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下山入川,甩掉贫穷【征文】
下山入川,甩掉贫穷
我的家乡是甘肃河西走廊的南部山区,属祁连山高、深、浅山干旱等生态性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恶劣,平均海拔2500米,年均降水量300毫米,蒸发量229毫米,无霜期140天左右,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个贫困县之一的贫困乡。
交通闭塞,居住地距县级公路20多里路,没有正规的公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且坡陡沟深。当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三轮车、自行车和畜力架子车,这也不是家家都有,人人享用的交通工具,三轮车只有那些经济状况好一些,有驾驶技术的人才使用;自行车也只有年轻体壮的人才用,因为坡大沟深路不平,当地人形容骑自行车是:下坡飞,上坡推,下雨下雪还得背;老、少、弱的只能驾驶畜力架子车或“11”号出行。
看病困难,遇到头疼脑热、感冒咳嗽都得到20里以外的乡医院就医,往往是小病拖大,大病无法治,有不少人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早早的离开了人间。就学更是不便,小学毕业后就得到20里以外的初级中学寄宿,有相当一部分适龄儿童上完小学就放弃了学业。
生存环境极差,靠天吃饭,十年九旱,人畜饮水要到十几里地以外。主要种植小麦、豌豆、土豆及油麦,基本无经济作物,每年生产的粮食只够9—10个月的口粮,不足的缺口要靠政府救济(供用粮)和灰调、刺蓬等野生植物的籽和野菜充当口粮。
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贫困乡”一词一度成为我的家乡的“别称”。为了跳出农门,许多年轻人只有靠当兵、考学奔前途,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2011年当地政府在中央、省、市的政策、资金的扶持下,面对“生存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移民搬迁是唯一的甩掉贫穷面貌”的实际,实施了“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有效利用引黄入古(把黄河水通过提灌引入古浪)便利条件,建设了黄花滩移民区12个移民点和绿洲生态小城镇。移民点新建了学校、医院(卫生所)、市场和一栋栋红顶白墙或灰顶白墙砖木结构的住宅房及一座座规划有序配套合理的种植温棚和养殖暖棚,而且道路四通八达,实现了“住砖瓦房、喝自来水、走水泥路”的愿望。为了让移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当地政府还紧紧围绕主体生产模式,在移民区积极鼓励移民培育后续产业,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和走出去观摩学习的形式,让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种上“科技田”。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提高移民的致富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了把长期生存在高深山区的贫困农民移居川区,走出了一条“建棚子、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新路子。解决了上学、就医、吃水、出行难的问题。2011年以来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面由55.19%下降到现在的10.47%。下山入川点燃了山区人民的新希望,搬迁移民造就了县域发展的新篇章,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阳光大道。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贫穷的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认为命定贫穷,或必须老死于贫穷心念”。的确,贫穷并不可怕,最怕的就是因为贫穷而失去自我,失去了奋斗的勇气,自甘坠落,那就只能一辈子都是贫穷的命了。只要穷则思变、艰苦奋斗,才能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只要与“贫穷”誓不两立、水火不容,才是智者、才是勇者,才是胜者。我的家乡的党委和政府是智者,“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是高瞻远瞩的方略;是勇者,用“愚公移山”的魄力,通过搬迁移民将几万山区农民移居黄灌区;移民区农民在逐步甩掉贫穷,过上脱贫致富的好日子,实践证明他们是真正的胜者。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志荣,1957年出生,1976年12月入伍青海某部,1991年7月副营职转业甘肃省古浪县工商局后任党总支书记。退休赋闲,喜爱笔耕。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09、诗歌||贫 穷【赖辉】
18、朗诵||逃离村庄【杨帆】
26、诗歌||秋 赋【刘凤耀】
42、散文||泪忆贫穷【汪明】
44、诗歌||穷 说【刘凤耀】
53、散文||煮猪食【王宝华】
56、散文||也说贫穷【太极】
58、诗歌||老学校【青青草】
59、散文||贫 穷【吉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