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我的第二故乡——漳州

欢迎光临冬歌文苑~

我的第二故乡——漳州

王海洲||福建

第二故乡,是身处异乡或曾居他乡的游子不容回避的人生阅历谈点。它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浓烈。这是有别于故乡的一种情感寄托,像老酒一样越陈越香。

漳州,这座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毗邻厦门、遥望台海,山清水秀、物华天宝、四季如春,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馈赠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漳州人民,同时也吸引了无数外乡人来此安身立命。

素未谋面的徐连生笔友两次在我的文末评论中提到,漳州是他曾经生活过、终生难忘的第二故乡。他的这份思念催促我提笔话漳州,聊表敬意和感念。

掐指一算,我来到漳州工作生活已有18个年头。时间不短也不长,刚好是一个新生命出生到成年的时长周期,可以贴上成熟的标签了。

18年前,我同36名地方大学生学员一道,坐着骊山大巴车从特区厦门来到漳州报到。一路过来,随着大巴车从繁华的厦门驶入漳州郊区一个叫程溪的小镇,车上所有同学的心情都像过山车一样,经历了暖春到寒冬的秒变。当时,大家除了对部队所处地理位置的失望,仅剩对周边花果飘香的生态环境的好感。经过短暂的动员,同学们都被分配到了各自的岗位,开启了军旅基层工作第一站。

漳州地处闽南,早年一直传承着祖辈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的农耕文化也曾灿烂辉煌。21世纪前后,“工业立市”的标语牌十分醒目,这是我刚到漳州对她的概略了解。那时的漳州,历史印迹比新兴元素明显,八卦楼、中山桥、香港路及台湾路、中山公园、云洞岩等具有地标意义。漳州城区高楼不多、道路一般、生活节奏慢,老街比新区繁华,摩托车比汽车多,最有名的还数外地人刚来吃不习惯的卤面、锅边糊、生烫、蚵仔煎等特色小吃。这些小吃后来也陆续收买了外乡人的味蕾,靠的是“漳州味”的魅力。

结婚成家前,我同驻防漳州部队的广大官兵一样,鲜有机会外出欣赏漳州的山山水水,那时关于漳州的记忆很多来自本地报纸、新闻等媒体,碎片式的了解并没有留下多深的烙印。直到后来成了“漳郎”,才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漳州。

在一线部队,与军官相比,士兵外出的机会更少,义务兵外出的机会少之又少。有一次与退役士兵告别时得知,有的义务兵服役两年只请假到过市区2次,有的士官第一次探亲休假连火车站在哪都不知道,一股心酸不由得涌上心头。此所谓,身处漳州不了解漳州。

其实,这些曾经在漳州奉献了青春、挥洒过汗水的他乡游子们,绝大多数人对漳州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名胜古迹等知之甚少。但令人感动的是,大家都不约而同自豪地把漳州视为第二故乡,退役回了原籍的对漳州念念不忘,因为那里是他们淬炼成钢的熔炉,他们会定期邀约回漳州看看,寻找那份患难与共的兵愁;在漳州成家立业的主动深度融入,因为这里不仅是他们奉献青春的驻地,更是安享余生的福地。

时光荏苒,大浪淘沙。时至今日,跟我一批分配还留在漳州的同学所剩无几,去了外地外省的很少见面,但那些火热的军营生活却历历在目。有时候常想,回忆过去并不意味着老去,而是在珍惜回味中更好地憧憬未来。在漳州这片热土播种的军旅之情有别于任何其他情感,是所有军人终生引以为豪的记忆。

千百年来,灿烂辉煌的漳州文化与时俱进,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龙江风格”“谷文昌精神”“女排精神”“漳州110”等精神元素根植漳州大地,成为推动富美新漳州建设发展的力量源泉。毋庸置疑,人民子弟兵在漳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担负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北溪饮水工程、防台抗洪、精准帮扶、搜救台胞等非军事行动,都留下了军人的身影。

对于第二故乡,美中不足的是,军娃入托就读、军嫂就业安置、军人退役安置等现实问题,已成为伤害第二故乡情结的诱因,不少战友选择回乡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有效探索了生态+绿色发展模式,让人更加期待的是如何解决好军人拥政爱民情怀的安放问题。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王海洲

王海洲,湖北监利人,地方大学毕业后携笔从戎,军旅生涯在各类期刊、报纸及网络发表文章二百余篇,陆军上校军衔转业地方工作。坚信好学才能上进。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