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赏析 | 二翁登泰山

原文

昔有二翁,同邑①而居。甲翁之妻子②去乡,惟叟③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④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⑤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⑥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

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⑦长江,而至泰阴⑧。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⑨扶。”自日出至薄暮⑩,已至半山矣。

注释

  1. (yì):泛指一般城镇。
  2. 妻子:妻子和子女。
  3. (sǒu):老年男子。
  4. :以前。
  5. :这。
  6. (nǎng):以往,过去。
  7. :横渡。
  8.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9. :表示动作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
  10.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乡镇里。甲翁的妻子和子女出门了,只有他自己一个人。

一天,甲翁带着酒去乙老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非常高兴。乙翁说:“以前我曾经去冀州、雍州游玩,但是没有登过泰山,你愿意和我一起去登泰山吗?”甲翁说:“这个泰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这话说得不对!以前的愚公,将近九十岁了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说得太好了!”

第二天,两个老翁都去了,越过钱塘江,横渡长江,来到了泰山的北面。晚上住宿休息,凌晨开始登山,乙翁想要扶甲翁,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需要扶我。”从太阳出来到傍晚,已经来到了泰山的半山腰。

文言知识

说“向”:“向”的本义是“朝北的窗户”

“向”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 指“以前,过去”。如上文中的“向吾远游冀、雍”。又如,《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指“方向,方位”。如“晕头转向”,“东向驰去”。
  • 指“面对,朝着”。如《狼》:“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指“接近,临近”。如“向午”指将近中午,“向早”指凌晨。
  • 指“从来”、“向来”。如《三国演义》:“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 指“刚才”。如“听君向言”,意思是“听了您刚才的话”。

文化常识

九州与九鼎

上文中提到的“冀、雍”,是古时九州中的两个州。

“州”字最初的本义是高于水面的陆地。《说文》中称:“水中可居曰州。”

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

大约四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之上洪水为患。大禹受命治水,前后花费了十三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疏通河道,让洪水流入大海。在这期间,大禹把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即九州。

“九州”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中,分别是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后来,“九州”也成为了中国的代称。如陆游在《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令九州贡献青铜,铸造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的都城。每一只鼎象征着一个州,上面刻着这个州的名山大川和奇珍异宝。

九鼎也被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据《汉书》中记载,周显王时,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中,从此就再无下落。

启发与借鉴

文中二翁虽然年过六十,但是热爱生活、乐观向上,互相勉励共登泰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年纪与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能坚定地朝既定的目标走去,必定是可以达到终点的。

(本文完)

(0)

相关推荐

  • 象征王权和九州的九鼎是否真实存在,后来又去了哪里?

    鼎在上古时期有4个用途: 其一是用来盛装食物:相当于现在的碗和碟,以及盛装食物的罐子,最先被古人利用的金属材料就是铜,炼铜在商朝和周朝相当发达了,古人没东西装食物,也就用铜铸成鼎来盛装食物,这种鼎一般 ...

  • 中国古称“九州”,指的是哪九州?只有6个保留至今,名字很耳熟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更是上下五千年,传承至今,我们身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更应该责无旁贷的把中华文明传承下去. 中国素来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家,我们的古人更是非常的浪漫,给很多事物都取了 ...

  • 中国古代有九州,是哪九州?现在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是这样的吗?

    "九州"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当时的九州是华夏大地所划分的九个区域,只不过到了战国以后,九州中的"九"变成了一个概数,后有十二州.十三州之说,再后 ...

  • 二翁登泰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二翁登泰山佚名[未知]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 ...

  • 古文阅读-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乡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处,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20/121-传道、二翁登泰山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0.传道 大家都在期待着医古文李和老师给我们画重点. 因为临近考试,如果有重点的话,可以有选择地复习,提高考试效率,但是李和老师却说,考试并不是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董遇论“三余”

    原文 董遇①,字季直,性质讷②而好学.兴平③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④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戎夷解衣

    原文 戎夷违①齐如②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③外. 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④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⑤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q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献鸠放生

    原文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①献鸠于简子②.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③.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④之,不若禁民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魏文侯期猎

    原文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③.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⑤往,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墨子劝学

    原文 有游于子墨子①之门者,子墨子曰:"盍②学乎?" 对曰:"吾族人无学者." 子墨子曰:"不然.夫好美者,岂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夫欲富贵者,岂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桑中生李

    原文 南顿①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②见空桑,中有土,因③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④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⑤."目痛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