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针灸十五种手法
一、呼气引气法
下针以后,要等气到,捻捻针等几分钟,下针的地方,有一圈粉红色,表示气来了,再去做补泻。严重病人如果气没到,施气的人要把气打到病人身上,轻轻握针,重握不传气,关节要放松,丹田慢慢吸气,吐气的时候就是在灌气,心想着把气传过去。金属针才能导气,大概六呼,引到病人的气,看到粉红色,有酸、麻、胀的感觉。如:补肾在肾经的母穴复溜,针下去,去固先天,引不到气,就针上下戳二下,气到针有被吸进的感觉,再捻捻针。隔姜灸复溜会很舒服补肾。
人太虚就要用呼吸引气,让病人吸气,就拔针,让气就到复溜。吐气时,慢慢进针。进、出针跟着病人呼吸定,吸气入针,吐气慢慢出针到皮肤表层,反复几下,引气的动作,病人说好酸气就到了,如果没引到气,就不用针了,改用灸。
二、烧山火与透天凉
下针口诀,烧山火是大补,里寒很重,透天凉是热症,是大泻。
烧山火,针扎到表皮以后,皮层引不到气,就把针扎深一些,再引不到再深一点,气一到,皮层一圈会比较红,酸麻胀,把针提到皮肤表层,如果进一寸距离,一寸分三段天、人、地三段。在天部进针,数是九,补就是紧下慢提,打气筒的方式。在天部三分之一寸要做九次;再扎到人部三分之一寸,做九次;再到地部做九次,就是烧山火。如胃家寒症、胃痛、呕酸,脸色青、口不渴、喜欢喝热水,中脘烧山火,人很瘦就在足三里上烧,整个胃都会热起来。如人脚冰冷,三阴交肉多烧。肾家的寒症,在母穴复溜或肾俞上烧,肉多的地方。神经在皮下五分,要赶快穿过去会不痛,烧完再灸,效果加倍。
透天凉也是先引到气,动作与烧山火相反,引到气先扎底下,底部开始做,数是六,用插提法,假想要把轮胎气抽出来,所以要很快的拔,慢慢放回去,泻的手法就是紧提慢按,底部先做,很快提起来,慢慢回去,病气、邪气在底部,就要让气往上走,地部六次,再到人部六次,到天部六次,三六一十八次。在天部做时要小心,不要把针提出来。提针出来时,针孔按住是补,扪住;泻时不要按住它,把气放掉。如壮热的时候,消渴症,胃非常的热,下中脘或足三里,反着做。燥渴、大渴、发烧都可用透天凉。发烧咳嗽是实症,在尺泽上做。
三、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
阳中引阴,病人先寒后热,先补后泻;阴中引阳是先热后寒,先泻后补。
寒比较多,热比较少,酸多痛少,先补后泻;热多寒少,或痛多酸少,先泻后补。比如:感冒发烧是经络的痛,背痛,膀胱经的实症,实症是痛,下束骨,虚症就下委中,虚症久病是酸。酸多痛少就先补后泻,先下委中大补,再下束骨泻它。有时一个穴道同时做补泻,像飞扬,络穴、原穴都可以。
四、留气法、烧针和报刺法
留气法:治疗痞块、硬块、肿瘤,乳房、子宫、腹部的硬块、皮肤表面上的肌瘤、脂肪瘤,只要有硬块都可以用留气法,消痞块的方法。下针时,如子宫、乳房硬块,在足阳明胃经上,可以在足三里、上巨虚,或郄穴梁丘下针,穴道虚实都可以治,下针行纯阳数,九次插提加捻转,插提用烧山火,天、人、地三部,每部九次,紧按慢提做完后,把针提起一点强补,气冲上很强,会冲到胸部把痞块冲开来,然后等五分钟,取阴数六,把气导引出来,同一穴道行六数,不用天人地,做完六次,再往下插一点,停留一会,直接拔针,不按针孔,专门治痞块,这是远取穴治痞方法。留气法用的比较广泛。
治痞近取穴有两种,一种用烧针,第二种是报刺法,一定是良性痞块,摸上去皮肤是滑滑的,硬的像岩石,不用这种方法。
烧针也叫燔针,用火来烧,治疗脂肪瘤、黑痣、化脓、脓疡等痞块,使用时机有二个,第一用在脂肪瘤、黑痣上,良性的痞块,表面光滑;第二,当里面化脓的时候,脓血很多,先用火罐把脓头抽出来,再烧针。下针的时候用三针法,第一针从上往下,刺完后第二针从前往后刺,第三针从后往前刺。用28号或32号针,针放到麻油(麻油不会着火)里面沾一下,斜着烧针,一般烧三次针,助手将针烧好,针很烫迅速刺进去,烧完就正面一针,上面一针,下面一针,还剩一点,隔天再来,大概二次就好了。肿块很多长在背后,很多人长在手腕阳池的地方,肿出一块,包括凸起的软骨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报刺法:第二种近取穴治痞方法,又称飞针引气法,良性肿块,脂肪瘤、软骨,只要一针,针下去到底部,扎到肿块上,左右捻捻针,然后提到表层,再向另一方向刺到底部,捻捻针,提到表层再向另一方向刺,一个八个位置,最后回到原处,再下针到底部,再左右捻捻,就结束了。可隔天再刺,基本就好了。
五、运气法与四种痛症
运气法专治强烈的疼痛,实症是一种强泻的手法。如:胸项痛,在足阳明胃经上,做子母补泻,实症,下内庭,一针就好了。如果有好转痛还在,就加重它,在足阳明原穴冲阳下针,或下络穴丰隆,或下郄穴,这些穴道都不分虚实。针下冲阳我们用运气法,采阴数六,针下去后,先捻针引到气,酸麻后,足阳明从上而下走,逆气而泻,用捻转法做泻(插提比较痛),很快转过来,慢慢在转回去,让气回头,做完六次后,将针尖对着痛的方向(逆向)留针。20分钟拔针不要按针孔。如左边乳房有硬块,正好在乳中穴下方,可以扎正面的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泻六次后,针指向左边乳房留针,就是运气法。
四种痛症:第一层级就是痛,实症要泻;第二,痛多酸少,先泻后补;第三、痛少酸多,先补后泻;第四就是酸、麻,这个阶段最不好治,尤其是麻,纯补的手法,要多扎几次针。
六、提起法与中气法
提起法:专治很顽固的冷、麻、又冷又麻,下针的时候,按经络取穴,如在头痛的地方麻,在山林地方麻,在胆经上就下侠溪穴上补,是虚症,也可以在原穴、本穴(临泣)上下针。在母穴下针就是补。在本穴(胆经临泣)上才做提起法,提数是六,看起来是泻的手法,冷麻在皮肤表面,所以针头对着冷麻方向,如:病人左边头麻,本穴捻捻针,做完六次后,将针提到皮层,对着病的方向,因为是皮层麻,气血有郁阻,去泻它。
中气法:专治累积、治积。有寒在里面,或瘀血块叫积。水停在肺里、腹部就是积,大便不通也是积,清除累积在身体不必要的东西。与提起法相反,冷麻是虚,中间没有东西,经脉是扁的。中气法治积,就是有东西在里面,针下去,一样是六数阴,用泻的数,做完六次,把针提起用逆的方向。如要清理大肠的积,支沟、照海,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下巨虚,大肠的募穴天枢,足三里也可以,看穴道方便,在照海做时,阴数六泻完,逆着针头,对着身体外面走,跟病的位置相反的方向,去积。
如胃经治痰名穴丰隆,可去痰、化痰,痰就是积,病人平躺针丰隆,捻针气到后,把针提到皮肤表层,对着病灶方向45%斜刺下,可以动到痰气,在用泻的手法,逆针而转,泻六数后,针提皮层,再对着下方45%刺下,把寒引下去,左边丰隆做完,再做右边,丰隆穴除丰胸外,去痰也很有名。
七、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本穴: |
甲胆临泣 |
乙肝行间 |
丙小肠阳谷 |
丁心少府 |
戊胃足三里 |
已脾太白 |
庚大肠二间 |
辛肺经渠 |
壬膀胱通谷 |
癸肾阴谷 |
|
合化: |
土 |
金 |
水 |
木 |
火 |
如遇火的虚症,像手酸,酸在小肠经上,可以扎后溪,没有后溪,找临泣,临泣是木,木生火,临泣是胆经的本穴,可以治小肠经的虚症,也可以泻膀胱经的实症,就是本穴治疗法。本穴就是与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如下针临泣,背还痛,一看是膀胱经的实症,膀胱经是水,水生木,木是子,要强木,丁壬化合木,少府通谷下针。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五门十变就是两穴相加,生成另一个属性出来,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像临泣属木,甲乙也是木。五门第一个,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第二两个穴道加在一起,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如肝有问题,希望去强土,再强水,叫治缓。木现在没办法生火,木还克到土,强土实脾,实完脾再去强水,这是缓治法,正常的治法。我们先去强土,甲已合化土,下胆经的临泣,脾经的太白,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胃口会开,针完再灸足三里可以强土。
要壮水时,金生水,缓治法就下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就会金产生水,生水可以取小肠的阳谷与肺经的经渠,水会去生木。急治时,肺里本来就要积水,肚子里有积水,先要把水排掉,金会克木,木要梳,肝硬块长的很多,要取它的金,把肺里清干净,急治要生金,已庚化合金,下肝经的行间,大肠经的二间,两个穴道,左右共下四针。此时金去制木来排水,还有去强土,恢复胃气。
如膀胱经背痛,痛酸了很久是虚症,下委中不方便,金生水,下肝经本穴行间,大肠经本穴二间,捻捻针引到气就已经补了,金就出来了。
八、飞经引气
飞经引气四种方法: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
1.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第一个青龙摆尾《针灸大成》叫苍龙摆尾,第二个白虎摇头原名青龙摇头,第三个叫仓龟探穴,第四个叫赤凤迎源。
青龙摆尾是虚症时补的手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比如:足阳明胃经的虚症,乳房太小是虚症,乳房太大有硬块是实症,或脸颊痛,偏偏要扎母穴解溪时不方便下针,就在本穴足三里下针,虚实都可以,要用青龙摆尾做补。捻针引到气,将针柄左右摇,摇就是补,补越强身体就越热,摇时引到气就是飞经引气,摇九下这是青龙摆尾。
白虎摇头是泻法,泻时歌诀四个字:退方进圆,是摇铃状。针扎进穴道,做插提时,退是方形的退,退针出来做补泻。现在做白虎摇头,做补泻时,针尾成方形慢慢出来,出来到顶以后,进针回去圆形进去,找肉多的地方,在本穴、原穴上做补穴。
仓龟探穴就像乌龟进入泥土里面的“象”。是补,龟在水里、泥巴里,无孔不入。一退三进。如针扎进穴道,捻针酸来气到,开始做仓龟探穴,先将针提到皮肤表面,再进针时,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一进后停一下、再进一次、三进,去积块,去痞块都可以用。
2.赤凤摇头又叫赤凤迎源,是泻的手法,退方进圆,退出来的时候,针是方的出来,进去是圆着进去,同时在下针的时候,要摇动针柄,这个手法不留针、不按孔。如病人很急时用。
3.龙虎交战,龙是阳当九,虎是阴当六,针时在天、人、地三部上面,每部上做九补六泻,临床上在天、人、地三部上一补一泻做捻转法。
4.龙虎升降就是插提,同样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捻捻针气到,用插提法做完以后,把针提起来,提到天部后等下,让气一直循环,目的是止强烈痛,如牙痛、癌症的痛、意外的痛,镇痛手法,气堵到关节过不去是用。
九、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于本穴)
青龙摆尾采用本穴治疗,本穴是与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如胆经属土,胆经本穴临泣也属木,在五脏交经上,木去生火,要去强心脏,胆是心脏、小肠的母亲真到临泣穴平补平泄,对带脉也很好。如果在本穴做补泻力量会加强,可以泻膀胱的实症,也可以补小肠经的虚症,像小肠经痛很久,针临泣也可以补,把经络的气打到内脏去,加强补的力量。
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是使用的时机,如子宫肿瘤,就用五脏交经,下针三阴交,痛就去掉,要把肿瘤去掉,增强它的力量,把痞块去掉。如月经痛,下三阴交、血海痛就去掉。
通关交经,就是骨折后,中间少了一截或断裂,关节脱臼,会在关节的地方做,如下膝关,治膝关关节;手肘受伤扎曲池;关节本身受伤要让气通过去,就扎对侧,如果下针还没好,就加强它的力量,会用到通关交经。
隔角交经,当心脏有病,心口痛、心脏肥大,先去治金,先生金,让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不会恶化,这是再慢慢去做其他动作,叫隔角。再根据经络去做补泻。
十、呼气补泻法
第十二个关节交经,在关节上面做补泻,最强就是呼气补泻法,在肉多地方,所有脏腑的俞穴,如腑会中脘、脏会章门、小肠募穴关元、膀胱募穴中极、背面肝胆脾胃三焦、肾、心、厥阴俞、督俞、心俞都可以做。如针在足三里,先引到气,开始做补泻,才有用,让病人鼻吸气,吸时把针提起来到皮层,再做补;口吐气,吐气的时候,不要动针,气快吐完时,很快把针拉放到皮层下,不要动到他的气,等第二次吸气时,再慢慢的,让他一边吸,最后的速度是他吸吸吸,你慢慢的提提提,正好吸完气,你也将针提到顶端,让气到最饱,做一下、二下、第三下整个气就都满了。
就是紧按慢提,快速按下去,慢慢提上来,提时吸气,快吐完气按下去,到底部做补。
泻时正好与补相反,紧提慢按,吐完气时,把针放在底下。如针足三里做呼吸补泻,鼻吸嘴吐是补,补就是把气充饱,就像给胎打气;鼻吐嘴吸是泻,把针压下去,让整个气通通吐出来,然后吸气时,将针慢慢提起来不要让气回流。临床上,吸气的时候,把针提起来,然后吸饱以后,等他吐完气,就按下去,就不会影响到气,是强补。泻就是让他吐气,吐气的时候,把针慢慢刺进去,开始呼气时,再把针提起来,跟他的气正好相撞,就是泻法,针拨出针孔不要按。
十一、子午捣臼法(九入六出治水涨)
治疗腹部鼓胀、肚子积水等水病,一般水病针水分、水道、关元、中极、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九入六出插提法,快进慢出)等穴。三焦气不通时,水会累积,就要在一个穴道九进六出,引动三焦的气,水泻出来的力量就很大,三皇穴速度会很快。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热症一般不留针,如遇凹陷的病,肿瘤凹陷下去,就用灸。无法区分虚实,就取经穴,如膀胱经虚则补其阳,阳所出为井,不虚不实,就扎经穴昆仑。
十二、下针八法
荣是血比较深、卫是气比较浅,病在荣血,扎针不要伤到气,当进针的时候,就会用到八法。第一个就是揣,就是先用指甲戳一戳穴道,下针到血脉旁边,目的是治血不要伤到气。第二是爪,用指甲把血脉掐开一点,再针进去,扎在动脉旁边。第三搓,针下去用很轻的补,弹针,如胃痛扎足三里,但还有牙痛两三天,同在一个穴道治,同时去胃痛和牙痛,就会用弹和摇的手法,弹就是补,摇就是泻。弹就是用手指头弹针,气就来了,摇针是摇动针头,泻的手法。如下足三里,引到气提豆许,让气留在下面,弹一弹来补,摇一摇就是泻,最浅的补泻手法。循和捻就是迎随法。
十三、五俞穴治疗与主客治疗(原络治疗)
五俞穴井荣俞经合,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临床上,井和荣大部分是冬天下针,它在末梢,天冷容易受伤的地方;春夏大部分在俞、经、合上下针,取穴还要看症状。
井主心下满,如乳房痛,硬块正好在胸口,就下井穴。
荣主身热,如发高烧、头晕,是太阳症,就下太阳经的荣穴通谷,要看五俞穴也要看当经的病变。如女人乳癌、硬块、溃烂流脓、身热等,都可以取胃经荣穴内庭,穴性要很熟。
俞主体重结痛,如感冒引起的关节疼痛,在后颈地方,后颈膀胱经与胆经经过,就下膀胱经俞穴和胆经的俞穴,专治体重节痛。风湿性关节痛正好在肺经指头关节,可能是通风,就下肺经的俞穴,穴性无所谓补泻,平补平泄。
合主逆气而泻,咳嗽、喘咳寒热、气喘、隔逆、上吐下泻、打嗝不断、放屁都可以用。
主客治疗也称原络治疗,主是病变的经,客是表或里经,在主经上取原穴,客上取络穴。所以阳经是由三焦脉络在管,三焦经通过属于络,行阳,阳经有独立原穴,这个原穴直接络在三焦上面。三焦不管阴经,所以阴经没有原穴。但当病发在阴经时,要用原络治疗时,阴经没有原穴,取阴经的俞穴替代。如:足太阴脾经太白,手太阴肺经太渊,取俞穴代替原穴。
病在肺,肺和大肠是表里,两边相通,肺就是主,大肠是客,用大肠经络穴来辅助,像喉咙痛,肺主喉咙,手掌发热痰多,下太渊,再下大肠经的络穴偏历,原络治疗不分左右,两边都下,捻捻针;若是大肠有病,大肠主,扎大肠原穴,肺胃客,再肺经络穴,做原络治疗。
十四、俞募治疗与会郗治疗
俞募治疗专门治疗所以内科病,都在背后和胸前,所以的经及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如:肺气肿、气喘,扎肺的募穴中府透俞穴的云门;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胃的募穴中脘,再下背后胃俞。内科病显现出来是热症时,嘴巴燥渴,喜喝冰水,舌苔黄色,脸赤红,小便黄色,大便下利或便秘,味臭等都是热症表现,就要俞募治疗。寒症时舌苔是白,脸色苍白,不口渴,倦怠,声音没力量,寒症用灸效果好。
会郗治疗一般是内脏痛,止痛时用的穴道。比如:大便便血的痛,肚子的痛,是大肠问题,病在腑,下郄穴温溜,腑会中脘,再下中脘,两个穴道一起用,痛症、炎症。咳了很久,肺部痛,咳嗽带血,支气管咳破了,没有肺癌,肺是内脏,脏会章门,再下肺的郄穴孔最。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膻中。
十五、九针使用时机
第一个是镵针,头像剑一样,专门刺热用的,点刺放血。如眼睛红肿、很痛,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放血,刺破挤一点点血出来。头面上使用,骨头多不容易扎深。
第二针是圆针,不用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如:手腕横纹及两个筋中间上两寸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消导它,顺着经搓它,顺为补,逆为泻。
第三针是鍉针,真比较长,透针用,有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气足是才可以透,合谷穴鼓起来表示气很足。
第四蜂针,三棱针,是放血、放脓时用,四肢末梢、背后放血。
第五拔针,扁平像刀子一样,治疗脓包使用。
第六员利针常用,治疗痛或酸痛时用,
第七毫针最常用,是长针,针很细,像毫毛一样,一般治内科,病比较深的时候,用长针,如阴陵泉透阳陵泉。
第八长针七寸。如下半身麻痹、瘫痪,从脊椎骨旁边透到膈俞,用七寸。
第九火针,用来治痞块,火针比较粗,平常用28号针一寸针。
市面上最常买到的毫针,有一寸、一寸半、二寸、三、四寸,放血三棱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