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稻花香”——元妃省亲时,黛玉替宝玉代笔的诗好在哪里?

《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游历省亲别墅之后,赐名“大观园”,也为一些场馆取了名字,然后为了与姊妹同乐,也为了试探贾宝玉的学问进益,让她们为各个场馆草拟匾额,并附上诗咏。

因为贾宝玉是男丁,学业尤其重要,便特别交待他给“潇湘馆”、“蘅芜院”、“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各赋五言律诗一首,一是检验诗才,二也是趁此盛事为自己这个弟弟长脸。

结果贾宝玉实在是有些吃力,而宝钗、黛玉因为只各作一首,才气又佳,很快便交了差。宝钗指点了他的作品(绿蜡),而林黛玉则直接帮他写了一首诗交作业。

正是这首作品入了元妃法眼,传于众人,也称赞不已,宝玉也惊叹黛玉作品才高自己十倍。

那么,到底是好在哪里呢?

如果只讲技巧,修辞,其实宝玉、黛玉、宝钗也差不到哪里去。为什么林黛玉的作品就是要高出一截呢?这就不能仅从诗词技巧方面来分析了,要从赋予创造诗词的灵感来说,也就是个人灵性来分析。

个人根性这个东西比较含糊,有时间再详聊。我们今天只从诗本身来分析这首作品何以称为好诗。

林黛玉代笔的这首诗是贾宝玉奉命写的四首中最后一首,题匾《杏林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春指定宝玉为四“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题诗,林黛玉领了最后的“浣葛山庄”,一挥而就。

这是一首平起不入韵,押平水韵“七阳”部的五律,平仄正确,格律严谨。

格律这东西,对于这些公子小姐来说,是手到擒来的东西,没什么难的。这些姐妹写出来的作品,基本是没有出律的。

这首作品于技巧上的好,大致有几点。

一是首联切题开场

标题(匾额)为“杏林在望”,是一种远望杏林、心情舒畅的农家生活感受。而这首作品的首联“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不但简洁明快,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更在用词上讲究。

出句以“杏林”为首,对句以“在望”为首,这种拆解标题使用到诗句中,是极需机智和文采的。

因此,开局便与众不同。

二是颔联写景高明

颔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也与众不同,虽然是深化铺开写景,但是诗人这里使用了特殊方法方式。

这种始于杜牧“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的名词罗列写景方式,是非常难以把控的,非高手不能为之。林黛玉不仅用了,而且衔接得非常自然巧妙。

曹雪芹在这里用自己的文采为林黛玉又加上了一分。

三是颈联意境开阔

颈联“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同样十分精彩,不仅对仗工整,内容还极其丰富。

十个字不仅从视觉、味觉上把读者代入情境,同时用“十里”、“春韭”等词语把时序变化体现出来,让景色由实入虚,将视野在时间和空间中拓宽,让这简简单单一联诗承载了超越时空的意象景色。

元妃最爱的也是这一联,立刻让他们将“浣葛山庄”更名为“稻香村”。

“稻香村”这个名号,好像今天还有厂家在使用,千年流传,总是有其道理的。

尾联“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是应制诗的习惯性套路,在文理上合回首联的“杏林在望”,在内容上无非是歌功颂德,这是写这种诗必然的选择,不能苛求。

有些朋友喜欢上纲上线,说既然不要“耕织忙”,又“十里稻花香”,说明老百姓还是没有“盛世无饥馁”——“饥馁”就是“饥饿”,说这是林黛玉借诗反讽。

这种理解就有些过了。你要说这诗署名曹雪芹,他可能有这么个意思,但是它这是书中人物作品,林黛玉一个官家小姐,是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的,更何况在元妃省亲这种大场合下去刻意为之。

我们赏析作品,切忌想当然,上纲上线。并不是什么诗,什么作品都一定要有忧国忧民的社会情怀。要看具体创作者和创作时机,要了解剧情背景,你才能相对真实地还原诗人的想法,并与之共情。

所以这首作品好在哪里呢?好在前三联,第四联并不高妙,是因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身份,在这个阶段不可能产生那种心思和想法,我们只能认为它落入了应制诗的俗套。

即便如此,这首作品也是当天晚上最精彩的一首诗了,就算单拿出来,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至于比贾宝玉的作品好在哪儿,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

一句话,前三首都是公子雕琢,这一首《杏林在望》字词平实却手法高超,写景不留痕迹地漂亮,歌功颂德也不令人反感。

红楼第一才女林黛玉,此名不虚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