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与诗

方盛良

季节更替,周而复始,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或四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时,节气由春分转为清明。《淮南子·天文训》载有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里的清明即清明节,为清明节气的第一天。《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当此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惠风和畅,杂花生树,莺飞草长,春意盎然,故有诗云:“一年好景在清明。”人们踏青扫墓,折柳插门,沉浸在节日气氛里。清明节之所以由一般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演化为传统节日,与寒食节密不可分。《荆楚岁时记》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历尽艰辛,帮助流亡太子重耳,返国为君,功成之后,隐绵山不仕,晋文公为逼他出山为官,于清明前夕下令焚山,子推抱树焚死,留下血诗一首,其中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之句,晋文公读罢遗诗,痛悔至极,便封绵山为“介山”,规定每年从子推烧死之日起禁火三天,所食不温,“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三日就成了寒食节。因寒食节最后一天大都与清明之日合,寒食活动如踏青扫墓、插柳斗鸡等活动也就自然成为清明日之内容。这样寒食与清明两个不同的节日便连为一体了,所以《燕京岁时记》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二节连体,丰富了节日活动内容,使寒食、清明成为我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中秋而与端午、重阳相辉映的重要节日了,而其活动内容也逐渐步入了诗歌的殿堂。

诗歌史上,较早写寒食的是初唐沈佺期与宋之问,沈佺期《寒食诗》(《艺文类聚》引为李崇嗣)说: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写灭焰藏烟的寒食佳节,异乡作客的不平静心情,是较早的咏寒食之作,他还有《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篇抒怀归之情。宋之问写有三首寒食诗,皆抒发佳节思乡念亲之情。如《途中寒食題黄梅临江驿寄崔融》诗说:“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由寒食节折柳插门之俗引发故园之恋,也是较早的寒食名作。“沈宋”之后,随着人们对寒食、清明佳节的重视,诗中寒食之作也多了起来。如杜甫有《小寒食舟中作》,卢纶有《寒食》《舟中寒食》,王建有《寒食行》,张籍有《寒食看花》《寒食后》《寒食忆归》等,中晚唐时寒食诗作既多且好,如韩翃有《寒食》、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元稹有《寒食夜》等等。宋代游乐文化兴盛,寒食诗也相应发达起来,张耒有《寒食日作二首》、杨徽之有《寒食寄郑起侍郎》、陈与义有《寒食》等等,不可胜数。寒食诗除记咏节日活动外,更多的是抒发异地思乡之情。从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诗到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从宋代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到元代耶律楚材的《庚辰西域清明》,莫不如此。也有借寒食述苦寒境遇者,如杜甫、孟云卿等都有佳作。而黄庭坚的《清明》诗更借介子推之贤讥讽人格卑劣之属,曰“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算是别具匠心了。清代李渔的《清明前一日》和洪昇的《寒食》诗则极尽故国山河破碎、战争血雨腥风之惨烈,痛发悼先人、哀民生之悲怆。寒食、清明的内涵,因传统的承扬、当下处境的变更和士子的寄兴感发而丰富。

因为寒食、清明二节相连,因此诗中也是交错写来。如张籍《寒食后》:“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思任《扬州清明曲》:“寒食游春共借名,扬州分外作清明。”名为两节,实融为一。而且同它类年节岁时诗作一样,寒食、清明诗的鲜明特点也是紧紧围绕节日活动内容取材立意,抒发置身节日文化氛围中的种种情思与感怀。寒食禁火三日,所以诗中就有韦应物的“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杜甫的“佳辰强饮食犹寒”“愁看直北是长安”类的抒写。寒食节的中心活动是踏青扫墓,所以诗中以祭扫为内容的也最多,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帝京岁时纪胜》说:“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同是祭扫活动,南方人与北方人大不相同。北人重墓祭,“每遇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明·谢肇淛《五杂俎》)。所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宋·高翥《菊集·清明》)。不仅“寒食家家出古城”,祭扫祖墓,而且“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甚至“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视不添新土之坟为绝后之坟。而南方人清明祭扫则“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舄履相错,日暮,墦间主客无不颓然醉矣”,更以踏青游乐为主。“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涪州。”(元稹)“早起篱门卵色天,犬声落落鹊声传。踏青人出村无雨,上冢船回树有烟。”(清·钱载)就是写踏青游乐场面的。这类诗以王思任《扬州清明曲》七首最传神。如“梅花烟岭接邗沟,日暮隋冈已畅游。漫把甜红俱罄倒,还留余兴上迷楼”。可见同是清明扫墓,南北活动内容各有侧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不仅如此,寒食、清明活动还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大致说来,唐宋寒食节尚秋千。《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曰:“北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后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开元天宝遗事》记述天宝年间也说唐代“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析津志》载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皆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这种秋千戏在诗中多有反映。如韩偓诗:“侧侧轻寒翦翦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又如韩翃“寒食花枝月午天”,“娇羞不肯上秋千”。这种描绘给人轻灵雅洁之美,它大大提升了清明的节日氛围。但到了明清时代,清明之俗转尚风筝,扫墓之人“各携纸鸢(即风筝)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帝京岁时记》)。诗中对此也多有吟咏。如王思任:“绿女红儿踏踏肩,游人目语各心然。莫只平山看跌博,且来法海放风鸢。”借写扬州人清明放风筝之俗,劝勉好男儿当搏击长空。纪昀《乌鲁木齐杂诗·民俗》写有“花信阑珊欲禁烟,晴云骀荡暮春天。儿童新解中州戏,也趁东风放纸鸢”。风筝则负载有民族交融的气息,超出了民俗的范围,可谓寒食、清明在地域和民族意义上的双重拓展。

寒食活动中古来少变的除去扫墓,就数插柳了。从唐高宗三月三日(农历)祓濯渭阳,赐群臣柳圈之事起,清明日人们折柳插门或佩饰以祓除凶邪,祈求吉祥之俗历久不衰,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写御柳寓有折柳之意。宋代张耒:“杨柳插门人竞笑,荆蛮不信子推贤。”用荆蛮人笑中州人插柳来写中州寒食之俗。明清时期不仅插柳,更兼带柳,有民谚“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插柳之风可窥一斑,此俗直至今天有些地方仍然存在。

在众多的寒食、清明诗中,杜牧的《清明》诗趣话最多。相传纪昀觉得杜牧之作不够精练,便删去每句开头两字,压为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又有人将它改为六言诗:“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还有人将它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也有人以为诗中后两句气格不高,便改为“酒家何处是,江上杏花村”,或为“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更绝妙的是,有个书家用此诗为人题写纸扇,持扇者不知扇上为杜牧之诗,便把它读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则又句读成一首绝妙好词了。

(0)

相关推荐

  • 杜牧的欲断魂杏花村,凭什么成了清明代言诗?

    杜牧的欲断魂杏花村,凭什么成了清明代言诗?

  • 清明古诗词里的两大绝世神作,都是不容错过的千古绝唱

    第一首是晚唐大诗人杜牧的<清明>,写的是诗人清明节那天在春雨中见到的情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期正值春天中期,下雨是常态.杜牧的这个 ...

  • 《清明》杜牧

    陆游才说'犹及清明可到家',转眼就要到清明了,那么就来聊一聊杜牧的那首千古名作<清明>.诗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现在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 ...

  • 从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小诗《清明》说开去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这个既是节气也是节日的特殊日子,举行追思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和英烈庄重地送上我们的思念和敬意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和俗定做法. 说到清明节,祭祀的古诗词非常之多,但 ...

  • 清明诗话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还是当今国人的法定假日. 一.祭扫的清明节 清明是扫墓的节日,人们扶老携幼来到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在墓前,焚化纸钱,祭奠祖先,缅怀先人." ...

  • 大董读诗:杜牧的《清明》凭什么成了清明代言诗?

    清明从唐朝开始就是重要的能放假的节日,清明诗很多,好诗也一抓一大把,比如: 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qu ...

  • 杜牧的《清明》废话太多,有人改了N个版本,还改成了词

    杜牧的<清明>废话太多,有人改了N个版本,还改成了词 清明节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而且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节日.特殊在哪儿呢?它是唯一的一个节气和节日相结合的节.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除了 ...

  • 过节没有朋友圈文案?看看唐朝诗人怎么说

    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过节,对于现代人来说,过节不仅能放假,还能让我们看到世界温暖热闹的模样. 有人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待得久了,就会感觉到生活的单调.乏味,于是就设计出若干节日来.节日是对平常世俗生活的 ...

  • 清明节|清明祭诗两首…

    [清明祭(一)] 文:曹建文 又至一年清明祭, 风寒花残心生忧. 欲为家国护大众, 怎告列祖符音事? [清明祭(二)] 文:曹建文 五岭遍寻英雄花①, 默向丰碑献花祭. 一腔热血泣情怀, 谁人知我是何 ...

  • 浅谈寒食清明与介子推

    浅谈寒食清明与介子推       在中国有个传统的节日,叫清明节,此节日主要是以祀先人,缅怀悼念前尊.前贤的活动日.据民间故事传说是由东周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时兴起来的.可是,考查古籍,<荆楚岁时记 ...

  • 宁西海——清明踏春诗十首

    七律· 清明祭祖 宁西海 清明日蔽密云氤,凄雨悲风潇暮春.追忆恩情思父母,缅怀仁爱念慈亲.上香奠酒敬先祖,点烛焚金祭故人.奉献鲜花行跪拜,叩头作揖礼躬身. 七律· 清明云涌天悲泪 宁西海 烟雨迷蒙绕墓 ...

  • 梨花风起正清明:杜牧的《清明》诗,你知道几个版本?

    其一:清明的诗词 清明诗词,诗文瀚海中可以说多如牛毛,夸张点说汗牛充栋亦不为过,古人今人多有捉笔的清明诗篇. 清明节是中国众多节日里,为数不多的节令.节日二合一,看到这里,想必屏幕前的你和大水牛的想法 ...

  • 清明的诗配书法家的字,妙哉!

    ❤买文房四宝点这里❤ 米芾集字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赵孟頫集字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

  • 辞赋(16)寒食清明赋

    (图片来自网络) 寒食清明赋 余大中 寒食清明,两节相连.冷食且扫墓,魄飞且魂断.乃中国重要传统祭祖祀亲节日,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春而谐和,生机而勃然.国兴家旺,万世延绵. (图片来自网络) ...

  • 【书画欣赏】 今天,品鉴一下苏轼写的杜牧《清明》诗

    砚田书院 传承文化 传播经典 150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公元1080年,45岁的苏轼谪居在黄州,次年的春天,春雨绵绵,而且下得有点过.由于天天下雨,苏轼无法开荒搞副业,日子过得艰难.在破屋内,他只能 ...

  • 除了《清明》诗,他还“嫖到失联”:心里想报国,身体夜总会的大诗人杜牧

    又到了清明,我们这辈子以及下辈子恐怕也很难在清明这一天不听到杜牧的这首带货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就算没有孩童耳边诵起,我们的 ...

  • 清明节,说《清明》诗

    清明节,说<清明>诗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过后,便是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特别显示了中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