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碑

引言

中国拥有漫长的封建历史,自秦朝统一六国,到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两千余年的封建时代中先后出现过494位帝王。在这些皇帝之中,最负盛名之一的恐怕就是始皇帝嬴政了。

众所周知,秦始皇年少即位,励精图治,先后打败韩、魏、赵等国,最终统一六国。在他的治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起来,各民族开始大融合。这位历史的开创者,有北击匈奴、南伐南越、修建长城等不世之功;也有焚书坑儒、大兴土木、制定残酷刑罚等令人诟病的事实。无论功过如何,秦始皇确实有十分复杂的一面,然而由于他残暴的统治方式,使他成为那个时代的暴君。

就在世人纷纷将秦始皇看作是暴君的典型代表时,我国山东地区发现了一块秦朝刻字石碑,这将秦始皇最真实的一面展示了出来。在该石碑上所刻着的447个字更是令人惊讶,许多西方历史学家在得知石碑上的内容后,都纷纷大喊:“我们需要秦始皇!”即使是秦朝时期的石刻,也不至于有如此巨大的后世影响力,石碑上究竟镌刻的是何种内容,让西方专家们都大为感慨呢?原来,在山东出土的秦朝石碑,就是1921年问世的琅琊石刻。据相关史料记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多次外出巡视,想要看尽广阔无垠的大秦帝国,他先后登上琅邪台、峄山、东观、泰山、碣石等地,并在这里留下许多记录秦朝功绩的刻石。

▲琅琊石刻拓本近照

斗转星移,岁月变迁,由于朝代更迭及年代久远等诸多原因,秦王朝当年所留下的刻石,现今十分罕见。即使偶尔发现一块,已是在历史的进程中损坏殆尽的,几乎没有太大的文物价值。发现秦朝刻石,成为历代考古学者、文化专家们殷切所盼的想法,然而距今日久,我国发现带有文字的刻石,仅有琅琊刻石和泰山刻石。由于泰山刻石在两千余年里遭受风化,如今只遗存下了十个字,但即使是仅有十字的残史,泰山刻石依然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然而,想要更好的研究秦朝历史,保存完整性更高,字数更多的琅琊刻石更加受到专家们的关注。

▲秦泰山刻石故宫拓本

经过对该刻石的一系列科学检测与分析,考古专家们在上面一共发现了447个字,这对秦史的研究无疑有巨大作用。考古学家们对刻石上的文字进行仔细览阅,发现上面记载的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颁布郡县制和制定统一律法的相关内容。这从根本上证实了秦始皇确实是一位文治武功都有辉煌成就的帝王,也确切说明了秦始皇对封建王朝的体质以及社会的稳定性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碑文的后半部分,还有关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相关记载,所载内容之丰富,极为珍贵。

▲焚书坑儒绘画还原

从碑文内容上来分析,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的执政措施是毋庸置疑的,他对历史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秦始皇为后世所诟病,使其成为暴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当年焚书坑儒,杀害许多无辜读书人。其实仔细回顾这段历史,秦始皇所杀害的根本不是信奉孔子的文人,而是曾欺骗过他的方士。秦始皇因其个人性格,在执政方式上确实会有一些果断,暴虐的成分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和他所创建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制度一直影响中国两千余年,历朝历代从未改变过该制度。

▲秦始皇画像

许多西方历史学家认为,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他不仅建立了统一的大国,更开创了沿用千年之久的政治体制。秦始皇之后的中国,在数个世纪里都是世界上最繁华和强盛的国家。人无完人,拥有杰出才能的秦始皇并不代表他的人生也是完美的,由于他在位时期,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负面影响,这位始皇帝的错误被无限放大。

秦碑籀跡

秦之东趾有屹如突峰者,迫视辨为碑。以形埶度之,半在水下,潮盈则又全没。字如斗,籀文略具,弗可识。《水经济》谓为七字,《地道记》谓为十三字。水中隐现无常,皆据一时所见而言也。凡石处海,不为浪蚀而损,则为蛎丛而增。秦距今二千载,籀跡犹存,岂非灵异欤。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载:“赣榆北东侧巨海有秦始皇碑,去海一百五十步,碑高一丈,厚一尺二寸,镌刻十二字”。这就是赣榆旧志记载的明代赣榆八景之一的“秦碑籀迹”,也称“李斯碑”。始皇一路东巡,到处树碑立传,碑文皆由丞相李斯撰写。秦山岛上的碑文自然也应出自李斯的手笔,故后人称之为:“李斯碑”。

秦碑籀迹  倪长犀

水殿埋高碣,龙雯浸大荒。

字封蓬莱驿,影动翠微乡。

秋月衔山白,春潮拥雾黄。

年年幽兴足,把酒吊赢皇。

史籀篆文古,秦山胜迹赊。

千秋剥风雨,半碣舞龙蛇。

蜃气收青岛,虫书印白沙。

相传十三字,壁立海天涯。。

《秦碑籀迹》  俞廷瑞

三神不可即,犹见始皇碑。

鸟迹留贞珉,蝌文映水湄。

苍茫浮雁鹜,风雨浴龙螭。

闻说秦山路, 骎骎八骏驰。

在万历淮安府志上我又看到对秦东门的记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