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是这个假期老师给大家讲的最后一节网课了。这段日子,我们用网课的形式,上了第六章的最后一节,上了第七章、第八章,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呢?所有的内容都在这个公众号上,同学们是可以反复学习的。真希望大家能把这部分内容学好,比在校学习还要学得好,那是老师做这些工作的时候,铆着劲儿想要实现的目标。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说明我们的同学这些日子的自觉与自律做得相当的好了。同学们注意到了吧,我们的物理里有一间有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相伴的教室,老师经常和大家讲一些物理之外的事情,仿佛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关系不大,但肯定与我们的成长关系很大。当你们的老师,还有更美好的梦想:一是大家对物理真的感兴趣,知道物理不只是那些物理知识,其中有多方面的营养。二是大家不要成为考试的机器,不要只为考试而学习,那些知识、思想、方法,比那个考试的分数更有价值。当然,你掌握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自然就能够赢得了考试,那个分数肯定是漂亮的。所以,我们不要为那个分数着急,而要为自己学的扎实不扎实、全面不全面着急,不要为问题难、考试难着急,而要为方法掌握对不对、运用灵活不灵活着急。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不多,但非常有趣。很多实验同学们在家里可以创造条件自己动手做一做。让我们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吧!1.流体包括 和________________。2.流体压强不同于静止压强。流体压强规律:流体在 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升力=机翼上下方的 ;当飞机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升力 飞机重力,飞机就可以起飞了。例题: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A、B、C三个竖直细管中的水位如图所示,请解释为什么B处竖管中水位最低。解释:由于一定时间里流过A、B、C三处的水量是相等的,而B处的水管较细,所以B处的流速一定比A、C两处的流速大。液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B处竖直水柱的高度较小。在老师准备这一课的时候,在“中科院物理所”的公众号上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直到今天科学家仍然没有答案》。文章中对我们课本上的这种解释提出质疑,一是说同样机翼的飞机,为什么既可以正着飞行,也可以反过来飞行(在表演的时候飞机会反过来飞行),如果按照课本上的解释,倒着飞机岂不是要掉下来?二是根据相互作用的道理,飞机上升机翼上方的空气会被压缩,理论上导致机翼上方受到的压力大。而且,人们还做了课本上相同的实验,发现了与我们这节课结论不同的现象。爱因斯坦、麦克莱恩、德雷拉,还有很多科学家都试图对飞机的升力问题作出解释,直到今天,这个问题还没有简单的答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上读一读这篇文章。同学们会觉得奇怪:我们学的东西还不是定论呀!那我们学习它有什么意义呢?虽然还不是定论,但却是目前得到广泛支持的一种结论。这说明,真理是相对的,它还会不断发展,人类为真理而奋斗的使命永远都在进行时。老师把这个科学上的“悬案”告诉大家,期待在我们当中,有人在将来会作出令人无法质疑的完美的解释。
1.为了保护轮船在河道中安全行驶,当两船交会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应使两船间距离大些
B.两船应减小速度
C.两船应超出原有速度
D.以上措施都可以
2.下列装置中属于利用流体压强工作的是:
A.轮船 B.降落伞 C.民航飞机 D.氢气球
3.飞机的产生升力的原因是:
A.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小。 B.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大。
C.气体流速不影响气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
A.离车越近,车的吸引力越大。
B.防止车上掉下物品砸伤行人。
C.火车驶过时,空气流速较大,气压会减小,安全线外气压大于线内气压,产生的气压差会把人推向火车,容易发生事故。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5.一场大雪过后,在公路雪地上行驶的小汽车,车后部常常会有雪附着在上
面,对于这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汽车与空气摩擦而吸住雪。
B.车上原来有雪。
C.司机为了保持车体干净而故意做的。
D.汽车行驶时,车体两边的空气流速较大,是气压差的作用把雪掀起附着在上面的。
6.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 如图所示, 一阵大风吹来, 伞面可能被“吸”, 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7.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人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
8.观察下图所示实验,当用力向A管吹气时,会看到B管中水位_______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实用价值,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