为能耐”。艺术岂能存在必然的规律与法则?“圣人含道咀物,贤者澄怀观象。”真正的艺术家必须要深切懂得用法理来关照、反映万物,用自己的思想意识来与万物相融,最后才能写心传神、成就普遍性下的独特自我与独特自我之艺术。我以为,齐白石先生做到了!风采卓绝,一笑前朝。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上,山水一科的出类拔萃者群峙而立:李可染、傅抱石、黄宾虹、陆俨少、陈少梅、张仃、宗其香……如果仅平中贮奇而论,我倾向于林风眠与齐白石二人。(前者另文阐述)在他们的笔下为我们呈现了至“简”至“朴”、至“拙”至“厚”别样“风景”:平淡悠远、纯净明丽、清新而华滋、通俗而典雅。有心的赏者会发现山水以外的山水、人生以外的人生、宇宙以外的宇宙、有无以外的有无。

白石老人的山水作品留世不多,或许他画的山水作品本来就不多!为什么?莫非老人对山水有着莫大的敬畏?莫非老人对表现山水有着莫名的谨慎?总之,今天我们看到的实在是不多了。人们常言,物以稀为贵。其实,它何尝不隐着未曾言说的条件?!如果毫无价值的物体,即使仅存于世又会怎么样呢?而白石老人的山水画与之完全不同:第一是好,第二是极好,第三才是稀,第四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贵。这样的贵在于可以兑换多少阿堵物(MONEY),更在于其艺术内外的真价值。

齐璜一生非常勤奋,据白石后人齐良迟先生回忆在父亲创作的高峰期(75岁~88岁)每天作画多达六到八张。人物、山水画只占老人创作的十分之一不及,而后者更是在老人的毕生创作中只、审慎下的风流倜傥、自如大化、心手双应的天籁产物。白石老人对于绘画有着自己的规矩:不画未见者。(未成名时偶画神仙飞龙除外)对于山水,他仍然在坚守着自己的“心灵之约”。他曾经在四十五岁以后,“五出五归”、远游祖国大江南北;仅在1902年到1909年这八年间,渡涉猎黄河长江、抵登洞庭华山、攀上嵩庐二山、游历阳朔桂林,先后跨越河北、江苏、陕西、江西、广西、广东六省。游不可谓不饱,览不可谓不沃。在自述中,他不无感慨“到此境界,才明白前人画谱选意布局和山的皱法,都不是没有根据的”。然而令你我惊叹的事情发生了:白石老人笔下的山水很难看到各式繁杂的皴法,他用他那出神入化的“平铺粗抹”使得画面有了活脱脱、永恒的生命力。

我常这样想:也许白石老人眼中的山水已然没有表象的凸凹、甚至山石水流的走向也可以不要!但其或雄浑或秀丽或潺潺或急迟或明媚或隐晦……却无法逃脱他的跌宕起伏的柔翰。中国的山水画以散点透视为主,按照画面物体的移动来设定不同的视点。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易把具体与抽象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白石老人则正是具备、熟练掌握这超凡结合能力的绝顶高手:山峰因屋舍而高大,人因“帆动”而活;水因“帆远”阔。计白当黑在老人这里得到了无与伦比的诠释,听抑或赏一下《蛙声十里出山泉》吧!难怪白石老人也曾不无得意过:“他(毕加索)画鸽子飞时要画出翅膀振动。我画的鸽子翅膀不振动,但要在不振动中看出振动来。”先生笔下的山水又何尝不是呢?黑白是自然物象最朴素的色彩语言,《庄子·天地》言:“通一而万事毕”。张彦远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颺,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绰。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黑白仿佛全然舍去了自然风景中的绚丽色彩,却以朴素和简淡潜入了人们的内心。黑白中有着无理性的有理,有着有理性的无理;有着莫测玄机,有着阴阳之道。我们心睹“齐氏山水”便有这种感受,非到不得已时绝不会理睬斑斓的色彩。

十日一山、五日一水者在画时意象经营、惨淡经营,山水丹青尤其如此。山水画创作只有反复推敲、精心构思才可以生出胸中丘壑,永远没有没有约束的自然。白石老人的山水画是构图极为独特,情境夸张而韵致意满。程正揆《青溪遗稿》中言:北宋人千丘万壑,无一笔不减,元人枯枝瘦石无一笔不繁。齐璜则自如进出于繁简,甚至已经繁简合一、无简无繁了!

此外在设色上,也表现了“齐氏特色”:尽管他惯以水墨行世界,但因为他是齐白石,因为他掌握了宇宙间的道,故在素纸上会偶露峥嵘:令人意想不到的惊艳。但齐白石终究是齐白石,明朗沉着、洒脱浑厚是他的设色原则。

平中贮奇笑前朝,这是我对齐璜山水的综合而论。没有夸饰,只有肺腑。

(0)

相关推荐

  • 细观白石老人草虫,一叹

    齐白石作为一位从农村走出而得享大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自然与他的生活经历联系紧密. 艺连君最为叹服老人笔下的草虫,细观之, 虽是工笔一路,却毫无刻板之态,充满生气. 这些草虫是农耕文明长期以来直接接触甚 ...

  • 刘晓林: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10)

    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10) 刘晓林  四.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白石老人终生在向宇宙的"造化"最大限度地学习,前贤与今人都是自己的学习对象:他也终生在向自己的"心源&qu ...

  • 刘晓林: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9)

    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9) 刘晓林 二.传统与创新并重,承中求变. 只要你我承认事物的发展性,那么在属于事物范畴的艺术上对传统的继承就是一种本能的必然.由于传统的复杂性及你我自身的独特性使得每个人在继承 ...

  • 刘晓林: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8)

    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8) 刘晓林  跋文与画共千秋 --齐白石先生的题款 杰出的画作可以不需要跋文,赏者通过所绘就可以领悟其中的趣味与玄机.自况与他指.杰出的画作也可以需要跋文,图文的相融较之前者更为 ...

  • 刘晓林: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7)

    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7) 刘晓林 神借我手传天趣 --齐白石的人物画 许多艺术家的翰墨生涯从人物画开始,这里面自有道理所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基于一个人的先天而形成于后天, ...

  • 刘晓林: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5)

    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5) 刘晓林 (二)色飞魂绝缘刀下 --齐白石先生的篆刻 齐白石.陈师曾.陈半丁.寿石工,中国20世纪的"篆刻四家".他们精研"六书"而巧布 ...

  • 刘晓林: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4)

    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4) 刘晓林 (六)化解 齐白石之所以成为了齐白石,这与我前面所谈的自知.勤奋.生活.情感.平衡自然密不可分.而上述一切的落脚点都可以放在化解上,因为白石老人对艺术那无与伦比的化解 ...

  • 刘晓林: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3)

    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3) 刘晓林 (四)情感 "艺术原本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造型化,换句话,艺术是需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说时代的思想与感情的,古人所谓心声心影即是--艺术假使不借这些形体 ...

  • 刘晓林: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2)

    天地一人齐白石(连载2) 刘晓林  (二)勤奋 白石老人的勤奋在整个世界美术史上已然罕见,他的勤奋可以与苏东坡.达芬奇.毕加索.李叔同等人同列.据说老人一生画了3万多张画,当然也有人称此数字有些夸大. ...

  • 刘晓林:启功与齐白石的“绝交”

    启功与齐白石的"绝交" 刘晓林 启功与齐白石,两位先生在艺术界已然成为彪炳青史的人物.后者曾是前者的师父,但时间不长便终止了!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