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来源:本文来源于《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编辑:小超人
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为了判断髂静脉及下肢静脉有无血栓性病变及其部位、范围。具体如下:
1. 有无深静脉和浅静脉血栓形成。
2. 静脉血栓治疗后随访。
1、 下肢肿胀。
2、 下肢沉重、疼痛。
3、 下肢色素沉着和(或)溃疡。
4、 下肢浅静脉扩张。
5、 不明原因的肺动脉栓塞。
一般无绝对禁忌证。下肢出现以下情况时,超声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
1、 下肢重度肥胖。
2、 下肢严重肿胀。
3、 需检查的下肢节段皮肤破损、插管、敷料遮挡、石膏固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应配备4~7 MHz线阵探头、2~5 MHz凸阵探头(用于髂静脉、肥胖、肿胀下肢的深静脉检查)和5~12 MHz探头(用于消瘦下肢的浅表静脉检查)。
髂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前,患者需空腹8小时以上以排除肠气干扰。下肢静脉血栓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被检者应穿着宽松内裤以利于显露下腹部及腹股沟区。简略询问病史,检查下肢,并向被检者简单介绍超声检查步骤。
1、病史:
①是否有长期卧床史;
②是否有过外伤、手术、介入性治疗史(如输液、静脉穿刺);
③是否有深、浅静脉血栓史;
④是否有肿瘤病史;
⑤是否存在与静脉病变有关的临床症状。
2、体检:
①是否存在肢体肿胀;
②是否存在肢体色素沉着、溃疡;
③是否存在手术或外伤后疤痕;
④是否存在静脉曲张。
3、体位:
常用平卧位,被检下肢略外展、外旋。检测腘静脉、小隐静脉也可采用俯卧位或侧卧位检查。对于下肢静脉慢性血栓,评价瓣膜功能时可采取站立位、头高足低卧位及坐位。
1、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
下肢静脉血栓超声检查主要采用间断加压法。其操作如下:在短轴切面,用探头按压静脉,静脉被压瘪。然后放松,沿静脉移动探头2~3cm,再次按压。沿静脉全程,重复此操作。如果有静脉血栓形成,则静脉不能被压瘪。
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血流消失,血栓远心端静脉频谱期相性消失或减弱,对Valsalva试验反应减弱或消失。
急性期静脉血栓最初几天呈低回声,随着时间推移,回声逐渐增强;静脉管腔增粗;有时可见到血栓头在腔内飘浮。
随着病史延长,血栓回声逐渐增强,慢性期可出现强回声纤维条索。管壁增厚、管径缩小、继发性静脉反流等。
2、检查步骤
髂静脉并不是常规检查项目。习惯上,在腹股沟处通过股静脉多普勒信号检查,来判断其近心端静脉是否通畅。
髂静脉血栓检查:在腹股沟上方找到髂外静脉,用长轴向头侧追踪至髂总静脉及下腔静脉。也可以从下腔静脉开始向下追踪髂静脉。髂静脉血栓检查主要依赖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判断是否有血流中断、明显变窄。
采用横断面间断加压法依次检查股静脉、腘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以及小腿的肌肉静脉丛。采用彩色及脉冲多普勒纵切面依次检查上述静脉。
3、操作注意事项
①一旦超声诊断急性期血栓,尤其观察到自由漂浮血栓时,必须十分小心,避免不必要的操作,以免引起血栓脱落。
②间断加压检查时不应在长轴切面下进行,以免静脉滑出探查切面而产生静脉被压瘪假象。
③左侧髂静脉血栓形成较右侧为多,可能与左侧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有关。
④小腿深静脉多为两条同名静脉伴行,检查时应全程探查两条血管内有无血栓形成,以防漏诊。
⑤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是临床较常见但超声检查易漏诊的血栓类型,当出现小腿胫后及腓静脉通畅,但患者小腿明显肿胀,要留意探查肌肉静脉丛有无血栓形成。
⑥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如果发现深静脉或浅静脉内血流反流,应参照《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进行检查、报告。
⑦当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有血栓形成时,应注意观察血栓上端至隐股交界或隐腘交界的距离。
包括超声描述、超声诊断和可能的建议三部分,前两者为必须内容。
1、超声描述:
①描述被检深静脉和浅静脉可压缩性,血栓回声特点、范围。
②描述病变部位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特征。
③如果超声检查过程中发现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应参照《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作出相应的超声描述。
2、超声诊断:
检查结论应包括解剖结构(如左侧股总静脉、右侧腘静脉等)和其病理改变。如左侧股总、股浅、腘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完全栓塞)。超声检查时如果发现其它静脉病变,如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也应包括在检查结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