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 地黄连、土黄连、牛金花、断肠草、山西瓜、雄黄草、假黄连、小野人血草。
〔来 源〕 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以全草供药用。
〔成 分〕 新鲜植株有浓橙黄色乳液,乳液中含有多种生物碱。
生物碱含量约0.7~1.87%,其中有白屈菜碱、原阿片碱、人血草碱、别隐品碱、小蘖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鹰爪豆碱、羟基白屈菜碱、甲氧基白屈菜碱、隐品碱、白屈菜黄碱、白屈菜胺、高白屈菜碱、羟基血根碱。此外,尚含白屈菜酸、苹果酸、琥珀酸、胆碱、甲胺、组胺、酪胺、皂甙、黄酮醇、白屈菜醇及强心甙等。
根又含黄连碱、刻叶紫堇明碱、白屈菜玉红碱、白屈菜默碱、菠菜甾醇,少量麦角甾醇、橡胶。
叶含黄酮类、多量维生素C。花含黄酮类,果实含胆碱、白屈菜碱、四氢黄连碱,种子含脂肪油、黄连碱。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止咳: 《北方常用中草药》: “有镇痛、止咳、杀菌、利尿、解疮毒之功”。
2.止痛解毒: 《中国药物志》: “治胃肠疼痛及溃疡。外用为疥癣药及消肿药,以生汁涂布之”。 《山西中药志》: “下心火,退烧解热,消炎杀菌,镇痛镇静”。 《四川中药志》: “治肝硬化,皮肤结核,脚气病,胆囊病及水肿黄疸”。 《陕西中药志》:“治毒蛇咬伤,止痛消肿”。
二、近代研究
本品所含生物碱(白屈菜碱)的药理研究国外报导较多,现综合如下:
1.抑制平滑肌作用:本品能抑制各种类型的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毒性较低。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白屈菜有类似吗啡样作用,有抑制中枢神经及麻痹感觉神经作用。
3.抑菌作用:白屈菜对卡他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4.抗癌作用:白屈菜碱是一种有丝分裂毒,在体外能抑制纤维母细胞之有丝分裂,能延缓恶性肿瘤的生长。对小鼠肉瘤—180、艾氏瘤等有抑制作用, 但副作用较大。而40%甲醇提取物较白屈菜碱为好。 《苏联药典》收载为抗癌药,主要用治胃癌。
〔性 味〕 苦,微寒。有毒。归肺、肝、胃、小肠经。
〔功 效〕 止咳化痰,止痛解毒。
〔主 治〕 咳嗽,哮喘,胃脘疼痛,腹痛,泄泻,下痢,黄疸,外治痈肿疮毒,蛇咬伤等。
〔临床应用〕
1.痰热咳喘:如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单用有效,可制成片剂及流浸膏冲剂应用。
2.脘腹诸痛: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所致的胃脘疼痛,可制成20%的注射液、片剂、酊剂等。也可配伍丁香、乌贼骨、浙贝母、胆南星、冬瓜仁等煎服。
3.黄胆泻痢:如湿热黄疸,类似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等,单用有效,也可配伍蒲公英、茵陈、田基黄、 连翘、 栀子等。此外,也可用治泄泻及下痢,类似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单用有效, 也可配伍黄连、木香、苍术等药用。
此外,尚可用鲜者捣敷痈肿疮毒,蛇咬伤、水田皮炎等。并可用治胃癌等。
〔用 量〕 3~10克,丸散酌减,外用适量。
〔用 法〕 生用或提取有效成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