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甫易写诗缅怀袁隆平,最后一句戳到了泪点,很多人却看不懂

袁公走了,钟南山写了70字深情缅怀之辞,白甫易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戳到泪点,看了让人泪奔!

我们的“中国杂交稻之父”袁公走了!

大家都在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国家功勋。

作为挚友的钟南山院士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后,送上了70个字的简洁而深情的缅怀之辞:

“隆平大哥:我的挚友!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已经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关。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

袁公虽然一生扑在农业的水稻品种的研究和栽培上,但却是一个比学者还要学者的科研工作者。

同时,他也是一位怀着梦想的自称“90后”的一位可爱的老人,令人崇敬和爱戴。

网友说:“袁公走了,他带着梦想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陈洪标行书《白甫易<赠袁公>》。

诗人白甫易在《赠袁公》的诗中,称赞袁公是““救世”的“神农”。

他培育的“杂交稻”因为产量高而成为一代“谷王”,不仅让14亿中国人吃饱肚子,而且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还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这首短短28个字的七言绝句,最后一句却戳到了大家的泪点。

赠袁公

白甫易

神农救世断肠草,谷王济民杂交稻。

昨日乘风欲归去,禾林深处娘亲笑。

不过,有的网友对这句“禾林深处娘亲笑”,不知道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写,究竟是什么意思?

▲油画作品。

“禾林”是指什么?还有“娘亲笑”又怎么说?

其实这两个问题和袁公的两个梦以及母亲有关。

袁公的两个梦,一个是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

另一个梦,是“禾下乘凉”,就是在水稻下乘凉。那这水稻至少要长成一人高啊,这是在开玩笑吗?

不是,没开玩笑。袁公在2019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两个梦》的文章中,是这么说的:“禾下乘凉梦,我是真做过,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其实我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为此,他就是到91岁高龄了,还是怀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以一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壮心不已”的积极进取精神,永不停止对梦想的追求,因为他坚信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每天到试验田上班“打卡”,力争早日让研究团队完成每公顷18吨的高产攻关,做好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生产应用。

所以这“禾林”就是指袁公梦想中的可以乘凉的水稻。

那么,袁公逝世,为什么“娘亲笑”?这又是什么说法?

1957年,袁隆平从重庆的大学毕业后,自己要求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之路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为了帮他带小孩,70岁的妈妈来到安江开始了和大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活。乡间的田埂、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每次都要孙儿牵着手,老人才敢走过。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从小就跟儿子讲尼采这位伟大哲人昂扬的生命力和意志力。

当袁隆平在千百次的试验失败后,依然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最终获得成功后,大家都说,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隆平却说:“这粒种子,是妈妈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罗中立油画。

在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不断试验和探索中,妈妈渐渐老去,就在离世前,也因在外地无法赶回,而没能见上妈妈最后一面。

对此,袁隆平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徐芒耀油画《母亲》。

生前一直盼着儿子回家的妈妈,母子阴阳相隔20多年后,如今,袁公真的去找妈妈了,终于能够重逢,母子终于能够重逢,可以永远陪伴在一起了。“禾林深处”的亲娘怎么会不含泪笑迎呢?

最后这句诗体现了母子情深,这就是让人感动落泪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