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的老行当
扬州古城区老街老巷里,会看到便民服务的老行当,比如磨刀的、修鞋还有换锅底的。有的铺子传承了好几代,有的铺子几十年没挪过地。老行当和古城相依相伴,老铺子和居民生活密不可分。
磨刀铺
北柳巷75号,有一处磨刀铺,经营铺子的是杨全坤师傅。临街12个平方的房子被分成两半,外间是店铺,里间做卧室。招牌很特别用竹竿高高的悬挂在房顶上面。杨师傅说这磨刀铺已经传承了四代。
民国时期扬州人吕永宝在参府街就开了间磨刀铺,那时生意红火,父子二人忙不过来时,还会雇帮工。扬州城里剃头的、卖肉的、裁衣的每日络绎不绝来往于这家店铺。
1947年前后吕永宝的儿子吕元昌接手店铺。买了北柳巷55号一处房子,该处房子紧邻小秦淮河,与路面相平的是店铺,店铺下顺着河坎还有两层用于住人。吕元昌磨刀养活全家,但生意远不如从前。
吕元昌的大儿子吕恒云14、5岁就学着帮父亲磨刀。16岁时想有更好发展去扬州剪刀厂当了学徒工。不料工作中工业铁沙蹦到眼里治疗不当瞎了一只眼,在工厂只能做些辅助性工作。下班后再磨刀挣钱。1972年其父去世,吕恒云接手磨刀铺。因为中年发福,显得个子矮,便有了'吕老矮子'的外号。吕老矮子的磨刀铺一路艰辛:上世纪70年代末,扩建三元路,拆了老宅,为求生意继续,便搭个铁皮棚继续磨刀 ,后又遇城市整治,铁皮棚被拆,露天磨刀好几年。
吕老矮子经营磨刀铺期间,女婿杨全坤也参与其中。杨全坤之前有工作在扬州钢铁厂,钢铁厂解体以后一心一意经营磨刀铺, 还在1999年买了现在的房子。经历四代、一百多年的磨刀铺在杨全坤手上继续传承。
修鞋匠
东圈门,壶园附近,有一修鞋的。姓赵名兴才今年75岁。赵师傅早年在扬州鞋厂上班,1960年进厂只有13岁,是扬州鞋厂创建时第一批员工。赵师傅工作中吃苦耐劳,掙的工资撑起了一个家。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鞋厂经营走下坡路。赵师傅为补贴家用便在家门口摆起了修鞋摊。东圈门是老城区路窄,为交通畅行会有人管理路边摊,若不让摆摊赵师傅只好歇着。但后来,发生一件事情,张兴才的修鞋摊成双东一景。
2008年,4.18扬州旅游节期间,云南省政府旅游团来扬州,一行人选择了古巷游。走到东圈门附近,一个女同志的高跟鞋鞋跟掉了。正着急怎么办?路人说前边就有修鞋的。此时赵师傅已收摊回家,云南人找到张师傅家里修鞋,修好鞋连连称谢。事情远没有结束,该旅游团回去后写表扬信给扬州市政府,还给赵师傅修鞋摊设计了广告词。赵师傅上了媒体成了扬州名人,当时的市长还专门到鞋摊看望赵师傅。
从此,没人再说修鞋摊影响交通,相反是双东景区的名片。2012年紧邻东圈门的东关街里有了6组描写扬州元素的雕塑小品,长乐客栈门口修鞋匠雕塑与赵师傅神似。
白铁匠
天宁门街2号,有一间简易民房,门口放张金属工作台。张益书师傅在这里做白铁匠。这家铺子两代人经营,前后近60年。
张益书的父亲张后生在彩衣街87号有爿豆腐店。豆腐店被公私合营后,豆腐生意公家做,留下祖屋归个人。上世际60年代,张后生利用老宅做起了白铁匠,手工换锅底、敲煤炉、做撮簸。老百姓乐意来,张后生也整天忙。小小铺子养活了一大家。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年龄大了做不动了,也就白天收活待儿子张益书下班回来做。
张益书曾经在扬州机械厂装配车间,有着钣金工的技术。为了兼顾家里的活计,为了有夜班上主动到了翻沙车间。1999年扬州机械厂被柳工兼并后,张益书办了内退全盘接手了父亲经营的铺子。刚开始几年只是做做老活计。随着不锈钢制品、塑料制品增多,活计见少。张师傅为了能多挣些钱也去小厂里参与一些技改项目。前几年彩衣街成了网红街,张师傅将老宅翻建后租出去了,开的是奶茶店。自家的白铁匠铺搬到斜对面的天宁门街2号。如今张益书接的活虽少,但有房子租金收入日子过的也不差。帮人修补旧家什只当是消磨时光。
三位师傅目前虽然守着铺子,但都没有徒弟跟随左右。年龄最大的赵师傅现在已经不修鞋了,每日出摊只为街边看个热闹,与前来买鞋垫的客人聊个家常。磨刀的杨师傅有句话叫“带做带玩’’,遇下雨天会去自己小区楼房换个环境。磨刀之余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接送孙辈上学。白铁匠张师傅引以骄傲的是张家后代:自己儿子博士生毕业,现在杭州师范大学任教;两个弟弟的女儿学业有成,也有令人羡慕的工作。
三位师傅对于自己的手艺虽多有不舍,但在家族中传承有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