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桃源千丈河悬棺之迷
千丈河岩墓位于湖南常德桃源县钟家铺乡,千丈河是沅水支流白洋河的源头之一,沿河两岸山势陡峭,临河的岩壁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数十个石洞,部分石洞中还有残存的尸骸或棺木。这些石洞均处于岩壁的中部,距离河面与山顶均超过10米以上, 可谓“上不挨天,下不沾地”,以长方形为主亦有半月形和圆形,这些古今众说纷纭的悬棺,反映了沅水流域古代一种特殊的葬俗。
明代朱维京有诗云:“岩有千年骨,梯悬万仞船。夜闻仙乐动,缥缈五云间。”岩墓被誉为“华夏之最”、“天然的考古博物馆”,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亦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丧葬风俗。
湖南常德千丈河悬棺的主人应是以渔业为生,从已发现的崖墓来看,均在河流两岸的悬崖上,且大都在沅水、澧水支流及其末端,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和生活。
山溪中的渔民上是天,下是水,两边是高山峻岭、悬崖绝壁,能把棺柩安到哪里呢?除了溪中就只能选择山崖了。他们葬在绝壁之上,除了生存环境的影响,还有两条重要的原因:第一是祖先崇拜,将死去的人葬在绝壁之上,人与动物都无法到达的地方,免受外界的干扰,使祖先的灵魂能够安息。第二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并非人人都可以选择崖墓作为葬身之地,因为在绝壁上开凿一座崖墓,在古代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没有雄厚的财力是无法建造的,所以只有那些生前有地位有财力的人,死后才能葬入崖墓之中。因此,崖墓总体数量比较少,湖南常德境内崖墓的总数不到150座,分布的范围也很小,都在比较偏僻的丘陵山区。这种奇特的葬俗也没有流传下来,零星的文献资料更是缺乏详细记载,以至带给今天的人们一个难解之谜。
穿越岩墓不远,就是神秘的龙头寺了。
桃源县钟家铺乡马勒口村有座雄伟挺拔、气势磅礴的神山——炭木坡又称龙头仙山。龙头寺就座落在素有群山之父之称的桃源炭木坡,海拔850米处,是美丽兰溪河的发源地。2009年3月15日,经县宗教局正式批准挂牌命名。
龙头寺历史源远流长
龙头寺始建于明朝初年,真命天子朱元璋亲自在此山练兵扎营,据说,曾用一块白布搭在骑马岭,跑过马,练过神兵,又在金家坳,淘过金,现淘金旧址尚在。现在犀牛山的缺牙寨,是朱元璋用火药炮打的。龙头山山上从前有一座石塔,为桃源镇山之宝,晴空万里时,可以遥望桃源县城。龙头山有三块宝岩,第一块飞向了德山,第二块飞到了白象石,第三块就在桃源九溪学校,现有遗址在此,岁月变迁,沧桑几度。龙头寺经历四朝,讲经弘法,普渡众生,香烟缭绕上苍,钟声长鸣佛地,代代相传。
龙头寺四周风景独特
龙头寺视野开阔,明洁幽静,景色优美,实为修身养性之仙境。登上古寺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下北侧,有美丽的千岛湖之称的黄石水库环抱。南侧有从千丈河到朱山峪的十里画廊。峡谷幽深,两岸山如刀削,春季青山苍翠如碧玉,夏季遍地红花十里香。秋季枫叶红如二月花,冬季银装素裹似白头。这里遍布神秘莫测的古代悬棺,多处飞流直下的百米瀑布,还有特殊的地质溶洞午间潮汐现象可观。这里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气候宜人,鸟类繁多,是旅游的佳致,朝圣的美地,自然生态的乐园。
龙头寺佛缘信徒众多
龙头寺地处张家界、慈利、桃源三县交界处。公路交通比较便捷,辐射地区广,加上桃源县宗教局正式批准命名的佛寺仅两处,即:沅水以南金山寺,沅水以北龙头寺。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张家界、慈利的朝圣者于每年的三月初三和八月十五自发组织前往龙头寺朝圣。
时至今日,更是香火不断。引导居士,要尊敬父母师长,悯孤恤寡,敬老护幼,团结邻居,热爱家庭,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启迪智慧,自净其意。
“拜了一辈子佛,还差一柱香!”这柱香也许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