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诗作说科幻

科幻,也即科学幻想,关于它的定义,学界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学究的定义是:“科学幻想,是根据有限的科学假设,在不与人类最大的可知信息量冲突的前提下,虚构可能发生的事件。”在我看来,所谓“科幻”,无非就是人们利用现有的科技知识,对未来人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一种尽可能穷极的展望和遐想。

科幻的根基是科学,没有科学原理支撑的那不叫科幻,而是妄想、胡思乱想,是空中楼阁、水中明月。科幻的源泉是幻想,是想象,幻想和想象既是人类有生俱来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一种宝贵潜质,又是人们破解大千世界、环宇星空不解谜团、向往美好未来的一种不懈追求。没有想象的科幻,必然毫无新意;没有幻想的科幻,定是索然无味。

因此,学习掌握、融会贯通科技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幻想的思维,乃是进行科幻创作的必要前提。在这方面,儿童尽管还没拥有必备的科学知识,但他(她)们天生就是幻想的专家、想象的天才,保护、鼓励他们的这种潜质,对于启迪、发掘他们的创造力至关重要。儿童对神秘的天空总是充满好奇,说出的话常常充满奇特的想象,令大人惊奇不已,记录下来,就是一首首充满《童趣》的科幻诗歌:“天空闪过/一颗流星/女儿舞着小手枪嚷道/那是我打下来的”;“妈妈妈妈/月亮是不是/我白天飘失走了的气球”;“爸爸 爸爸/天上补满了星星的补丁/明天肯定不会下雨”。

太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它为万物生长提供必需的光和热。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太阳表面有时会长出一颗一颗“小黑痣”。对此现象,我国史书早有观察记载,《汉书·五行志》载:“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我们现在知道,这种“小黑痣”实际上就是太阳黑子,但古人却无法说清其成因和表象。在西方,17世纪之前,太阳黑子一直都被忽视,人们始终认为太阳上不可能有黑点,因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太阳是完美无缺的”。自伽利略1610年首次用望远镜观察到太阳黑子,并发现它是太阳表面非常普遍的现象之后,人们对黑子的认识开始逐步深化。黑子其实就是太阳光球上的低温区,因为其温度比太阳光球层表面温度低1000至2000摄氏度,故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导致黑子温度低的直接原因则是因为其自身具有强磁场,这种强磁场能抑制太阳内部能量通过对流的方式向外传递,从而使得该区域的温度降低。

古往今来,人们常常喜欢把伟大的人物比作太阳,太阳有了黑子,似乎就不太好歌颂了。其实,想象一下,如果把太阳比作一位美丽的姑娘,即使她脸上有几粒雀斑,仍然不失其美丽,照样值得爱慕、追求。《太阳黑子》,这样一首带点科幻味道的诗就是这样写成的:“太阳是个美丽的姑娘/美中不足的是/脸上有几粒雀斑//太阳是个多情的姑娘/稍感遗憾的是/眼中有几星凄凉//太阳是个好姑娘/你又不用天文望远镜和她恋爱/为何这般把她打量”。

成都被誉为中国的“科幻之都”,以科幻世界杂志社为核心,培育出了刘慈欣、王晋康、何夕等一批著名科幻作家,策划出版了《三体》等畅销科幻图书。随着科幻文化产业逐渐火热,近年来,四川省科协牵头提出,在成都规划建设“中国科幻城”,并连年主办中国科幻产业论坛,着力打造“中国科幻之都”城市名片。《科幻世界》由四川省科协举办,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曾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期刊出版政府奖。

2017年9月8日,我曾拜访四川省科技馆,与科技馆同仁和《科幻世界》编辑座谈,共同探讨科幻产业发展之道。会上,我即兴赋诗一首,以表达对这些致力于科幻出版、科普传播同仁们的敬意和期盼:“开天人类即好奇,穷宇究地探奥秘。疑惑无解增神鬼,真相可析添定理。遥测未来托幻想,俯兴现实依科技。大千世界多精彩,万民追星捧《三体》。”

注:本文刊载于2017年11月17日《科普时报》第五版“青诗白话”栏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