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联俄宣言

寓居于上海的孙中山(58岁时)

  1923年1月16—26日,孙中山与苏俄驻北京外交使团团长越飞,经过10天会谈,最终签署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陈炯明在广东发动叛乱,使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几乎陷入绝境。这时,孙中山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从而实现了他一生最有意义的伟大转变。孙中山把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为同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早在十月革命胜利时,孙中山就开始注意和向往列宁领导的俄国。1921年8月,他致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的信中说,我非常注意你们的事业,特别是你们苏维埃的组织、军队和教育,并诚挚地向“我的朋友列宁”以及所有为了人类自由事业而有所成就的友人致敬。1921年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经李大钊介绍,到桂林同孙中山会晤。马林向孙中山建议,一要建立一个联合各界人民尤其是工农大众的好政党;二要建立革命的武装核心,要办军官学校,而这正是孙中山在革命失败后反复考虑的重大问题。

  1922年,孙中山在永丰舰上避难55天后,于8月9日由蒋介石等陪同,辗转香港,最后到达上海。避难期间,孙中山派秘书陈友仁转告在广州的共产国际执委会工作人员马林:这几天,我对中国革命的命运考虑很多,对过去所相信的,几乎全都失望了;现在我深信,苏俄是中国革命的唯一真诚的朋友。孙中山极力主张中俄建立良好关系。

共产国际代表越飞

  苏俄也正致力于同中国建交。苏俄向北京北洋政府派出新的外交使团,阿·越飞为团长。苏俄使团到达北京后,越飞便同孙中山建立了频繁的书信交往。此时,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1922年8月),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并明确提出与孙中山建立联合战线的主张。8月25日,苏俄驻华大使越飞经李大钊、林伯渠介绍,同孙中山会谈,广泛讨论改组国民党、建立军队和苏俄具体帮助中国革命等问题。

  1922年12月,孙中山派自己的特使张继前往北京,与越飞商议安排孙、越会见事宜。1923年1月16日,越飞赶赴上海,同孙中山会谈,历时10天,1月26日孙中山与越飞联合签署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宣言确立了孙中山联俄的原则,明确了苏俄对华关系的新原则。这一宣言,是孙中山联俄的起点与标志,也是他领导的革命的一次新飞跃。

(0)

相关推荐

  • 读书|《中国共产党简史》精读笔记Vol.017:大革命前的三大

    017 中国共产党简史1-4-1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1924年到1927年,我国爆发了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席卷全国,规模非常宏大,基本肃清了北洋军阀的 ...

  • 捷克下最后通牒要求被俄驱逐的外交官返俄 俄方回应

    资料图:俄外交部大楼. 海外网4月22日电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地时间21日就捷克外交部声明评论表示,建议布拉格方面将最后通牒留在北约内部自己用.当日早起前,捷克外长库尔哈内克(Jakub K ...

  • 历史不会忘记 ——纪念刘泽荣 || 张维舟(河南)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历史不会忘记 --纪念刘泽荣 文/张维舟(河南) 编辑/落英小桥 人的记忆很奇怪,有时近期身边的事情转身就忘了,可偏偏有的事情过去了几年甚至几十年却还记忆犹新.经常有人见面 ...

  • 中共早期领导人中没有头衔的最高负责人是谁

    在中共早期领导人中,瞿秋白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 论资历,他不是中共最早一批党员之一.论学历,也不是很高,北京俄文专修馆毕业,故其精通俄文,在早期中共领导人中俄文最好,这恰恰成为其脱颖而出的一大优势. ...

  • 苏俄内战时期的宣传海报,非常震撼

    1917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进入焦灼阶段,但是协约国的俄罗斯内部却传来了革命的消息,俄罗斯内部爆发了十月革命,这次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 ...

  • 维经斯基:一个政党的真正开创者,少有的正常死亡人

    6月7日 1 北京石驸马大街后宅胡同35号,一周前刚刚搬进来一个五口之家,户主和大他五岁的老婆赵纫兰还有三个孩子,十一岁的葆华和他的两个妹妹九岁的星华和一岁的炎华. 户主的名字叫李大钊. 原后宅胡同3 ...

  • 中国共产党简史(七)

    中共三大召开 一.背景 1.从共产党自身角度来看:党从京汉铁路罢工的失败事实中看到,党的力量非常薄弱,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力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取得的革命的胜利,必须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面对这种 ...

  • 北方往事:“红色通道”寻访记|瞿秋白:在哈尔滨闻到共产党的空气

    编者按: 这里,是百年中东铁路的交汇点: 这里,是中国工运接触共产国际最早的地方: 这里,是中共在东北建立第一个党组织的城市: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通过中东铁路的传 ...

  • 李大钊:长夜茫茫破曙星

    李大钊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师生合影,前排左起第三人为李大钊. 李大钊 黑白木刻 郭伟利 作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光辉写照.他穷尽毕生的精力在中国研究.讲授和 ...

  • 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图书欣赏之二七一二 <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周文琪(根据录音整理).全国党校系统党史学术讨论会专题发言材料.

  • 谭人凤

    谭人凤,字石屏,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县永靖团福田村(今属隆回县)人.清咸丰十年八月初六日(1860年9月20日)生.青年时多次应试不第,在村义学任塾师.秉性刚直,路见不平,必拔刀相助,对官绅豪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