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314条

5、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见《论》第314条)。

作者:蒋远东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是一句结论性的话,这个少阴下利究竟要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用白通汤,其脉如何,其症状又如何才是本条的关键。从少阴下利看不出这个少阴病究竟是热病还是寒病的。

先看白通汤的组成,白通汤的组成:葱白(辛温)四茎、干姜(辛热)一两、附子(辛热,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从白通汤的组成可见,白通汤用的是辛温和辛热的药,辛能发散,温、热性的药能散寒,可见这个少阴下利是一个寒利。

《少阴篇》的序言讲,少阴肾经,水火之脏,邪伤其经,随其虚实而变化,或从水化寒,或从火化热。少阴病从水化寒是它的本性,因为,水本来就是一个寒性的东西,所以,少阴病从水化寒是本,从火化热的标。如果是少阴阴邪,其脉沉细而微;如果是少阴阳邪,其脉沉细而数,其证各不相同。少阴阴邪腹痛下利清谷,少阴阳邪腹痛下利清水或便脓血(腹);少阴阴邪背恶寒口中和,少阴阳邪背恶寒口中燥(背);少阴阴邪但欲寐身无热,少阴阳邪但欲寐多心烦(寐);少阴阴邪咽喉痛但不肿,少阴阳邪咽喉痛而且肿(咽);阴邪戴阳,大便利、小便白(阴);阳邪手足厥冷,大便秘,小便赤(阳)。这就是少阴病的标本寒热之脉证。凡从本者宜温寒回阳,从标者宜回阳救阴,当须详辩。(为了便于记忆概况为腹、背、寐、阴、阳、咽六个字)。

由此可见,这个少阴下利的根源是:邪气从阴化寒引起的肾阳不足。少阴病肾阳不足是导致脾胃阳气不足,即脾阳虚、胃阳虚的根源。因为,肾阳是给人体提供热量场所,是阳热的源头,所以,肾阳不足,脾胃就会跟着虚寒,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胃虚寒不能消磨食物,脾虚寒不能运化食物,故知,少阴下利是一个虚寒下利,其利是下利清谷,完谷不化。

少阴总纲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其中的脉微细是少阴病但欲寐的脉而不是少阴下利的脉。第315条讲,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说明少阴脉微也不是少阴下利的脉。因为,其中的与有商量的余地,有可与与不可与的意思在里面,即少阴病脉微可以用白通汤也可以不用白通汤,可以根据病的情况来确定与与不与,意思是说用其他的处方也行。因为少阴下利、脉微是荣气不足而血少故,不与白通汤、用四逆汤也行。因为,四逆汤是用炙甘草来温中的,白通汤是用葱白来通中的,少阴下利,脉微是气血亏虚而不是中焦失去斡旋了。如果是中焦失去斡旋了,上焦的气不得下来,下焦的气不得上去,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格拒,这个格拒就是格拒证。如果是中焦失去斡旋了就必须用白通汤通之,即白通汤主之。少阴脉微不是中焦失去斡旋了,所以,可用白通汤也可以不用白通汤。如果是单纯的中焦失去斡旋了就是心下痞,泻心汤主之;这里的中焦失去斡旋了是少阴病引起的,故白通汤主之。

《平脉篇》讲,少阴脉沉是其本脉;314条讲: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可见,少阴脉沉也不是少阴下利的脉。

《平脉篇》讲,其脉沉滑而濡是少阴病的平脉,平脉无病。滑濡之脉是胃脉,沉濡之脉是肾脉;沉而至骨而无滑濡之象的脉是肾之死脉。由此可见,少阴病的病脉是一个沉极无力而又无滑濡之象的脉。从第315条的,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可见,脉微也不是少阴病的脉。第305条中讲过,脉微是荣气不足而血少。综上所述,少阴下利的脉应该是一个沉中兼微的脉,少阴下利是一个虚寒下利,其利当是下利清谷,完谷不化。

因为,少阴病,下利是一个虚寒性的下利,其脉沉而微,在用药的时候就应该用温、热性的药去阳散寒。白通汤用的就是温、热性的药,白通汤是在干姜附子汤的基础上加减的。《太阴病下篇》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由此可见,干姜附子汤是治疗脉沉微的,符合少阴病,下利,脉沉微的这个特点。前面讲了,本少阴下利是中焦失去斡旋引起的,即上下之气不能沟通引起的应该格拒证,所以,还要在干姜附子汤里面加葱白来通中。

《药性赋》讲:葱有通中发汗中使。葱是一个辛药,是一个通中、发散的药,能给中焦提供热量。干姜暖中。所谓暖中就是温暖中焦。脾胃在中焦,足见葱白和干姜都能作用于脾胃,唤醒脾胃之阳气。加上附子的作用,白通汤能迅速唤醒脾胃。葱白四茎是葱花自然生长的白色部分四根、而不是一根掐为四段。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生附子味辛,性热,能扶阳虚,其速度之快,有穿墙倒壁之势,可以急下存阳,能速补肾阳。由此可见,干姜和生附子是一个速补脾肾阳虚的药,阳气足则脉盛,阳盛则热盛,热能胜寒,寒去则利止。

这里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第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这里的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是针对少阴里证讲的,是说少阴病在没有少阴表证的时候不可以用发表的药。《太阴篇》第368条讲:下利清谷,不可以攻表,汗出必胀满。这里的下利清谷实际上就是一个少阴里寒证。白通汤不用生姜而用干姜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不用生姜走表而用干姜走里。如果说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试问,生姜辛温,干姜辛热,难道干姜就没有发汗的能力吗?生姜和干姜同为一物,干姜的发汗能力应该比生姜更强。这里的葱白,附子、干姜都是辛热的药,而且都有发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走里的药。第286条和第368条讲了一个问题就是说,病在表的时候不能用里药,病在里的时候不能用表药。

(0)

相关推荐

  • 清温降逆汤

    黄连.干姜.半夏(清温降逆汤) 主治湿热蕴结中焦证 苔腻或白或黄 此三味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黄连汤之主药,为辛开苦降的代表组合. 黄连苦寒清热, 干姜辛温开结, 半夏苦温燥湿, 凡湿热蕴结于中焦,升降 ...

  • 每日医药——苍术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 [应用]1.湿阻中焦症.本品苦温燥湿以祛湿浊,辛香健脾以和脾胃,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尤宜于寒湿较重之证.用治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 ...

  • 伤寒论学习:311条-314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讨论内容 时间: 2018年09月26日20:00-21:00 参与者: 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曹丽君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白通汤证之第314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白通汤证之第314条 2021-10-07 08:12·经方中医程医生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白通汤证之第314条 三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3条浅析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开始阶段,意味着邪气由六腑往五脏方面发展了.之前讲的都是阳经病,就是六腑为病.从现在开始,邪气就入五藏了 ...

  •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277条浅析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就是拉肚子,泄泻.吃了就拉.基本上就是吃什么拉什么,没咋消化呀.注意啦,虽然拉,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想喝水.这就是太阴自利的特点.一 ...

  • 【伤寒论】52条,【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3,【医案】急性肾炎.麻黄汤,【补血药】阿胶,【清热...

    . 热爱105°C的你 阿肆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导读]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 ...

  • 《伤寒论》398条条文白话版整理完毕,中医必学!(卷中)

    白话版伤寒论(第101~200条) ▼ 101.外感寒邪或风邪,有柴胡汤证的征候,只要见到一二个主证的,就可以确诊为柴胡汤证,不需要所有的征候都具备.凡是柴胡汤证而用攻下的,如果柴胡汤证仍然存在的,可 ...

  • 《伤寒论》第一条,脉之浮沉迟数

    《伤寒论》第一条,脉之浮沉迟数

  • 伤寒论132,133条:大结胸病为什么下早了也不行,下晚了也不行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132)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133) 结胸证,脉浮大者,证明还有表证,大为虚,所以这个体质还不是太好,不能下,下之后邪陷胸中,而正气虚,所以这个时候邪实正虚 ...

  • 告诉你伤寒论第12条方后注的秘密

    单位:易县中医医院 作者:王海龙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