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如何快写?伟大的“笔势”高手!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二級課程「筆勢」
第十三集|豎筆勢和奮筆勢運用
多花一點時間学习一下,
會有好處的。
|筆記|
L2-13 豎筆勢和奮筆勢的運用
3.奮筆勢和豎筆勢的運用
繼續上一課,上一課講了奮筆勢和豎筆勢, 今天深入探討他們的運用。 這兩個筆勢應用廣泛,可以寫出很多東西。在草書中用得最多,這裡有一個來回兩次的豎筆勢,再來一個來回兩次的奮筆勢。兩個筆勢加在一起,就裹束出來一個草字。
這是王羲之《遠宦帖》草書“念”字。草字怎樣產生,這要到七級課程才詳細講,現在你只要會看其中的筆勢就可以了。
再講一個字,這次先來一個奮筆勢,然後寫一個豎筆勢,裹束在一起,這是草書的“居”字。你看皇象、王羲之、孫過庭,都是這樣寫的。
筆勢產生於使轉,草書就是使轉為形質。再看多一個例子,跟剛才一樣,先寫一個豎筆勢,再寫一個奮筆勢,裹束在一起,這次結果是草書“欲”字。
以上三個例子都是用豎筆勢和奮筆勢寫的,草書用筆勢寫真是很容易,難點反而是怎樣認識草字。認識草字就是懂草法,知道方法也不難的。一個懂草法的人,寫草書只需要簡單地使使轉轉,豎豎橫橫,無須查草書字典,真是太幸福了。
行書就複雜一些,它的形體受隸字規限,所以筆劃多一些,譬如我們寫一個繁體字“無”。
首先寫一個三次來回的豎筆勢,然後再來一個三次來回的豎筆勢,前面兩次來回小一點,最後這次大一點。好, 裹束起來,就是行書的“無”字。這個字用了兩個豎筆勢,都是豎筆勢。筆劃多,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可以多用幾個筆勢來表現,變化就多。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行書“無” 字,這個字用了三個筆勢,第一勢是三次來回的豎筆勢,第二勢是四次來回的豎筆勢,下面還有三點,這也是一個筆勢,叫做連波省點勢,我們就快講到這個筆勢了。
那真書的“無”字怎樣寫呢?無須擔心,無非就是比較規矩一點,所以分成筆勢就多一點,你看智永寫的真書“無”字,上面多分出一個暝人勢,下麵奮筆勢、豎筆勢、連波省點勢不變,也就是總共用了四個筆勢,就寫出來了。褚遂良寫真書“無”字,下麵用四個點,這是另一個筆勢,我在後面會介紹這個筆勢。
簡言之:
真行草書的大圈,都是由筆勢組成。
草書用筆勢簡單,真書相對比較繁復。
寫字依照筆順和偏旁部首,跟書法不同。
好,剛才講了六個字,前面三個是草書,一個是行書,它們都是只用兩個筆勢就寫出來了,或者說只要兩筆。《蘭亭序》這個行書是三個筆勢,真書用了四個筆勢,也就是四筆。所以說,要想寫得快,古人的方法就是用筆勢,這就是漢字的手寫體規則。
“五勢”中弧線的運動,有轉動和滾動。豎筆勢和奮筆勢是直線的運動,奮筆勢寫一、二、三,可以層層疊加。豎筆勢如寫“上”字那樣,可以抬筆移動位置。我們運用這兩個筆勢,就多了兩種手段。
3.1 疊加
先說說疊加功能。上一堂課我佈置了兩個思考題,思考題我通常不提供答案,讓各位想一想有好處。
第一個題目是:“豎筆勢和奮筆勢有沒有規定來回幾次?多到十次可以嗎?少到一次可以嗎?”
這就是讓你思考疊加的功能怎麼用。如果只有一豎,那是單一筆勢,譬如這是一個“努”。如果加了一橫,這就是一個復合筆勢,變成豎筆勢了,一次來回是豎筆勢的基本單位。同樣道理,這是一橫,單一筆勢。如果有拖筆,就變成復合筆勢,奮筆勢。所謂“使”都是折,豎筆勢和奮筆勢的基本單位就是一折。
第九課我講過曲尺勢和犁梁勢,其實就是奮筆勢的一折,或者說寫了一個來回。如果是 6-7,一橫加上一啄或者一趯,這個名字叫折釘勢,好像鉄釘折了頭,其本質還是奮筆勢。一個來回,一個折。曲尺勢、犁梁勢和折釘勢,都是後人起的名字。唐代《玉堂禁經》中沒有這樣的筆勢,越到後來,筆勢分類就越細。
一次來回,一個折,那意思就是不疊加。你看王羲之這個“此” 字的第一筆,就是一次來回的豎筆勢。
《玉堂禁經》奮筆勢講明:“草書'一’、'二’、'三’字 用之。”“一”是基本單位,“二”“三”就是“一”的疊 加。奮筆勢可以少到一次,豎筆勢當然也一樣。
當你一層加一層,其實就是一折加一折。“一”加多一折就是“二”,再加多一折就是“三”。上一課我講過,草書“與”字就是這樣三層的。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引”字,左邊就是三次來回的奮筆勢。
豎筆勢也一樣,從一折開始,層層疊加,通常就是三次一下,四次還可以見到,如剛才“無”字的中間就是四次。
你看智永和孫過庭寫的這個草書“似”字,你可以分為左右兩個筆勢,也可以認為是豎筆勢四次連續來回。中間有一個小小的停頓,表現出強烈的音樂節奏。四次以上,往往是草書中兩三個字相連才會出現。
如王羲之《得示帖》“知足下”三個字,來回八次,不過這是三個字連在一起,在王羲之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見的,只能說是偶然。
再如傳為張旭的狂草作品《古詩四貼》中,疊加就比較多。不過要提醒大家,一口氣不停來回,只是表現“狂”,很可能引起用筆流滑的弊病,未必是好事。
奮筆勢和豎筆勢的疊加,怎樣表述呢?你看,一本書打開,稱之為一開,書法常用的冊頁也是這樣稱呼。豎筆勢或者奮筆勢的一折,就是一開,疊加一次就是兩開。如果這樣呢?就是兩開半。今後我說寫一個三開半的豎筆勢,你就知道什麼意思了。
豎筆勢和奮筆勢也有倒筆書。你看孫過庭的“將”字,左邊就是豎筆勢倒寫,本來是從左寫到右,現在是從右寫到左。《淳化閣帖》王羲之“悲”字的草書和行書兩個寫法,也是這樣。起筆寫一豎,然後倒過來寫左邊的豎。
還有橫筆從下往上寫,如草書“此”字,你可以看到王羲之的倒筆書寫法,這也是一種疊加,只是由下往上加。
簡言之:
弧線是轉,直線結合就是一個折。
折的疊加,產生豎筆勢和奮筆勢。
折有明節點,如轉為暗點就是滾動。
你看這兩條線,滾動用暗節點,是弧線的延續。如果改用明節點,這就是折線的延續。從書寫速度講,當然是用暗節點比較快,明節點你要收筆、把筆尖移到前面來才能繼續寫。
3.2 抬筆移位
接下來研討一下抬筆移位的方法。上次我第二個問題是:這是讓你思考移位功能怎樣用。
豎筆勢和奮筆勢的疊加,通常就是順序疊加,但如果其中一筆要高一些,這就是移位。移位就是增加搖腕幅度,又稱抬筆。這個功能一開發,大大增加了折的多樣性。
最典型就是《玉堂禁經》的舉例 “上”字。這是抬高豎筆勢的第二筆,就得到一個“上”字。如果把第三筆縮短一點,那就是“口”字。
你看,這裡發生了什麼事?只要運用抬筆技巧,豎筆勢就變化無窮。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同”,中間有個“口”。你看這個 “口”字的大圈是怎樣寫的?那就 是豎橫豎橫,手腕是左右左右,這就是豎筆勢,只是角度有點變化。
再來看看文征明《遊虎丘詩》中的“知”字,右面這個 “口”,也是豎橫豎橫,左右左右,也是一個豎筆勢。
文征明這個“花”字,草字頭。這草字頭用兩豎一橫,和剛才“上” 字的寫法完全一樣,它也是豎筆勢。
再舉一個移位的例子。“廣”字,這個字屬於“廣”部,現在簡體字就用這個部首替代繁體“廣”字。我們來看“廣”字草書寫法,就是一個奮筆勢。真書中寫“廣”,最後一筆就是抬筆移位,搬到左邊去了,這是奮筆勢的變形。草書中手腕是右左右左,真書中還是右左右左,只是第二個向左的動作比較大。
這個“辰”字,起手兩筆表面上看好像是無關的,是獨立的兩筆,但你跟草書相比,就可以知道手勢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抬筆移位。位移可以很遠,但對於一個字來說,距離並不大,一搖腕就過去了。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臨”字,這個字左右兩分。右邊是一個三開豎筆勢,這個很清楚。左邊其實也是豎筆勢,只是寫了第一豎後抬筆位移,一共四開。我把第一豎稍微寫得短一點,你就容易明白了。提醒大家注意,這左面四開豎筆勢很有用。
你看褚遂良《陰符經》第一個字“陰”,右邊中間就是一個四開豎筆勢,第一開第二筆抬筆移位了。
不僅如此,抬筆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抬高某一筆,使其成為飛度的虛筆。而留下實筆所組成的字,就會出現不同的形態。上次講過,鐘繇的“上”字是第二筆成為虛筆,而智永的“上”字,是第三筆成為虛筆。這樣,兩個“上”字,形態就不一樣。
文征明這個“祠”字,右面是“司”字,先寫一個曲尺勢,然後寫裡面的一個橫和口。這個橫和口 是連寫的,只用了一個奮筆勢。這在真行草書中也是常見的。
你看智永這個“合”字,“合” 字上面是交爭勢,下面就是一個奮筆勢。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合”字,和智永取勢一樣,只是來回多一個點,那是在小圈位置上轉換方向,關於這一點,我在後面“裹束”部分講解。
由此也可以知道,王羲之這個“同”字,中間一橫也可以和“口” 當做一個奮筆勢,只是第二筆那個帶筆,虛筆化了。草書的使轉比較明顯,真行書的使轉往往有隱藏。
本節要點:
豎筆勢和奮筆勢都是折。
疊加功能(包括倒筆疊加)。
抬筆移位功能。
複習思考:
文征明這個行書“簷”字,是由哪幾個筆勢成組的? (注意劃分筆勢可能有不同分法)
王羲之“言”字,怎樣分筆勢比較合理?最順手的就是最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