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投资都是金字塔游戏
任何投资都是金字塔游戏——仅有理解了这一点的人才有资格投资。
马云从淘宝出清了,这个事情令很多人震惊,大家的意识里,淘宝就是姓马的,这事儿应该一百年不变直到倒闭,因为反正马云又不缺钱;李国庆被当当打脸之后很多人也才知道,哦,原来掌控当当的早就不是李国庆了。
我们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偏爱那些创始人表现出特别有情怀的公司或项目,因为它传达了一个信息——无论你在什么时间段进去,至少有创始人永远做你的垫背,你都不会是最后一棒。
看似我们是被满腔的情怀所打动,其实只是增加了我们投资决策中的安全感砝码,哪怕只是口头,所以创始人有没有情怀都得表现出有情怀,于是你也就无法从创始人的表达中得知他是否真的有情怀。
我们会在投资之前看很多书,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以及一些识别好项目和烂项目甚至是骗局的方法。但其实这些书都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却没有把最基本的道理讲通。
任何投资都是金字塔游戏。
任何投资都是金字塔游戏。
任何投资都是金字塔游戏。
这句话值得很多人读三遍,不要再以为只有庞氏骗局才是金字塔,理解了这一点,是你迈入成熟投资的开始。
在投资中,每一个人的买入行为都是期待在另一个时刻以更高的价格卖出,而根据买入和卖出的基本规则,可以把这句话表达成:每一个人的买入行为,本质上都是期待未来会有另一个人以更高的“主观价值预判”从你手中再把这份东西买走。
不管是庞氏骗局还是多么优秀的投资标的,从这个本质来说,都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在,你不知道庞氏骗局还能玩多久,没有什么可供参考的信息;而所谓优秀的投资标的,你通过罗列一些“证据”,能有更大的把握它在未来至少还会出现一次大家的共识价格比你现价要高的场景,于是一个被套是终身不得解套,另一个有更大概率解套,只有这点区别。
当我们判断一个投资标的是否优秀的时候,我们要判断的永远只有两点:
1.人数
2.时间
对于1来说,这个项目或者这家公司的服务未来是否能够覆盖更多人?这“更多人”里面有多少比例有着更高的价格预期,以便从我手中把这份东西接走?比如我们买入阿里巴巴的股票,买入腾讯的股票,我们认为它的市场还在扩大,覆盖的人群还在增多,故事还能讲得更大,那么就有更多新人会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把股票从我手里买走,我就赚钱了;或者是分红还在变多,比如原来一年10块钱分1块,现在分2块了,而大家都觉得10%的年收益率已经很高了,于是,大家就愿意用20块钱把我手上的“分红权”买走。
而如果某个东西已经到了60亿人都是它的客户的地步了,而它的产品想象空间又没了,那显然肯定是找不到新的“接盘侠”,尽管它可能在绝对值上很牛,那也没用,肯定没人以更高的价格从你手中把东西接走。
所以投资不是看谁牛投谁,而是投增长比例和增长空间。
而从2的角度来考虑,你甚至根本不需要判断你的投资标的是好还是不好,几乎任何投资标的只要选对时间都能赚钱,无论它是不是骗局。
所以从人和时间的角度综合来考虑:
你要判断的是你了解到的这个信息是不是大家都知道了,如果你处于信息的底层,你知道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了,大家都说好,那就一定不能投资;大家都说不好,你听一下他们说为什么不好,他们是不是都懂,如果他们懂的程度都跟你差不多,那你就一定不能投资,如果他们明显没你懂,那你还有机会赚这个“认知差价”——在他们彻底搞懂之前进入。
而如果你处于信息的上层,绝大部分人都还没接触到,那么就需要判断在大家都知道之后,会不会来你手上抢购?注意,你不需要判断10年20年以后这个东西会怎么样,还会不会有人要,只要有一波别人会用更高价从你手上把东西抢走,你就投,当然,如果这个有一波是“至少有一波”,那就更值得你投资,也是所谓的好的标的,它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都不怕被套,被套下一波也能解套,而如果你投资了一个明显的骗局,虽然未来可能也有一波,但万一这一波的时间窗口比较短,你就容易亏损,这个亏损基本就是永久亏损。
很多人脑子一热就忘了自己“在投资”的这个事实,喊着要跟标的共存亡,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在投资而非消费领域,买一定是为了卖,永远要记住这一点。
而你判断是否买卖的标准永远不应该是什么“止盈”或“止损”的幅度和点位,而是判断金字塔的层数未来还能不能继续下沉,能就买入或持有,不能就不买或卖出,这跟这个标的现在看起来有多牛,是不是全球知名,你现在已然赚了或亏了多少钱和多少比例都毫无关联,这些都不是投资决策的依据,切记。
(右下给个“好看”再走哇)
为防错过更新,请将请辩设为“星标”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