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10真情清静情通有无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10真情清静情通有无
题文诗:
故圣之学,欲返性初,游心于虚.达人之学,
欲以通性,于辽廓而,觉于寂漠.俗世之学,
其则不然,擢德搴性,内愁五藏,外劳耳目,
招蛲振缱,物之毫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
暴行越智,于天下以,招号名声.此我所羞,
而不为也.是故与其,有天下也,不若有悦;
与其有悦,不若徜徉,物之终始,真情条达,
有无之际,通无化有.真诚是故,举世誉之,
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泰然定于,
死生之境,澹然通于,荣辱之理.炎火洪水,
弥靡天下,神无亏缺,于胸臆中.若是然者,
视天下犹,飞羽浮芥,孰肯分分,以物为事.
水性真清,而土汩之;人性安静,嗜欲乱之.
夫人之所,受于天者,耳之于声,目之于色,
口芳鼻臭,肌肤寒燠,其情一也;或通神明,
或痴狂者,由其所为,制者异也.是故神者,
智之渊也,渊清智明;智者心府,智公心平.
莫鉴流沫,鉴于止水,以其静也;莫窥形于,
生铁也而,窥于明镜,以其睹易.唯易且静,
形物之性.由此观之,其用也必,假于弗用.
【原文】
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于辽廓,而觉于寂漠也。若夫俗世之学也则不然,擢德搴性,内愁五藏,外劳耳目,乃始招蛲振缱物之毫芒,摇消掉捎仁义礼乐,暴行越智于天下,以招号名声于世。此我所羞而不为也。
是故与其有天下也,不若有说也;与其有说也,不若尚羊物之终始也,而条达有无之际。是故举世而誉之不加劝,举世而非之不加沮,定于死生之境,而通于荣辱之理。虽有炎火洪水弥靡于天下,神无亏缺于胸臆之中矣。若然者,视天下之间,犹飞羽浮芥也,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也!
水之性真清,而土汩之;人性安静,而嗜欲乱之。夫人之所受于天者,耳目之于声色也,口鼻之于芳臭也,肌肤之于寒燠,其情一也;或通于神明,或不免于痴狂者,何也?其所为制者异也。是故神者智之渊也,渊清则智明矣;智者心之府也,智公则心平矣。人莫鉴于流沫,而鉴于止水者,以其静也;莫窥形于生铁,而窥于明镜者,以睹其易也。夫唯易且静,形物之性也。由此观之,用也必假之于弗用也。
【译文】
因此圣人学习,是要将心性返归到最初质朴状态而让心神遨游于虚无之境;达人学习,是要将心性与旷漠无边相通而在寂静淡漠中觉醒。若是世俗之人的学习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拔去德性,扰乱心胸,损伤耳目,老是纠缠、追求着事物的微小利益,为推行仁义礼乐奔走忙碌,在世上自我表现以求获得世俗的名声。这种事情我是感到羞耻而不屑做的。
所以与其占有天下,还不如对此超脱一些;与其有超脱的思想,还不如彻底抛弃天下而逍遥流连在虚无境地、通达于事物有无之间。因此,全天下的人赞扬我,我也不会受到激励,全天下的人非议我,我也不会沮丧。对生死泰然处之,对荣辱通达处置,即使面对天下大火蔓延、洪水泛滥,我内心中的精神不会亏缺。像这样的话,就会将天下及天下之事看得轻如羽毛、浮泛芥草,谁还肯忙忙碌碌将外物当回事!
水的本性清澈纯净,泥土掺入使它混浊;人的天性安寂宁静,嗜欲搅乱使它不安。人的天生本性是耳能听声、目能观色、口尝滋味、鼻闻气味、肌肤感受寒暑,这些天性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有的人神志清醒,有的人不免痴狂?这就是因为制约他们的精神状况的不同。所以说精神是智慧的渊源,这渊源清静,智慧就可明察;而智慧却是心灵的城府,智慧公正不诈邪,人的心灵就平静。所以人都不用流动涌动着泡沫的水做镜,而用相对静止清明的水照形,就是因为它平静;同样人们没有用生铁来照自己的形影,而对着明亮的铜镜看自己的容貌,也是因为铜镜平整。只有平和静,才能显现事物的本性。由此看来,“用”必借助于“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