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故事 丨 一个被香港折叠的85后中产
被访者 丨渡船街五花肉
写作者 丨 yoyo
要说起来,我家的故事真的很长,我爸爸呢是印尼华侨,他本来在暨南大学当教授,因为受到当时的环境影响,在1977年结婚后申请来到了香港。我妈妈1986年才到香港跟他团聚,我出生在1987年。
我想大多数香港人跟我过的生活都差不多,住过公屋、租过房,毕竟富豪是极少数。小的时候我住在观塘的物华街,几户人家租在一起,房东也住在其中一间房子里。那时我爸妈还算新香港人,对公租房这回事还不太了解。
1
当时的生活环境,简直可以说是恶劣。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大概7平方米的房间里,里面就只有一张上下铺,全家睡在下铺,行李放在上铺,没有柜子没有其他家具。每个月租金还要2000港币,要知道那时候我们家的月收入也就3000港币左右。基本交完房租捉襟见肘,只能在其他方面节约再节约,我一直在物华街住到六岁。
香港的公屋兴于1953年圣诞夜后,当时深水埗发生石硖尾寮屋区大火令几万名受灾民众无家可归,政府火速在原址附近兴建徙置大厦(俗称七层大厦)。此后,政府开始大量建造公屋。
香港公屋还是做得很不错的,像沙田跟将军澳后面几期都是新市政的规划。我住过的第二间房子,正是位于将军澳的一处公屋,有二十多平米,周边环境非常好。旁边有图书馆、公园、游泳池,我能享受到这些免费的资源。另外交通也很便利,有巴士站、地铁,政府保障还是比较到位的。因为在香港大概有50-60%的人都是住公屋的,没有自己的房子。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申请到公屋住是很幸运的,因为房租只要收入的10%。
2
在香港的人生其实挺绝望的,差不多2006年那会,香港的平均工资就一万多了。但现在,大多数人也就挣一万多块,像我港大本科港科大硕士,我老婆北大光华毕业,也就各拿几万块钱一个月。与房价相比,这样的收入想买房还是非常困难的。
香港的很多刚需房,比如在油尖旺地区,环境还是比较差的。就是你花很多钱买到的往往就是一处唐楼,楼下就是街市,非常嘈杂,从生活舒适度来说,比公屋差远了。但对于普通的香港中产来说,大家能买得起的,一般也就是这样的房子。
我从将军澳的公屋里搬出来,是因为考虑到结婚。二十几平的公屋,不可能带着老婆一起跟妈妈住。那会虽然很不好意思,还是硬着头皮跟老丈人开口,租了他在旺角的一处房子,也是二十平方左右,月租八九千港币吧,如果住公屋的话,只要花两千左右的月租。当然我跟老婆两个人的收入也超过了租公屋的标准。而且考虑到以后小孩出生,房子也会不够住,所以我们计划买房。
我是2016年买的房,就买在旺角的有电梯的旧洋房里,30多平的房子,因为层高3米5,所以实际使用面积可以达到50多平,但是这套房子也就勉强够我们一家三口住。
3
香港的房子呢,40年以上楼龄首付要50%,我买的房子刚好是39年,首付40%,而且自己只要准备20%,剩下20%可以问金管局借首置贷,前提是首次置业且房子总价低于600万,我那套房总价598万。
香港没有公积金政策,金管局的首置贷需要申请,我花的手续费大约10万,那部分首付会跟银行贷款一起批给你。所以在香港第一次置业,买楼龄40年以下,总价不超过600万的房子,实际只需要两成首付。
在香港买房,唯一的优势是房贷利率比较低,在2.15%左右。只要能拿得出首付,以买一套600万的房子为例,120万+7.92万按揭保险保费(超过七成按揭必须有按揭保险)+27.5万(印花税18万、律师买卖合约0.25万、屋契/按揭契3.25万、代理佣金6万)的首付, 贷款480万30年还,月供也就18000左右,跟房租差不多。
在香港除了房子上的花费,子女教育是很大的一笔开销,香港是租房也能申请入学的,但是有些好的学区,比如九龙塘,普通50平的房子月租基本要四五万甚至七八万更高。哪怕像我们这样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中产,一旦要租这种房子给孩子上学,基本就要成为月光族。香港的名校很多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占位升学的,进幼儿园也需要面试,我们现在给孩子上的幼儿园预备班,每天3小时,每月学费就要8000港币。
现在除了房贷、孩子上学、给双方父母的生活费,我的生活非常简朴。有时候根本不好意思告诉别人,我是家庭月收入超过十万的人,能过的也就是这样的生活,买个菜还要等下班后去捡便宜的买。如果在上海家庭月收入超过十万,应该会舒适很多。
换房短期内更是无望,旺角目前房价在2-3万一尺,就算20万一平,想换个60平的房子,要1200万,我现在卖掉房子也就只有300万现金流。想换得起房,除非我能中上四五次六合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