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还有什么事,可以让这代人开心起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郑晓慧,编辑:王朝靖,36氪经授权发布。
我们身处一个快乐既泛滥、又缺乏的时代。
泛滥体现在,许多商品都被包装成各式各样的「快乐」。奶茶是一份下午三点半在工作中摸鱼的快乐、口红是一份走在街上会获得高回头率的快乐、盲盒是疲惫生活中给自己一份惊喜的快乐……在消费主义文化里,消费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快乐」。
但与此同时,当人们的聊天框里充满了数不清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时,一些平台上又写满了「我emo了」。而现实中,人也总是行色匆匆,相对无言。
这让我们感到困惑:现代人快乐吗?快乐真的变得越来越难了吗?到底要发生什么样的事,才会让大家感到快乐呢?
上周六,我们做了一次征集,收集了一些最近让大家感到快乐的瞬间和事情。
20份真实的快乐,欢迎查收。
「我不是一个人」,因为有朋友、恋人、家人,还有猫和狗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前所未有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交活动。陌生的网友可以隔着一条网线互动,数据和算法也总是能帮助匹配相似的人。但如果不投入面对面的时间,我们会缺乏与他人更深层次的联系。人与人(动物也是)之间的联结之所以重要、稀缺且让人觉得快乐,正是因为他们会给自己情感支持,陪伴自己度过或平凡、或重要的一天。
@ ###
被确诊抑郁症后发了一条微博,隔天收到一张来自远方朋友的截图,觉得有人默默关心着自己,那一刻真的开心到起飞,想要原地转圈500下。
@Rene
昨晚和他在外面吃饭,看店里写着免费供应绿豆汤,恰好我爱喝,结果店家说已经没有了,有点小失望但也没放在心上,本来也就是随口一问。今晚他做卤面时也做了绿豆汤。而我喝到嘴里的时候才想起来昨晚的那份小遗憾。所以,爱情大概也包括了,对方会记得并且帮你实现连你自己都没放在心上的小小心愿吧。
@暴躁老妹儿
那天和爸妈散步回来,正在楼下等电梯呢,妈妈突然像小乌龟一样头一伸一伸地,我忍不住边笑边问她在干嘛,她说「你刚站着就是这样的」,边说还边学那个乌龟的动作。好家伙,原来她在嘲讽我驼背。进了电梯后,我爸开始后知后觉地问「怎么啦怎么啦?发生咩事?」,我又好笑又有点儿撒娇地跟他学了一遍,这下俩人一起学乌龟了,边学边笑。我虽然不应该跟他们一起笑,但一想到能和爸妈愉快地相处,就觉得很开心。
@Amber
早孕,去医院检查宫腔有积液,医生说有早产迹象。晚上老公摸着我的肚子说:「小小黄,妈妈肚子里环境不好,你要坚强哦。」「小小黄你要乖乖的,不要总让妈妈吐。」过了一周去检查,医生说正常了。真好,小小黄果然很坚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女
和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起去逛M&M店,里面东西都好可爱,但是都好贵,看来看去只买了一套水果叉(安慰自己性价比还可以)。回到家以后朋友从包里拿出一个M&M冰箱贴「啪」贴到我的冰箱上:「送给抠门雅雅。」哇,我的朋友是个善良的魔法师吧!
@杨海军
打疫苗排队的时候突然惊恐发作,坐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发抖,排在前面的奶奶给我递餐巾纸安慰我:「不要怕不要怕,一点都不痛,一下就好了。」
@汤团子
乖乖的喵,每天晚上回家看到它心都要化了。
植物、公园、自然,人类精神的庇护所
歌德在《诗与生活》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人生的一切欢乐都基于外界现象有规律的变化。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循环,开花结果,诸如此类循环往复的欢乐,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尽情享受它们,这就是我们尘世生活的重要源泉。我们越能充分享用它们,生活就越快乐。」回归自然,是卸下平时蹩脚的「社会化」展示、回到「自我」初始出厂设置的一种解压方式。
@江讲蒋降
本人的爱好就像老干部一样,喜欢逛公园看景色看植物,去公园拍照散步发呆,只要去逛公园就会快乐一整天。啊,大自然真的太治愈了。
@霹雳无敌
上网买了16块10枝的小芍药,非常便宜又新鲜,虽然不太会养,但芍药还是开得很漂亮。每天醒来看到花又偷偷开得更好了,就觉得我也会好起来的。
@mersailles
因为看到朋友说今年的青梅很好,所以要了链接买了当季梅子、酒瓶、和威士忌,决定自己泡梅子酒。收到所有材料的晚上刚好有空,就慢悠悠地把青梅洗干净、给青梅去蒂、再用厨房纸把青梅一个个擦干、然后小心翼翼地依次放一层青梅、放一层黄糖,最后再倒入威士忌,挂上写好的日期标签。把盖子盖上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份可以持续3个月的快乐——重点是3个月后,我会在凉爽的秋天,喝到一杯来自夏天的梅子酒,真的太期待了。
新的东西、新的尝试、新的阶段,一切都是新的人生体验
人们总是一边苦恼着「怎么做自己」,一边上网搜索参照别人的经验,并把它奉行为自己的生活行动指南。这种重复他人体验的同质化生活,也被称为二手生活。但就如YOLO(You Only Live Once)所提倡的,人生无法重来。享受每一次新的体验,也许才会得到属于自己的一手生活。
@大王
我终于学会自行车了!第一次蹬车上路呼呼呼吹风,啊我好快乐!
@袁佳
大专毕业,搬进了只属于自己的出租屋里,感觉崭新的生活在向我招手,这是自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居,家人都不在身边,有害怕有担忧,但更多的是兴奋,我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可以独立支配的空间了,我向往这一天很久了!
@王一般
我的快乐就发生在刚刚呀。新买的台灯到了,长得很像皮克斯的片头动画里的那个,让我觉得自己仿佛离那遥不可及的动画梦又近了一点,看着它就很开心呀。
@李雅兰
最近我最快乐的事是,我兼职的面试成功了。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遇到疫情后,深知钱的重要性。面试的时候很紧张,跟老板谈了工作时间,工资以及交通费的相关内容。面试结束后,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也解脱了。出来的路上,连脚步都轻盈了许多。
@阿佳在找安全出口
终于下定决心找新的工作了!而且立马就开始做简历了!喜欢这个不考虑那么多、畏畏缩缩的自己!
做一件事,并且长期坚持做同一件事。拒绝三天打鱼,两天晒朋友圈。
哈特穆特·罗萨在《新异化的诞生》里描述过这样一种困境:由于无法专心做真正想做的事情,人们常常自愿去做他们不是真的想做的事情。面对不断膨胀的信息流,和裂变式增长的娱乐内容,人们更习惯满足短期的欲望,而非坚持完成一个长期的计划。然而,前者扮演的角色往往仅限于麻痹精神的「短效止痛药」,而后者却真正让身体和大脑产生多巴胺和内啡肽,也就是俗称的快乐。
@檀香
有一天发现自己花了太多时间刷视频、刷购物app、刷朋友圈,想着如果把这些时间都花在看书上,或许会更有意义。所以除了晚上需要加班的情况外,都规定自己在睡前一个小时看书,没想到不知不觉就看了三本了,开心。
@亚古兽
去小卖部里买走了最后一盒冰镇冬瓜茶,以及验收了两个月以来坚持的瘦身成果(是用健康的方式的,没有吃药也没有节食),刚好十斤!感谢我做出的努力和生活带来的美好的巧合,所以这几天的心情都很不错!
有时候,人生也需要一些「摸鱼时刻」:做什么都可以,不做什么也可以
在现代,KPI仿佛已经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我们本应感到快乐的时候,身边的人会因为KPI的进度太慢而否定我们,告诉我们这种快乐是错的,是无用的。比如望着天空发呆、拼一整天的乐高、无所事事等,取而代之的情绪应该是羞愧,是内疚。但事实是,工作有KPI,快乐没有。只有当我们拥有定义自己快乐的权利,我们才有可能拥有快乐的能力。
@梦想是成为一只熊猫
周六晚上,洗个热水澡,然后打开空调窝在沙发里,开一瓶酒。威士忌可以,啤酒也可以,偶尔可口可乐也很不错。选一部想看的电影,边吃西瓜边看,就觉得非常快乐。有时候做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自己一个人的时间。
@霹雳啪啦
249页的乐高复古打字机说明书,真是叫人又爱又恨(当然是爱更多啦哈哈哈哈!)
@lyn
前两天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怀疑人生,突然朋友问我要不要去看椅子乐团的演出,于是立刻闲鱼收票,搂着朋友的肩开心地说「去他的工作」!演出果然很好看,浪漫,有氛围,又不腻。最后大合唱完全场一起喊安可,看着舞台暗下去又重新亮起来,真是爽啊!
写在最后
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但现实是,我们常常因为把一些事情看得太重,或者把眼光放得太远,而忽略当下一些值得快乐的事,以及生活中一些应该及时抓住的小幸福。
一直保持快乐或许很难,但快乐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就像读者 @一棵树 在征集里写到的,「下班后,从写字楼走出来抬头看,发现今晚月色真美」,也是一种快乐。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