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的风情
中国是富有文化的国度,什么事的背后都有文化基因。比如常见的喝茶、饮酒,都有人总结出酒文化、茶文化。
但凡有客人登门,主人家势必会请客人吃饭,吃饭就必然有酒,无酒不成席。
以前,很多地方人很穷,酒是稀罕物,客人来了,有酒必然全部让客人享用,主人家只是礼节性地陪侍。这种敬酒的礼节,在河南和青海等地方还保存了下来。在这两个地方喝酒,主人敬客人酒的时候,他们不喝,仅仅是把酒端到客人面前,让客人尽情享用。
没酒的时候好说,客人喝下仅有的一点酒就完事了,假如酒量充足,主人如此敬酒,客人真得“喝不了兜着吐”。
主人过于热情的话,客人基本招架不住。可很多地方都有个陋俗,那就是,客人喝不吐,就算没有敬好客人。
曾经在某地做客,客人两个,主人八个。这个是有讲究的,一桌子十个人才算十全十美,主人叫的人多,也是对客人的尊重。
一开席,主人就开始敬酒,每个人按照身份高低依次出场,他们端着个托盘,盘里放六杯酒,这就是祝你六六大顺了。这个账我不说,大家应该都能清楚,什么样的酒量能扛过这八位主人的好意?
好在现代人也文明了,八个人虽然都敬了酒,我们也只是象征性地喝了1-2杯。即便如此,这一轮迎客酒喝下来,我们也已经七荤八素了。
可这只是刚刚起了个头。酒文化才刚刚上桌。
酒文化有些是以酒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是以别的形式表现出来。如,青海的酒席上必须有鱼,因为鱼是“下酒菜”。
一盘鱼上到桌上,鱼头一定是冲着珍贵的客人摆放的,于是,客人要喝三杯酒,因为“头三尾四”;次重要的客人一定冲着鱼背,他们有“腹七背八”;要是主人给客人夹个鱼眼睛,客人还得喝一杯,这叫“高看一眼”;假如主人给客人夹了鱼鳍,客人又得喝几杯,这叫“展翅高飞”;......。据说一盘鱼能喝108杯酒。
鱼的文章做完了,相当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主人家发起划拳打通关,客人即使现在不东倒西歪,划拳后一定是鼻歪眼斜。没有一个醉酒的人,还能保证自己的手指头像舌根一样的听话,其实,那时候,舌根是最早暴露自己酒量的。
早晨读周作人先生的散文,在他的文章里,我知道了,早在几十年前,中国就有这样的酒文化。
让周先生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划拳喝酒的,是输拳的人喝酒,而不是赢拳的人喝酒,酒是好东西,给客人喝酒是对客人的尊重,同样的道理,赢拳才有喝酒的资格。周先生不了解的是,赢拳其实赢得了酒权,即让对方喝酒的权力,赢拳的人,其实可以陪着输拳的人一起喝的。
我跟周先生的疑惑稍微有点差异的是,为什么非要把客人喝倒才算尽兴?也许,那时候,很少有人能享受到喝醉后的感觉,只有当贵客的时候,才会享受这样的殊荣。
听说以前到新疆的少数民族人家吃饭,主人一定会请你吃手把羊肉饭,那时候,饭就是用手抓着吃的,吃完之后,客人会把沾满油的双手,在主人身上涂抹,最后抹得主人衣服上油光铮亮的,主人出门,身上油越多,他越自豪,因为,这说明他热情好客!
不可否认,酒确实是好东西,不爱说话的人,因为酒,话变得多了起来,或者是情绪活跃了起来;不熟悉的人,一起碰个杯,也许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也许商务上无法开着的谈判,在觥筹交错下,疙瘩在不知不觉中就解开了。
当然,喝酒也会破坏气氛,毕竟有爱借酒撒疯的人,酒壮怂人胆,酒下去了,心里就装了天下。不是有笑话说东北人,没喝酒之前说,我是东北的;喝了酒之后,就变成东北是我的。
我们家乡人非常含蓄,平时在一起的时候都不怎么说幽默风趣话,可坐在酒桌上就热闹了。他们不会猜拳行令,不会大碗喝酒,可他们会大口说话。
酒席开始,按照礼节,大家相互敬酒,一圈下来,就开始自由活动了。那些酒量好一点的人,就开始找人喝酒。他找人当然不是把杯子端到面前就跟别人喝,他要说出一堆理由,被敬酒的人自然也不含糊,也得辩驳一番。以至于有人说,说话溅出的唾沫星子比喝下去的酒多多了。实在没的说,或者一方真的被将住了,那就只好极不情愿地喝酒,接下来,又开始新的扯皮大战。
喝酒不热闹,因为酒,搞得酒席很热闹。这样的酒席可以喝到大半夜。
好在农村的夜晚有底线,当听到晚上最晚一班船鸣笛离开的时候,酒席也就散了,大家打着随着携带的手电,踉踉跄跄地走上回家的路。
酒桌上的风情,不喝酒的人远远不懂。
离开家乡之前,我不喝酒。我喝酒后,家乡的酒桌上好像没有了这样的风情,只好把这美好的记忆留在文字里。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