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双花,古蔺“四渡赤水”文物进京参展
一县双花
——古蔺“四渡赤水”文物进京参展
王海清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览展出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古蔺县送展的红军“四渡赤水”搭建浮桥的门板和楼梯两件文物实物也在其中,可谓“一县双花”。
[古蔺县进京参展的四渡赤水战役搭浮桥门板(残)]
赤水河,古时候称赤虺(huǐ)河。虺,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毒蛇,常在水中生活。虺,细颈大头,色如绶文,大者长七八尺。南朝时期著作《述异记》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可见,古时候的赤虺河是一条让人惹不起、不省心的河。后来,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赤水河。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经贵州省毕节市的七星关区、金沙县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边界,进入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在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全长444.5公里(一说524公里、436.5公里 ),通常称为“千里赤水河”。
上世纪60年代,肖华将军创作的《四渡赤水出奇兵》一歌,唱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传遍了世界各地。从此,这条本来名不见经传的赤水河,便名声大作,为世人所瞩目。
俗话说,不走回头路。86年前,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摘自1935年2月16日白沙会议发布《告全体红色战士书》)。红军四渡赤水,就在古蔺县太平渡和二郎滩两次坚决、果断地走了回头路,兵不厌诈迷惑敌人。
二渡赤水时,王耀南连长率领工兵连,从扎西出发,一路狂奔,率先到达太平渡准备架桥。但到了河边一看,立即傻了眼,只见河水波涛汹涌,连一条船都没有,更没有其它可供利用的材料。大部队即将赶到,架桥迫在眉睫,用什么架桥呢?王耀南急得在河边不停地走来走去,额头上直冒冷汗。
急归急,但桥还得架呀!王耀南定了定神,一边安排几名战士沿河去寻找船只,一边带领其他战士到太平街上去找老百姓帮忙。走到街上,他们发现整条街空荡荡的,大部分人家都是铁将军把门,只有一些老人和小孩留在家里。原来,老百姓以为是贵州军阀侯之担的“双枪兵”又来了,都把船撑到九溪口河岔里藏起,青壮年纷纷跑到山上躲了起来。
弄清情况后,王耀南安排战士们走进老百姓家里,帮助他们修补房屋、打扫院子。见一名老妈妈没有床,红军就帮她做了一张床。老妈妈十分感动,知道这不是军阀的部队,就把在外躲避的儿子陈少清叫了回来。随后,陈少清又去叫来了一些躲在山里的人。
老百姓回来后见红军不仅对群众秋毫无犯,还问寒问暖帮着做好事,就认识到红军是为咱们穷苦老百姓闹革命、闹翻身的队伍。大家知道红军急着要架浮桥渡河,就纷纷帮忙行动起来,有的带着红军去河岔里找船,有的将船撑到渡口,还有不少群众主动卸下自家门板,连同木梯等架桥材料送到渡口。
架桥的材料有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群众送来的绳索,不是短了,就是细了,根本就不够用。怎么办呢?为解决这个问题,陈少清又领着一排长李景富和几名战士,砍来竹子,辟成篾片,编成篾绳。在王耀南的安排下,陈少清带领当地熟悉河道的李光成、税永康等5个年轻人,把绳子一头拴在这边的老鹰石上,另一头拴在对岸的一棵大马桑树上。划渔船的、扛木梯的、送门板的、递绳子的,大家都忙碌着,上演了一场军民互助搭浮桥的动人场面。他们将船只并排在河面上,用木梯连成一体,然后在上面铺上门板。一些会游泳的战士和当地年轻人,光着身子扎进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将篾绳缠绕在船只、门板上加固浮桥,即使冻得全身通红、牙齿咯咯作响,他们也没有叫一声苦。
经过数小时紧张忙碌,浮桥终于架成了,但却不够稳定,左右摇晃得厉害。几次用石块装入箩筐沉下去都没能稳住船。就在王耀南无计可施时,总参谋长刘伯承来了,笑着对王耀南说:“你忘了'水打千斤石,难冲四两铁’的道理了吗?”一语点醒梦中人,王耀南立即安排战士在每个箩筐底下再捆上两个铁锚,沉入河底,浮桥终于稳定了。
[古蔺县进京参展的四渡赤水战役搭浮桥楼梯(残)]
1935年2月18日至21日,中央红军大部队来到太平渡,从浮桥上迅速东渡赤水河,甩掉了敌人追兵,这就是中央红军的二渡赤水。随即,中央红军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打了一系列的胜仗。3月21日晚至23日,中央红军又一次从这里搭建浮桥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四渡赤水战役的伟大胜利。
时光飞逝,岁月留痕。86年前的浮桥早已不复存在了,但军民共架浮桥的故事永远留在了太平渡和二郎滩渡口,教育启迪后人。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实施渡改桥工程,一座“连心桥”已然横跨太平渡,二郎红军大桥连接川黔两省,两岸老百姓靠渡船过河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直到今天,太平镇和二郎镇的居民,仍然用着当年红军搭浮桥用过的门板,虽然有些破旧,老百姓也舍不得换新门,他们在心里仍然想念着当年那支共产党领导的神勇奇兵。
[赤水河红军大桥]
作者 | 王海清
红色古蔺
四渡赤水
得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