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一个穴位即可当麻黄用,还可当石膏用

麻黄汤方针法

【方药】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甘草炙一两 杏仁七十枚

【功能】发汗解表,开发毛窍媵里,驱散寒邪,治太阳表实无汗。

【主治】太阳伤寒证,邪气在表,发热,头痛,身疼痛,骨节痛,项背强,恶寒恶风,无汗而喘,脉浮而紧。

【方解】桂枝,人营分,升腾阳气。杏仁,利肺降气。麻黄,配合桂枝,走表开毛窍,逐风寒。麻黄配合杏仁入肺,宣肺定喘。甘草,味甘,调和诸药。本方虽为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

【煎服】水煎服。

(1)先煎麻黄,去上沫,纳诸药。《名医别录》记:沫令人烦。

(2)复取微汗,服药的关键是不须啜粥,余皆同桂枝汤。

【歌括】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逐寒邪,

喘而无汗头身痛,温服休叫粥到牙。

【心传】

头痛,身疼,腰痛,以至牵连骨节疼痛者,为寒伤荣,太阳经荣血不利。寒邪在表,皮肤闭而为热,肺气上逆而喘,故用麻黄汤发汗解表。针用大椎疏解表邪,曲池为手阳明合穴,清热行气以助大椎之力。后溪通督散寒解表,泻法可出汗,三穴共奏发汗,散寒,解表之功。再用肺经络穴列缺宣肺气,喘息穴降气定喘。此二穴宣肺定喘,又治头痛。

大椎曲池与后溪,发汗解表祛寒邪,

再加列缺和喘息,宣肺定喘头痛医。

大青龙汤方针法

【方药】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石膏碎如鸡子大。

【功能】解表清热,能两解风寒,治不汗出而烦躁。

【主治】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无汗,烦躁;或身但重,乍有轻时,脉浮紧(或浮缓)。

【方解】大青龙汤由麻黄汤加石膏组成。麻黄汤,发散在表之寒邪。石膏,清散内郁之热邪,故此方有清里热兼散表邪的作用,为清热解表,表里双解之方。

【煎服】

1.一服得汗即止后服,取微似汗。

2.汗出过多,可以温粉扑之。

3.防汗多亡阳,恶风烦躁,不得眠。

4.禁忌:脉微细,汗出,恶风,不能用。少阴虚证,四肢沉重,不能用。阴虚躁(烦躁),心悸,肝阴虚,肝阳亢,不能用。

【歌括)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

枣十二枚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

【心传】

大青龙汤是清里热、解表邪的表里两解之方。针用大椎配上曲池、后溪、列缺、喘息,散外寒、祛疼痛,止喘。大椎配上内关、足三里,三穴共奏清热除烦躁之功。内关为心包经的络穴,清胸膈热邪,足三里清降内热,以上诸穴既可散外寒,又可清内热。刺时若欲散表邪,大椎斜刺,向下或向肩部两侧。欲清内热,大椎直刺,向椎节间,但不能过深人椎管内,以防意外。其他穴俱用泻法。

大椎曲池与后溪,喘息列缺祛寒邪,

内兼郁热烦与躁,再加内关足三里。

对穴临床应用

外关—足临泣

【单穴功用】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因与内关相对,故名外关。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又是本经络穴,别走手厥阴心包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本穴具有祛六淫之表邪、疏三焦之壅热、通经络之气滞、调气血而止疼痛之功。

用于治疗热病(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瘰疬、胁肋疼痛、痄腮、咳嗽、暑病、霍乱、急惊风、腹痛、便秘、肘臂屈伸不利、示中环指疼痛(甚则不能握物)、手颤。

足临泣,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伸小趾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输木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带脉。

因穴临于足,其气上通于目,善治目疾,目者,泣之所出,故名足临泣。本穴具有平肝息风、泻热明目、聪耳、疏肝胆之气滞、化痰热之阻遏、宣通经络、调和气血、散瘀止痛之功。

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胸闷气喘、头晕头痛、目外眦痛、眼干目涩、胁肋胀痛、游风疼痛、恶寒发热、月经不调、小腹胀满、乳痈(类似乳腺炎)、瘰疬(类似颈部淋巴结核)、疟疾。

【伍用功能】

外关以疏风清热、解表散邪为主,足临泣以疏泄肝胆、通调督脉为要。外关通于阳维脉;足临泣达于带脉,两脉相合于外眦、耳后、颊、肩部,善治手、足少阳经经脉所过的部位,以及所络、属之脏腑的病症。

二穴伍用,同经相应,同气相求,相互促进,相互为用,清泄肝胆之力倍增。

【主治】

1.少阳病,热象较甚者。

2.头痛,证属肝胆火旺、风热上扰者。

3.目赤肿痛,眼干目涩、羞明,证属肝胆火旺者。

4.鼻衄,证属肝胆火旺、热伤阳络、迫血妄行者。

5.耳鸣、耳聋,牙齿肿痛,咽喉肿痛,证属肝胆火旺、风热上扰、聚于上焦者。

6.高血压病,证属肝阳上扰者。

【操作法】

外关:伸臂俯掌,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两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处取穴。直刺0.5~1寸。

足临泣:正坐垂足着地,于第4、5跖骨底前方,伸小趾肌腱外侧,凹陷处取穴。直刺0.3~0.5寸。

【经验】

外关—足临泣伍用,为八脉交会配穴法,善治外眦、颊、耳、颈和肩部疾病。

吕老于1968年夏月,尝治一中年妇人,昔日血压偏高,尤其是着急、生气之后益甚,近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症见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夜卧不稳,睡而不实,口苦咽干,两目干涩,红肿疼痛,大便秘结,已有4日未解,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血压150/100mmHg。

脉症合参,证属肝胆火旺,上扰清窍,扰乱心神。处方:外关、足临泣,针刺用泻法,留针半小时,每10分钟行针1次。翌日,来诊告云:腑气已通,头目甚感清爽,连针三次,诸症悉除。

外关、足临泣伍用,最早见于《针灸聚英》窦氏八法一节中。窦氏将八脉交会穴的外关(通阳维脉)与足临泣(通带脉)相配伍,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它又是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中的对穴之一。近人根据经脉循行所过,多用于治疗外眦、耳后、颊、颈、肩部的病变。

吕老同窗好友王居易教授对“对穴”颇有研究,经验甚丰,他认为此组“对穴”的作用是“清泄肝胆风热”,主治肝胆之火冲逆、风热上攻引起的呕逆、头痛、目赤、鼻塞、耳鸣、齿痛、喉痹等症。收录医案一则,以供参考。

【头痛案例】

李某,男,60岁,工人。1993年4月1日初诊。

主诉:头痛1天。

病史:患者于2天前因感受风热而咽痛,昨日修车劳累后,自觉头胀痛如裂,以头之右侧及巅顶痛为重,并连及耳部。伴发热,恶风,汗出,咽痛,音哑,咳白黏痰。

查体:痛苦面容,手扶头之右侧,烦躁不安,舌红苔白,脉浮数。察经:少阳经,手太阴经为反应经脉。

诊断:头痛(证属风热上攻)。

治则:法宜清泄少阳兼清肺热。选少阳经手太阴经治之。

处方:外关、足临泣、尺泽、商阳穴。

操作:外关、足临泣、尺泽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15分钟行针1次。商阳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仅针1次头痛消失,诸症悉平。隔日患者又来门诊相告头痛等诸症未再发。

按语:此例头痛因外感风热之邪,循少阳经上扰清空,气壅脉满而发。少阳经为主要病变经脉,属实热证,故其治法拟清泻少阳,取外关足临泣为主穴治之。外关可疏泻风热,足临泣可清泄胆火,二穴相配有较强的疏风清热之功效,风热清则头痛自止。

针刺的操作要点

要点一 进针法

1

单手进针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持针:用拇、食指指腹持针,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使中指指端比针尖略长出或齐平。

③指抵皮肤:对准穴位,中指指端紧抵腧穴皮肤。

④刺入: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刺入,中指随之屈曲,快速将针刺入。刺入时应保持针身直而不弯。

2

双手进针法

(1)

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押手固定穴区皮肤:押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掐固定腧穴处皮肤。

③持针:刺手拇、食、中指三指指腹持针。

④刺入:将针身紧贴押手指甲缘快速刺入。本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

夹持进针法

又称骈指进针法,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持针:押手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住针身下段,以针尖端露出0.3-0.5cm为宜;刺手拇、食、中三指指腹夹持针柄,使针身垂直。

③刺入: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皮肤表面,刺手捻转针柄,押手下压,双手配合,同时用力,迅速将针刺入腧穴皮下。本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

提捏进针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押手提捏穴旁皮肉:押手拇、食指轻轻提捏腧穴近旁的皮肉,提捏的力度大小要适当。

③持针:刺手拇、食、中指三指指腹持针。

④刺入:刺手持针快速刺入腧穴。刺入时常与平刺结合。本法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针。

(4)

舒张进针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绷紧皮肤:以押手拇、食指或食、中指将腧穴处皮肤向两侧轻轻撑开,使之绷紧,两指间的距离要适当。

③持针:刺手拇、食、中指三指指腹持针。

④刺入:刺手持针,于押手两指间的腧穴处迅速刺入。本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要点二 针刺的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一般分直刺、斜刺、平刺3种。

1

直刺

直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大部分的腧穴。

2

斜刺

斜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

平刺

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要点三 行针手法

1

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主要有提插法、捻转法两种,两种手法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1)

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毫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是毫针行针的基本手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刺入毫针:将毫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

③实施提插操作:插是将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提是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

注意事项:

①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情况灵活掌握。

②提插法多用于肌肉较丰厚部位的腧穴,肌肉浅薄部位的腧穴一般不用提插法。某些特殊部位的腧穴,如睛明、承泣等也不适合用提插法。

③上提时不要提出皮肤,下插时不要刺伤脏器和筋骨。

④提插过程中要保持针身垂直。

(2)

捻转法

捻转法是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的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是毫针行针的基本手法。

操作要点:

①消毒:腧穴皮肤、医生双手常规消毒。

②刺入毫针:将毫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

③实施捻转操作:针身向前向后持续均匀来回捻转。

注意事项:

①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

②捻转法适用于人体绝大多数部位的腧穴。

③操作应轻快自然,有连续交替性,不要在向前向后之间有停顿。

④捻转角度不可过大,或呈单向捻转。

2

辅助手法

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6种。

(1)

循法

循法是指在针刺前或针刺后留针过程中,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循按的方法。

操作要点:

①确定腧穴所在的经脉及其循行路线。

②循按或拍叩,用拇指指腹,或第二、三、四指并拢后用三指的指腹,沿腧穴所属经脉的循行路线或穴位的上下左右进行循按或拍叩。

③反复操作数次,以穴周肌肉得以放松或出现针感或循经感传为度。

注意事项:

①医者宜用指腹而非指尖进行循按或拍叩。

②循按时用力要轻柔、适度。

③循法具有催气、行气、解除滞针、减轻患者精神紧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催气:进针前循按可宜散气血,使经络之气通畅;进针后循按可使气不至者速至。

行气:促使已至之气沿经脉循行路线扩散传导。

解除滞针:在滞针的腧穴周围循按,使经气调畅,肌肉松弛,滞针得以解除。

减轻患者紧张:进针前进行循按,可消除病人恐惧、紧张情绪,使肌肉松弛,从而进针时能减轻疼痛。

(2)

弹法

弹法是指在留针过程中,医者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后刺入一定深度。

②以拇指与食指相交呈环状,食指指甲缘轻抵拇指指腹。

③弹叩针柄:将食指指甲面对准针柄或针尾,轻轻弹叩,使针体微微震颤。也可以拇指与其他手指配合进行操作。

④弹叩数次。

注意事项:

①针刺深度要合适。针刺过浅则容易被弹叩出针。

②弹叩时要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力度适中,轻轻弹叩,以针身微微颤动为度,不可过猛,以免引起弯针、滞针甚至将针弹出。

③弹叩次数不宜过多,一般7-10次即可。

(3)

刮法

刮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或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后刺入一定深度。

②用拇指指腹或食指指腹轻轻抵住针尾。

③用食指指甲或拇指指甲或中指指甲频频刮动针柄。可由针根部自下而上刮,也可由针尾部自上而下刮,使针身产生轻度震颤。

④反复刮动数次。

注意事项:

①刮动时要手指灵活,用力均匀,力度适中。

②刮动频率要匀速。

③术者指甲要修理平整、光滑,不宜过长或过短。

(4)

摇法

摇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摇法分为两种,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二是卧倒针身而摇。

1)直立针身而摇

操作要点:

①采用直刺进针。

②刺入一定深度。

③手持针柄,如摇辘轳状呈划圈样摇动,或如摇橹状进行前后或左右的摇动。

④反复摇动数次。

2)卧倒针身而摇

操作要点:

①采用斜刺或平刺进针。

②刺入一定深度。

③手持针柄,如摇橹状进行左右摇动。

④反复摇动数次。

注意事项:

①进针角度要与直立针身或卧倒针身而摇相结合。

②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切忌摇动用力过猛、摇动幅度过大,以免引起疼痛或造成弯针。

(5)

飞法

飞法是指针刺后不得气者,用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轻微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

操作要点:

①刺入一定深度。②轻微捻搓针柄数次,然后快速张开两指,一捻放,如飞鸟展翅之状。

③反复操作数次。

注意事项:

①本法宜在肌肉丰厚处的腧穴施术。

②捻放时要手指灵活,力度要均匀一致,忌用力过猛,否则易致滞针。

(6)

震颤法

震颤法是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刺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后刺入一定深度。

②刺手拇、食二指或拇、食、中指夹持针柄。

③实施提插捻转: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如手颤之状,使针身微微颤动。

注意事项:

①操作时贵在用力轻柔。

②不宜大幅度地颤动和震摇,以免引起疼痛和滞针。

要点四 得气的表现

当出现经气感应时,医患双方会同时有不同的感觉。

医者: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感。

患者:

①针刺处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感,这是最常见的感觉。

②向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感觉。

③出现循经性肌肤震颤、不自主地肢体活动。

④出现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等现象。

⑤出现热感、凉感、痒感、触电感、气流感、水波感、跳跃感、蚁行感、抽搐及痛感。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麻、胀、重等感觉。

要点五 针刺补泻

目前临床常用的单式补泻手法包括:

1

捻转补泻

根据捻转力度的强弱、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并结合捻转用力的方向,区分捻转补泻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行针得气。

②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

③反复捻转。

④操作时间短。

(2)

泻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行针得气。

②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

③反复捻转。

④操作时间长。

注意事项:

①捻转补泻要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

②在多数腧穴均可应用。

③捻转补泻应与针刺基本手法中的捻转法相区别。

2

提插补泻

根据提插力度的强弱、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区分提插补泻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行针得气。

②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

③反复提插。

④操作时间短。

(2)

泻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行针得气。

②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③反复操作。

④操作时间长。

注意事项:

①提插补泻要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

②宜在四肢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处应用。

③提插补泻应与针刺基本手法中的提插法相区别。

3

疾徐补泻

疾徐补泻是根据进针、出针、行针的快慢区分补泻的针刺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时徐徐刺入。

②留针期间少捻转。

③疾速出针。

(2)

泻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时疾速刺入。

②留针期间多捻转。

③徐徐出针。

注意事项:

①应明确区分进针、退针的徐疾速度。

②注意与提插补泻操作的区别。

4

迎随补泻

迎随补泻是根据针刺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是否一致区分补泻的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2)

泻法

操作要点: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注意事项:

①必须掌握欲刺腧穴所在经脉的循行方向。

②进针时应采用平刺或斜刺,以符合随经、迎经而刺的需要。

5

呼吸补泻

呼吸补泻是将针刺手法与患者呼吸相结合区分补泻的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2)

泻法

操作要点: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注意事项:应令患者做深而徐缓的呼吸调息。术者宜同时进行呼吸调息,与患者呼吸调息保持一致。若观察患者呼吸不明显,术者可用语言指令患者进行呼气和吸气,然后再随患者呼吸进行操作。

6

开阖补泻

开阖补泻指以出针时是否按压针孔以区分补泻的手法。

(1)

补法

操作要点: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

(2)

泻法

操作要点: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闭。

注意事项:

①开阖补泻临床较少单独应用,多与其他补泻配合使用。

②补法与泻法的方法相对,要严格区别,正确使用。

7

平补平泻

平补平泻是指进针得气后施以均匀的提插、捻转的手法。

操作要点:

①进针,行针得气。

②施予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即每次提插的幅度、捻转的角度要基本一致,频率适中,节律和缓,针感强弱适当。

注意事项:

①操作手法要均匀和缓。

②针感不宜过于强烈。刺激量介于强弱之间,感觉较为舒适。

要点六 留针与出针

1

留针的时间

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腧穴的位置而定。

(1)

病情

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30分钟;特殊病证可延长留针时间,如急性腹痛、痛经、角弓反张、顽固性疼痛、寒性病证、持续哮喘、痉挛性病证等。

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针过程中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危重病证不宜久留针。

(2)

年龄、体质

老人、小儿、体弱者不宜久留针,年轻、体壮者可以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3)

腧穴位置

后头部、眼区、喉部、胸背部的穴位不宜久留针。

2

留针的方法

临床可分为静留针法、动留针法两种。静留针法是指针刺入腧穴内,自然安静地留置一段时间,期间不施行任何针刺手法。动留针法是指针刺入腧穴内,得气后仍留置一段时间,期间间歇行针,施以各种手法。

也可根据病情等,采取短时间动留针法,留针20-30分钟,期间行针1-3次;长时间动留针法,可留针数个小时,期间每10-30分钟行针1次,尤其是症状发生时及时行针,加强刺激量。

3

出针

押手持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刺部位,刺手拇、食指持针柄,将针退出皮肤后,立即用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出针后按卫生管理规范处理针具、污物,保证环境卫生和安全。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