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成都 成都

成都  成都

赵建平||河北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哦,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从去年的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两首歌。一首是李宗盛的《漂洋过海来看你》,一首是赵雷的这首《成都》。

真的是少年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听李宗盛的歌,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情爱,无尽的伤感。

而到了现在的年岁,才能听出歌曲背后的情怀。

赵雷的《成都》,也总在不经意间击中我的心房。听着听着,就魂不守舍了。听着听着,眼睛就湿润了。

从他远去成都读书开始,关注成都、牵挂成都、寄情成都,已经整整二十年啦。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二十年未曾见面,但是一直在心里。

成都,是我二十年来藏在心中的一个梦。一直未敢成行,怕梦醒之后的无所适从。

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再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知不觉就真的老了。

成都,我来了。为心里的那份牵挂和向往而来。

拜水都江堰

当年,我们都是懵懂少年。同在乡镇中学读书,我们获取知识最好的渠道就是课外书。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被我们读的面目全非。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我清晰地记得,这是《都江堰》的开篇第一句。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的梦想都江堰。都江堰,对我们来说远在天边。

没成想,高考后,他考取了西南交大。都江堰,便近在咫尺了。

那年,我因为参军未成,又耽误高考,所以复读。这一年来,我们之间有上百封书信往来。

在这鸿雁传书的字里行间,我想象着大学的生活,想象着成都和都江堰的模样。

翌年,我考取江城某高校。江城,相较于书城,的确离蓉城更近了许多。

昂贵的路费,对于我拮据的生活费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所以,梦想始终是个梦想,一直静静地躺在梦里。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在梦想的尽头,我时常拿这首词来开释自己。

去年,我微信他,我想去成都看看。他回我,随时欢迎。

到成都,先去都江堰。还是因为余秋雨的那句“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

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一直沿用至今。

站在鱼嘴分水堤上,他说,先来都江堰是高明之举。因为“古堰流碧”居成都十景之首。

历史悠久的都江堰,流淌着碧波荡漾的岷江水,几千年来依旧滋润着富庶的成都平原,使这里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因为有了都江堰,才有了天府之国;而天府之国每每在关键的时候,又为我们民族提供着庇护与濡养。

所以,余秋雨说她“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都江堰,不仅是天府之国的源头。也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体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

《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载:“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

如今的都江堰,依然无声无息地滋养着天府之国。无坝、无字、无言,它已经不再是一个景点,它是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大慈悲。

堰是一座碑,碑是一道堰,饮水思源,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天府之因带来了不尽福泽,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真可谓功高泽荫万代。

一门两禹,六字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因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万民的都江堰而不朽了。

回想战国时代,可谓名家辈出。什么“战神”白起、“兵圣”吴起,在历史的长河中,也都没什么了不起。在李冰父子面前,更是不值一提。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二王庙的这幅对联,就是后人对李冰父子的最高褒奖和感念。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告别都江堰,下一个目标当然是青城山。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啊…啊…,勤修苦练来得道,脱胎换骨变成人。一心向道无杂念,皈依三宝弃红尘。”

这首歌把我们带回二十年前。那时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正热播,我们特别想知道白娘子修炼成仙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金庸大侠在《天龙八部》《笑傲江湖》《侠客行》《书剑恩仇录》里,都提及青城山和青城派。

这让以梦为马,希望仗剑走天涯的我们,对青城山多增些许幻想。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在老霄顶老君阁,他对我说,雄秀险幽,天下四绝,青城独占一绝,青城叠翠也是成都十景之一。

青城山,古名天仓山。相传轩辕黄帝遍历五岳,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为丈人山。

青城山得名,一种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终年常绿,诸峰环绕,状若城廓,故为“青城”山。

另一种是青城山原名为“清城山”,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

唐代佛教兴盛,佛教和道教在山上发生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

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

青城山的峪谷栈道、渊潭水帘、灵谷飞瀑、岩穴石笋等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幅幻化无穷,令人神往的精美画卷。

青城山的特色,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这上天赐予人间的美景,想来是不能错过的。

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诗圣”杜甫来到青城山写下了“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

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他寻幽探胜,泼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

后来,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巨幅《青城山全图》,供自己及家人卧游。

晚年自云:看山还是故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终身对故乡青城仙山充满眷恋之情。让我这个外乡人羡慕不已。

青城山的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

东汉顺帝年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古称“洞天福地”“神仙都会”。

青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道家思想的注入,使青城山成为华夏大地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双高峰。

如今的青城山,集道教文化、古建筑文化、青城武功、青城易学、青城丹法于一山之中,被誉为“活的道教博物馆”“东方最神秘的神山”。

道不远人。两千年来,青城之幽,与道法自然不谋而合,有心问道,道不远矣。

下山路上,他对我说,你不是自称佛系青年吗?怎么会对道家的青城山情有独钟?

我何止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我在单位还因工作突出被评为优秀呢。

正如苏东坡,你能分得清他属于儒家,还是佛家与道家?

我心想,我喜欢青城山,根源不是这座山,而是心中念念不忘的人啊。

咳,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惜缘随缘吧。

杜甫草堂寻诗意

流行网络的“杜甫很忙”。书法界笑掉大牙的“杜甫能动”。课本中千奇百怪的“杜甫插图”。

这两年,杜甫在网上火的不要不要的。

作为文艺青年,来成都不到杜甫草堂,是说不过去的。既对不起成都,对不起杜甫,也对不起自己。

杜甫草堂,位于青羊区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今日的草堂,古朴典雅,幽深宁静。廨堂之间,回廊环绕,别有情趣。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如云的翠竹苍松。

整座祠宇即有诗情,又富画意,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

草堂为成都增色不少,也印证了成都是一座诗歌写就的城市。

历代诗人咏成都。在此留下脍炙人口名篇的诗人,名单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李白、杜甫、陆游、王维、司马相如、高适、岑参、孟浩然、白居易、元镇、贾岛、李商隐、三苏、黄庭坚、范成大…

这些诗词当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李白的“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还有“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当中,与成都感情最深,写成都最投入的,无疑是杜甫。

一千多年前,颠沛流离的杜甫来到成都客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成都,为这位诗人提供了无限创作灵感,留下了400多首诗作。

成都曾从历代上千首诗歌中,评选出最美十首,其中杜甫有五首上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写成都诗歌当中,最美的就是这首《春夜喜雨》。

这首诗最能代表成都,不仅是因为诗中所呈现的安宁舒适、温婉惬意的诗意成都,而且还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和杜甫当年一样,对所生活的城市充满热爱,充满希望。

辗转过很多地方,总会有一些他乡成为故乡。

歌手赵雷在全国各地流浪,却对成都情有独钟。是因为成都慢悠悠又极具人情味儿和生活气息的感觉让他特别喜欢。

哦,我忽然突发奇想,赵雷是不是与杜甫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否则,他怎么会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歌?

一首诗,一位诗人,一个草堂。让“草堂喜雨”成为成都十景之一。

无杜甫,就无草堂。无草堂,就无“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民生情怀和千古绝唱。

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杜诗,之所以成为史诗,是因为那种“以民为本”的精神。

无论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历朝历代瞻仰杜甫,必来成都草堂。

杜甫草堂,我也来了。不管你信不信,我都是带着一腔真诚而来的。

丞相祠堂慨古今

杜甫最能代表成都的诗歌,还有一首,那就是千古名篇《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在此表达处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我能感受的到。

武侯祠,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

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

一位诗圣一首诗,一位名相一胜迹。

我们在武侯祠,孔明塑像前。他对我说,蜀相诸葛亮,算是咱们山东老乡吧。

我对他说,诸葛亮青少年时代的故事,我还是在你家的《琅琊乡音》一书中读过呢。

当然,这本书最后他送给了我,因为我喜欢。

诸葛亮,在我们的印象思维里,那是智慧的化身,是神一样的存在,是年少时崇拜的偶像。

我们回忆起年少时光,也学附庸风雅,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成座右铭。

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感慨我们的青春不再。

岁月是最公平的。我们的青春不再,当年羽扇纶巾、潇洒绝伦的孔明,现在也只能任后人凭吊。

据说,这里原来是纪念刘备的昭烈庙,百姓偏要称它为武侯祠。

按常理说君臣合祀,违礼违规违制。但是,这不违民心。

懂民情,顺民意,才能得民心。被人供奉得再高,也仅仅是种形式,活在心里,才能不朽。

好在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如果,不相信历史总是人民写的,那就去武侯祠,读一读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就是清代赵藩撰写在武侯祠的攻心联。

据说,毛泽东十分推崇此联,1958年他来武侯祠时,就在此联前驻足沉思良久,反复玩味联语的微言大义。

邓小平也曾经称赞说赵藩的“攻心联”富有哲理。

多读几遍,其义自见。原来老赵的寥寥数语,既高度肯定了诸葛亮善于用兵、理政的才华,又从和战、宽严的辩证关系总结了诸葛亮治蜀的经验。

此联言简意赅,形式完美,不愧是武侯祠所有联语中位居第一的上品。

历史经常跟你开玩笑,不是吗?

攻心出自马谡,他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他认为打仗最重要的是瓦解敌人斗志,收服敌人之心。这个战略为诸葛亮所赞赏。

要不是马谡刚愎自用、纸上谈兵而痛失街亭,诸葛亮可能也不会“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流连忘返在锦里

他说,别在这里长吁短叹了,历史毕竟已成历史。到锦里转转吧,化感慨为食欲,让你爱上这里。

锦里,也就是锦官城,是成都的代称。

“拜武侯、泡锦里”。出了武侯祠,便是锦里街。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

如今的锦里,是感受浪漫休闲的精神驿站,是体验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称得上是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图”。

我去过北京王府井、去过武汉江汉路、去过天津和平路、去过南京的夫子庙,走在这“西蜀第一街”,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锦里,就是吃货的天堂。在锦里,不去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遗憾。

四川小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各具风味。锦里小吃街,将川内各地名小吃悉数收罗于街内,现场制作,现场叫卖,有的吃,有的看,真的好吃看的见。

各种小吃店铺,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牛肉焦饼、黄醪糟、糖油果子、牛肉豆花、撒尿牛丸、酸辣肥肠粉、荞麦面、钵钵鸡、糖葫芦。走着走着就咽起口水来。

锦里街上的小吃口味地道,价格实惠,来锦里一定不要忘记品尝哦。

他对我说,成都人就喜欢这样嬉闹着松弛地在锦里闲逛,怀旧的人情感有了出口,爱吃的人满足了口腹之欲。

名彰汉唐,街纳古今。功著三国,客聚五洲。

是啊,锦里呈现的是人间的景象,可以说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成都,这座城市有着惹人爱的一切元素,美食、美景、美女,特别是城市里的每个角落,都将其悠闲、乐观、宁静、繁华又洒脱的独有特质,渲染得淋漓尽致。

也许等到你要离开的时候,才会发现“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绝不是自恋的夸耀。

记得,我回老家,探望他的父母。言谈之中,两位老人对孩子的思念都自然流露。这份舐犊情深,我能感受得到。

我劝他们说,成都是一个好地方,好不容易出去了,就不要着急回来。

恰巧网上都在转锦鲤。我就对二老说,我们都盼着鲤鱼跃龙门,我哥经过多年打拼,能够定居成都,那就像锦鲤一样一样的。

看到二老稍微有些释怀,我也有些释然了。看到他们的笑,历历在目的是他们曾经对我好,不禁又泪目了。

这次回老家,我带回来几本书。除了我编辑的,和收入我文章的,另外就是当年他送我的一套三本《徐志摩全集》。

这套书,在二十年前价值不菲。重要的是,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纯洁的友谊的象征,在我心里极为珍贵。我把他带回石家庄的新家,放在了书柜的最显眼处。

《成都 成都》,已是我系列散文的第四十篇,离结集出版已经非常近了。书名一直在酝酿之中,写完成都,我把书名就定了。

第一部散文集就叫《烟雨平生》,记录这些年的漂泊;第二部《心安他乡》,以寄托美好心境。

这座城市再美好、再留恋,还是要离开的。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天天在一起,也是要离开的。

告别成都,还是赵雷的歌最能表达我的心境,我总感觉这首歌是为我写的。

余路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赵建平   笔名:莒子,别号:公子剑,网名:闲云野鹤。齐鲁出生成长,荆楚求学深造,燕赵从军闯荡。携笔从戎十四载,转业河北审计厅。热爱文学,笔耕不辍,常有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

(0)

相关推荐

  • 成都印象:shī,shí,shǐ,shì

    虽然有四个shi,跟飞"翔"却没有任何关系,乃是:诗,食,史,适. 提到成都,不知道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火辣的美女?火辣的美食? 火辣辣,我在去成都之前觉得那里就是这么个味道,尽 ...

  • 成都12个名胜古迹景区,大部分游客只去过都江堰跟青城山

    成都自古就是天府之国,人类最宜居的城市,古代是三国都城,诸葛亮辅佐刘备统治一方,今天的成都是西南地区最有发展潜力的大城市,也是成渝经济圈的中心,这里气候宜人,美食多,紫外线不强,是全国各地游客向往的地 ...

  • 【散文】成都有座超大单体建筑 ‖ 袁征

    成都有座超大单体建筑 袁 征 单体建筑,顾名思义,就是独立的建筑物. 古罗马人建造的万神庙,是单体建筑的代表之一.阿拉伯人修筑的迪拜大厦,是世界第一高楼.在"9·11"事件中部分结 ...

  • 散文 : 迷情成都

         小时候,看连环画<三国>,便迷情于成都,总被三国中英雄人物梦牵魂绕着,常常被她沉淀的厚重的文化吸引.武侯的风采,杜甫的悲歌,以及花蕊夫人,在我心中向往倾慕已久.      记得, ...

  • 【童心诗歌专辑】四川成都∣成都七中原创诗歌选

    鲁西诗人 以诗歌慰藉心灵 成都七中原创诗歌选 ☛ 晚霞  邓悦 晚霞像高度数的白酒,  把城市弄得醉哄哄的:  天空像极了不胜酒力的少女,  那微醺的脸蛋. ☛ 如果  邓悦 如果可以,  我愿化作一 ...

  • 四川成都∣成都小宝:原谅我情到深处(组诗)

    原谅我情到深处(组诗) 成都小宝 情到深处 原谅我情到深处 不能对这世间的声色犬马,虚情假意 有所猜忌 你是一剂毒药,早已让我 见血封喉 假装微笑 雨还在下 我越过这一路的山山水水,弯弯绕绕 假装微笑 ...

  • #成都# 成都新盘摇号需要准备的资料,在...

    #成都# 成都新盘摇号需要准备的资料,在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登记信息后,然后等待房管局复核资料,如果复核时发现资料有缺陷(会发链接提示),然后在相应网站上从新补充,复核通过后,就等待摇号和选房. ...

  • 成都成都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点击上面"泉石影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泉石影像,分享您旅途中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 2012年6月12号,我与同事们到九寨黄龙旅游的途中,在成都呆了一个 ...

  • 【西南文学•散文】曹 蓉/四川/成都:一朵花惊艳了一座城

    西南文学·总编推荐 --微刊总第1405期--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简介] 曹 蓉 ...

  • 【方志四川•散文】孙晓芬 ‖ 成都的冬雪

    成都的冬雪 孙晓芬 冬天下雪,对于位于川西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中心的成都,是何等的金贵.倘若是在"三九"天,成都的天空偶尔有幸飘起雪花来,人们就像过大年似的,欢呼跳跃起来,互相传递 ...

  • 郭进拴:原创散文《游成都大慈寺》

    2011年9月22日上午,我游九寨沟.黄龙回到成都后,又冒着濛濛细雨,慕名游了大慈寺.在这里见到了我们河南的两位老乡:一个是出生在父城,出家在白雀寺,成道在香山寺的观音菩萨,另一个是出生在豫西偃师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