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天涯、猫扑、人人网,为什么只有知乎成功了?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1819

在3月份,知乎向纽交所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纽约挂牌上市,估值大概是200亿

这意味着,知乎这个诞生了十年的品牌,终于要拥抱资本市场了。

内容社区,一直以来都是互联网攻坚的战略高地和流量阵地。

但是二十年前的天涯,猫扑,人人网,再到现在的豆瓣,知乎。

所困扰它们的一大难题,就是商业化运作与内容属性的平衡点,换而言之,就是怎么在不改变平台调性的情况下赚到钱?把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免费产品卖出高价?

知乎也许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思路。

知乎的起源

任何时候,一款产品的成功,必须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比如说微信的定位是熟人社交,抖音的定位是短视频娱乐平台,豆瓣的定位是书影音分享平台。

平台和产品有很多,想脱颖而出必须要依靠定位来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

而知乎的定位是专业的知识分享平台。

它在2011年正式上线的时候,知乎没有开放用户注册,而是采用了邀请制。

它一开始邀请了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和马化腾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知名VC入驻。

请他们来干嘛呢?

来回答问题,分享见解,就跟我们的圆桌论坛一样。

而这些大佬,还会邀请他们的朋友来知乎,这样某些领域的专业人士齐聚知乎,这些平常我们普通人接触不到的圈子就形成了。

在知乎发展的前40天里,这些人创造了8000个问题和2万个回答,高水平的问题和精彩的回答比比皆是。

所以,知乎成功的第一步是什么?

是对于目标用户的精心设计。

知乎利用了专业人士“人前显圣”的心理活动,比如A博士被知乎邀请回答了一个专业问题,他可能觉得只是回答了一个问题而已。

结果让他想不到是的是广受好评,评论里还有别的被邀请专家一同讨论。

那么下一次,因为“名利”的趋势,这位A博士就会去主动回答问题,甚至是主动传播。

知乎在前三年都没有开放注册,邀请制打造了知乎“专业”的品牌标签,也给它树立了一道深厚的护城河。

同一个时期的竞争对手,贴吧鱼龙混杂,上限高,下限也低,天涯固守在自己娱乐八卦的世界里,确实错过了一个大时代。

2013年,在小众市场积累了3年,知乎开始从上而下地向公众开放注册,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用户量飙升了10倍,达到了400万。

用户来了,新的问题也来了。

它该怎么样去进行商业化运作,将流量转化为收益,而且把一个单纯的内容平台蜕变成热门的上市公司呢?

知乎的蜕变

我想有两点值得我们一起来思考。

第一,对自身平台属性的清醒认知,始终知道最核心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

知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问答。

十年积累起来的专业问答数量,是所有竞争对手无法跨越的知识鸿沟,知识是不会老去的,它能吸引一代又一代用户去延续。

根据知乎招股书的数据,截至到2020年12月,知乎全网用户数量达到3.7亿,78.7%的用户低于30岁,积累的问答超过2.6亿个,这些才是知乎的核心资产。

第二,正确的商业模式。

知识付费、内容付费是2019-2020年的一个新兴赛道,吸引了大量玩家来到这个赛道。

但是当风口散去之后,唯一走通了的人,还是知乎。

根据知乎的招股书说明,受益于不断扩大的用户群和较高的用户参与度,知乎每月付费会员规模从2019年的60万增长到2020年的240万,增长了4倍。。

付费会员收入达到了3.2亿元,同比增长264%,

知乎的诀窍,就在于它给自己的知识付费模式构建了一个三维理论框架。

知乎的知识付费盈利模式框架

首先,基于盈利能力、盈利渠道和盈利战略三个维度,知乎将知识付费的盈利模式划分为内容价值化盈利模式、社交网络化盈利模式和场景生态化盈利模式。

1. 内容价值化盈利模式

什么是内容价值化盈利模式呢?它是指聚焦于内容本身,借助于专业性,对内容进行推广,最大化地体现内容的价值,从而去实现盈利。

而它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这样的知识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一系列载体。

像知乎就有“专栏”、“想法”、“机构号”、“付费咨询”这些专为内容服务的板块。

再有了内容的深度后,严选会员的上线,就是去扩宽内容运营的广度,把会员制的道路给走通了,就有了固定的收益。

2. 社交网络化盈利模式

什么是社交网络化盈利模式呢?

就是企业充分利用知识网红和知识型 IP 的网络效应,积极打造网络化的社交活动圈,从而实现盈利。

知乎在这一方面,主要包括了“知乎 live”、“圆桌论坛”、“私家课”。

这三个版块通过不同的交互模式,将陌生人以网络化的方式进行连接,发掘社交网络化中潜在的商业价值,从而通过知识的创造主体去实现盈利。

3. 场景生态化盈利模式

那么,什么是场景生态化盈利模式呢?

就是企业打造了完善的盈利生态圈,最终通过高场景化的形式来实现盈利目标。

知乎的场景生态化盈利模式主要包括“每日热榜”“知乎书店”和“不知道诊所”。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是内容价值化的一种重新认可和回归,还能通过与新兴知识付费产业的互补,建立起共生共荣的生态格局。

也是借助这种模式,知乎正在成为一家平台型企业,和更多其它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服务普通用户的同时,也服务想要打造品牌和专业度的企业,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生态格局。

知乎的竞争壁垒,也在于它建立在自身平台属性的调性上,能够把知识付费和内容平台有效地结合,不断的去探索经营这条赛道的广度和深度。

总结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知乎见证了互联网旧时代的衰落,也见证了新时代的崛起,

当年的天涯、猫扑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后来的模仿者悟空问答也无奈关闭,只有知乎成为了行业常青树,而且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从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一个趋势的可能。

先提高自己的维度,让自己在一个行业里变成专业的第一梯队,然后利用专业性去打开市场,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扩散,抓住用户最需要的价值点,通过会员制、内容付费之类的“订阅经济”模式获得可持续的收入。

当然,什么叫专业?

作为一个内容平台来讲,知识的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正是知乎这种对高质量内容的追求,对内容广度的扩展,那些渴望获取知识的用户才愿意持续的付费。

而知乎在后续发展中也抓到了用户的痛点,那就是尊重内容。

以高质量的内容赢得用户的认同,就是尊重用户,这才是知乎的竞争核心。

其他平台,没有知乎内容的深度,又没有知乎商业化的广度,就只能看着知乎成为中国互联网独一无二的内容平台。

对照这知乎十年发展变迁,各位我们可以去构思一下这十年来,我们自己的发展路径。

虽然我们各自所处的行业不同,但是商业发展的底层规律是共通的,没有成功是无缘无故的。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单仁行跟你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对于知乎的上市你怎么看呢?你认为知乎的未来会如何?你对于企业盈利模式又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大家在下方给我们留言,祝各位都能回归商业本质,重新去思考我们与消费者的关系,凝聚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丨罗英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