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汉臣《秋庭戏婴图》背后的故事
自公元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开始,到1279年南宋王朝的覆灭,历时319年的大宋江山彻底土崩瓦解了。
如果把一个朝代比喻为浩浩荡荡的大河之水,水尽留下的不仅仅是污泥和白骨,大浪淘沙,也留下了璀璨的华夏文化。
这是一个重视“文治”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力发展经济的时代;这是一个懂得发展劳动力、倡导生育的时代。
所以大学者陈寅恪就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特别在绘画艺术上,既承前启后,又开了很多先河,比如宫廷画院的建立,使绘画有了正宗的体系和分类,有绘画高超技能的人,无需背景经考核合格就可进入画院,像平民出身的燕文贵、高益、苏汉臣就是最为有力的代表,其中苏汉臣是他们当中的翘楚。
苏汉臣,南宋画家,河南省汴梁(今开封)人。宋徽宗宣和(1119—1125)间曾任画院待诏,高宗绍兴间复职,孝宗隆兴初(约1163)授承信郎。
苏汉臣的画风师从刘宗古,所绘仕女、人物及佛道宗教画、用笔工整细劲,着色鲜润。他尤擅描绘婴儿嬉戏之景和货郎担,情态生动。其中《秋庭婴戏图》(绢本,设色,纵197.5、横108.7厘米,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苏汉臣的巅峰之作,犹如浩瀚星河里最为璀璨的一颗。
南宋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庭院深深深几许,此刻,再高的院墙也挡不住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风翻墙而至。假山兀自立在那儿,像是一位老者正在喜滋滋地看着孙子孙女玩游戏;高处大朵艳丽的芙蓉花与地处细碎洁白的菊花,影射着画面的两个主人公一大一小和谐天意之愿景;孩童的玩具、服饰、发型、首饰、家具,无不使观者历历在目,大有如临其境之感……
从两个孩童的专注神态里,画面给我们的感受是宁静的、愉悦的、祥和的。
作为收藏者,我一直以为,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手里有藏品,更重要的是能从藏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长此以往,我们的品位才会逐渐地达到一定的高度,人生的意义也将会更加的艳丽和辉煌。
那么,艺术瑰宝《秋庭戏婴图》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或者说它给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呢?
第一,图中最核心的道具,就是两孩童正在全神贯注地玩耍的枣磨,以及作为烘托场景的芙蓉花、菊花。这些道具的出现,无疑给我们提示了此时的季节。农谚曰:“七月小枣,八月梨。”是说阴历的七月、八月枣梨上市瓜果飘香的时候,季节正拖着夏的尾巴,一步步走向深秋、走向成熟。梅、兰、竹、菊,世称四君子,是我国人民独特的写意,这里的菊花以低姿态的绽放,体现宋代人们所追求的高尚品质。
南宋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局部图)
第二,图中的两个漆艺鼓凳,一远一近布局合理,相互呼应,包括发型、首饰、服装的直观呈现,无不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宋代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的富有。
第三,作为宫廷画院的艺术家,按理应该去绘制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或是佛道宗教画,而苏汉臣却对儿童画情有独钟?因为,所有的文学艺术都是作者对过往的经历所想所感所悟,更直白的说,作品有时代性,即背景。苏汉臣钟情于儿童画,一方面说明他童心未泯,喜欢天真活泼的孩童;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他虽然是画院待诏,可他却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植入其骨子里的是普通人和物,是烟火味十足的寻常百姓生活。大的方面,一个王朝的建立往往就是战争的结果,失去的是生命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宋朝鼓励积极的生育政策,《秋庭戏婴图》无疑是一幅极好的宣传画。
《秋庭戏婴图》还有一个传说。从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们知道当时的东京汴梁是何等的繁华和风光。汴梁远郊的一户人家,主人有点文化且有商业头脑,没几年就成了暴发户,有了钱他不光买田置宅,他觉得那样太俗,形如现在刚开始富起来穷光蛋,男士总要脖子里套个硕大的金链子,女士总要怀里抱着狗宝宝。这位发了家致了富的主人,通过一定的关系结识并拜苏汉臣为师,学起了绘画。
一日,困在画院好长时间的苏汉臣徒步来到他的徒弟家,院门敞着,她家的一儿一女正在屏住呼吸,生怕一口气出来会打破枣磨的平衡,全神的贯注居然没有发现客人的到来。
而苏汉臣呢,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多么天成的一幅图景啊!从外归来的这家主人,一声“师傅”才把苏汉臣从痴迷的呆望中惊醒。
同孩子们打过招呼,师徒二人进屋喝茶叙旧,唤妻子到厨房备酒置菜。
原来,这家主人是苦于找不到素材可绘,移步院外祈求灵感。于是,苏汉臣就叫人准备绘画材料,他要完成一部惊世之作。
就这样,《秋庭戏婴图》面世了,也惊傻了这位“徒弟”,苏汉臣告诫他:素材到处都有,缺少的是你的慧眼!这句告诫于绘画者、于为文者都是有至深的教益的。
作者:张新文
转自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