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东:父亲那身褪了色的军装
父亲那身褪了色的军装
文/晓东
在我孩童时期的记忆里,衣柜里永远不变的是父亲那身已经褪色却依旧笔挺的海军蓝。
在我考上大学离家的时候,父亲更是带着我去看了那身褪了色的旧军装。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明白,那是父亲的初心和牵挂,是父亲一辈子的最大的希望。
记忆中,老家相框里父亲最多的相片就是以大海为背景的军装照,那时候的他英姿飒爽,而我也因此有幸有了几年的随军生涯,知晓了父亲那永远的牵挂。只是数年后的一个冬天,姥姥不幸离世,为了避免母亲过于悲伤,父亲忍痛放弃了心爱的军装回了老家。
少年不识愁滋味,更不识父母辛苦。我中考时走了弯路名落孙山,父亲得到消息后把我送到爷爷奶奶那里接受了一周“劳动改造”。体味过生活不易的我复读时特别努力,尤其是母亲告诉我当初选择转业回老家的父亲心中其实有着万分不舍和无奈,但是从来都是同批兵中“领头羊”的他为了家庭还是选择了放弃。那时我才明白,为什么父亲总喜欢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挂在嘴边,为什么父亲总喜欢在屋里默默对着那身军装发呆,为什么母亲从来不提之前随军的事情,而年少时看到的那艘擦肩而过的“大船”却因此在我心中扎了根。
于是,经历了“98抗洪”思想洗礼之后的我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军校,不为别的,只想替父亲圆那个梦想。
于是,我带着父亲的期盼和母亲的嘱托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前往北方那座陌生城市的火车。
三个月的强化训练,让身体孱弱甚至曾被亲戚戏称为用药养大的我真的有些吃不消,可是每当意志消沉时,父亲的那身军装就在眼前闪耀,内心也就再次鼓起勇气,终究扛上了在老家那个小县城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红牌牌,替父亲也替自己圆了梦。
数年的军校生活,无数的日日夜夜,在经历无数次考试考核和磨砺磨练之后,几年的心血汇成了一道杠,数年的汗水凝聚成一颗闪亮的星。
我毕业后没几年,弟弟也选择了军营。虽然我没能回去送弟弟参军,但我想父亲的脸上一定是那种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因为,两个儿子都走上了从军报国的道路,和曾经的他一样保家卫国。我相信弟弟走那天,肯定也去看了衣柜里那身旧军装,而当时父亲的脸上一定是欣慰的笑容。
服役时的我们,经常向父亲汇报工作汇报思想,不只是因为他是父亲,更因为他曾是一名军人;不只是想汇报思想,更想告诉他,我们一切都好,正在努力奋斗,为他争光、为军装添彩。
那时的父亲像一个老师一个首长般孜孜不倦教导,而我们也都乐意当一个小兵静静聆听父亲的教诲。从父亲的谈吐中我明白,父亲心中的那身军装依旧一尘不染,那份执着依旧坚挺如初。
随着岁月消逝,老两口的身体每况愈下,父亲的肝脏出现了囊肿,母亲的心脏病越发厉害,但父亲依旧保持着军人风骨。记得那一年,母亲突发心脏病被紧急转送到市级医院救治,他和母亲却只字不提。其实我知道,当父亲回答120的医生护士“两个孩子都在外面当兵”的时候,内心中除了自豪或许还有一丝丝凄凉,当母亲从昏迷中醒来看到周边陪床的是侄子侄女时,心里除了感激应该还有一滴滴悲伤。但是,每次打电话听的最多,却是父亲那句“没事,家里一切都好”。他总是说,既然忠孝难两全,父母就不给孩子添麻烦了——也许这是一个老兵最后的倔强。
几十年了,父亲还在珍藏着那身褪了色的军装。父亲的军人风骨,几十年了也依旧坚挺。每次回家探亲,听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你爸的那身老军装啊谁也不让碰,他还想跟你们哥俩一起照合影呢”。可是,由于工作原因,直到我离开部队都没能完成父亲的心愿,而父亲眼里的喜悦也逐渐消失,却总喜欢偷偷地看着我和弟弟的那些奖牌证章抚摸他那身老军装:也许他有些失望,但我知道送子参军他无悔;也许他有些不甘,但我知道默默付出他无怨。
时光催人老,曾经笔直的身板虽然已经有些佝偻,但是骨气犹存;岁月催鬓白,曾经精神的平头虽然已经爬满银丝,但是风采依旧。在父亲眼里我们是孩子,在我们眼里他就是大山;父亲眼里我们是航船,在我们眼里他就是灯塔。他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指引方向,他用自己的坚持给我们照亮航程。他的那身旧军装不只是他的,也是我们的,不止是一身衣服,更是一种传家风骨。我们会让它一代代流传下去,让它指引航向驶向远方。
父亲的那身朴素的军装,没有那么多闪亮的标志服饰,却是家里的永久的珍藏。父亲的那身褪色的军装,没有那闪耀的星星杠杠,却是我们家的脊梁。也许在将来,我们也会和父亲一起,抚摸着那身有些褪色却笔挺的旧军装,给孩子讲讲那曾经的故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