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保留5年“应届生”身份
但我发现有个现象不太好,就是只要提案表面上有利于公平,或者给大家发钱满足利益,网上就叫好,反之就骂声一片。
就比如,有代表提“保留应届生身份5年”,大部分人都蛮支持的,因为现在就业确实比较难,今年大学生要毕业909万,去年前年也都有800多万。
保留5年应届身份,肯定对这5年毕业的人来说,是有帮助的,比如一些考试,只有应届生能参考。
但我依然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建议。无非是为了部分人的利益,损失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已,搞得不过是存量厮杀。
比如,如果应届生就是当年毕业学生,那么当年的毕业生,肯定有较大优势。这批人刚刚走出校门,还没熟悉适应社会,当然可以适当给出一些照顾,于情于理都可行,也有必要。
但你搞两年的时候,那当年应届生显然就多了两倍竞争,实际的岗位就那么多,对当年毕业生的支持度不就只有原来的30%了吗?尤其是对首次实施这个政策的当年,影响更大。
现在你要搞5年的话,五个年头的毕业生一起竞争,你让刚毕业的孩子们怎么办?因为那些有两三年经验的学生肯定更适应一点啊。
这不是加剧内卷是什么呢?
而且这个社会,很多东西是约定俗成的。不是你一纸提案,甚至法律就能改变得了的。可能国家的那点体制内岗位,还可能严格执行。但到了社会求职,谁还真的把你个毕业两三年的人当应届生啊。
就算国家严格执行,其实意义也不大。特殊政策,一定要范围小才能保证特殊性,你一圈圈五年,还谈何特殊?只不过是圈了一批人来斗罢了。
然而社会求职,别说五年,哪怕现在的两年应届身份,也没多少人认同吧。就比如前面有一段时间,跟我们领导一起面试,领导们一致只把当年毕业的人当应届生,其他的一律认为是有经验的,必须有与毕业年限相匹配的经验才行。
这几年以来,我们的职场生态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比如我们行业公认的几家全国赫赫有名的龙头大企业,以前大家认为都是非常轻松的,适合养老的,但现在好像普遍很累。
出现这样的现象,归根结底,我觉得是我们产业转型还没真正完成。所以我们无法创造更多的增量岗位,大家只能在存量中竞争。饭还是那点饭,吃饭的人却有增无减,这不恶化才怪。
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大家都得同甘共苦,国家要花大力气突破科技封锁限制,向高端制造业进军,创造更多上游产业体系岗位。在攻关的过程中,其他方面缓一缓都无所谓。
要不然产业没做出来,以后的苦日子无穷无尽。要是现在这几年,大家苦点,有了突破后,我们产业升级成功了,才能真正苦尽甘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