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诗经】方伟|(六)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六)

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武王的分封与都镐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先弄清楚武王之后的西周世系。因为东周平王以后的王,《诗经》中基本没有涉及,所以,平王以后的东周世系,可以不管。但西周的世系若不弄清楚,则难以很透彻的理解《诗经》。

据“夏商周断代工程”考证的结果,西周的世系如下:

武王(前1059年继位——前1046伐纣——伐纣后4年而卒)

成王(前1042年继位,在位22年,前期周公辅政)

康王(前1020年继位,在位25年,成王和康王,号称西周的“成康之治”)

昭王(前995年继位,在位19年,南征时死于汉水)

穆王(前976年继位,在位55年,据说好游,有《穆天子传》可参看)

共王(前922年继位,在位23年,发生有灭密事件,《诗经》无载)

懿王(前899年继位,在位8年)

孝王(前892年继位,在位6年)

夷王(前885年继位,在位8年)

厉王(前877年继位,在位37年,于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下台)

——共和(前841年,周公、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周召共和”,这年在过去是被确认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宣王(前827年继位,在位46年,号称“宣王中兴”)

幽王(前781年继位,宠褒姒,烽火戏诸侯,都是他干的好事,前771年,被申侯联合犬戎推翻,西周玩完)

平王(前771年——前720年,在位51年,前770年,东迁洛邑,东周开始,这是周王朝第五次迁徙,从此一蹶不振。平王49年是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左传》始于是年,以后《诗经》里面的故事可以和《左传》参看)。

我们再把话题牵回到周武王。

上一篇,主要讲武王伐纣。

武王灭纣以后,看来还真是比较仁义的,他没有对殷商后代斩草除根,而是把纣王的儿子禄父封在殷的原地,不过,对他仍是不太放心的,就把自己的弟弟管叔和蔡叔留下来辅佐禄父。这就是《尚书·武成》里面说的“乃反商政,政由旧”。接着又“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也就是把被纣王迫害的人都给平反昭雪,给老百姓一点好处,于是就“万姓悦服”,天下安定。武王灭纣兴周的大业就基本成功了。

武王治理天下,采取的是分封制。他最初分封的人大致有这么几个类型:一是殷纣之子(或殷遗民);二是先圣王之后;三是功臣谋士。

我们先看第一类,殷遗民。

《史记》里面说武王封殷纣之子之事语焉不详,参考其它一些资料,大致是这样的:武王封殷纣之子禄父(武庚)在殷。当然,武王对他是不放心的,就派自己的三个弟弟分别监视他们:殷都(今安阳)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这三个弟弟就被称为“三监”。后来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又封秦的三个降将章邯等监视刘邦,被称为“三秦”,大概就是从这里学来的。武王死后,殷纣之子及三监反叛,被周公剿灭后,这三国都被重新封为卫,这是后话。《诗经》里面邶风、鄘风、卫风,都说卫事,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类是“先圣王”之后。

《史记》说:“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後於焦(今陕西陕县);黄帝之後於祝;帝尧之後於蓟(今北京一带);帝舜之後於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後於杞(今河南杞县)。

第三类是“功臣谋士”。

《史记》说:“於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於营丘(今山东临淄),曰齐。

第四类是亲族。

《史记》接着说武王:“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封召公奭於燕(也在今北京一带,好像和帝尧之后封重了);封弟叔鲜於管(今河南郑州);弟叔度於蔡(今河南上蔡。从这里来看,管叔、蔡叔在邶、鄘、卫只是监国,管和蔡才是他们的封国)。司马迁把这些人都归为“功臣谋士”里面,其实,后面这些都是周宗室,应该归到亲族这一类里面。

第五类,其它。

《史记》接着说:“余各以次受封”。又封了哪些人哩?《史记》里没有说。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择要补充几个。最起码,《诗经》里面十五国风所提到的国家和地区(指周南、召南)以及周、鲁、商,大致在今天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有所了解。

周南:前面说周公封于鲁,其实他未就国,其子伯禽才是鲁国之初君。周公本人则留京师以辅天子。他和召公分陕而治: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在周公治理的地方采的风,叫周南;在召公治理的地方采的风,叫召南。这就是《诗经》开篇就是“周南”、“召南”的由来。另:周公和召公都未就国,而是留京以相天子,并且“周公”和“召公”的爵位好象也是世袭的,如:厉王时期的召公谏弥谤,又如厉王被推翻后的“周、召共和”,还有平王时期加封申伯于谢,先命召公经营谢城,这些周公、召公,应该都是最初那两位周公、召公的后裔,他们成为周王室固定的卿士。

召南:召公封燕,同样没就国。事由见上。

邶风:见前。

鄘风:见前。

卫风:武王死,殷王武庚及“三监”(管叔、蔡叔、霍叔)反叛,周公平叛后,这些人的封国都被取消,又封武王的小弟康叔于卫。

王风:周公营建东都,平王东迁洛邑。洛阳一带就是王畿之地。王风采于此。

郑风:周宣王封其同母弟友于郑(今河南新郑)。

齐风:齐国见前。

魏风:武王封同姓功臣毕公于毕,其后衰落,有毕万事晋献公,乃封于魏(今河南开封一带)。

唐风:武王少子唐叔虞,被成王封於唐,後改为晋(今山西绛县)。

秦风:秦之封甚晚,至平王时始因功封为诸侯。

陈风:陈国见前。

桧风:周幽王无道,郑国的国君友迁其民于虢、桧,桧国此时形成。

曹风:武王弟姬叔振铎封于曹,今山东荷泽一带。

豳风:豳,公刘由邰迁于豳。豳风采于此。

宋国: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因商纣王不道,微子抱器归;武王克商,封微子於宋(今河南商丘)。

整个西周时期共分封了多少个国家,我没有细考。就以我信阳一带来说吧,有申(信阳)、弦(光山)、黄(潢川)、蓼(固始)、息(息县)。几乎是一县一国家。河南省有一百多个县,那就是一百多个国家了,加上当时西周势力所及的范围如: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等。武王还封殷遗民箕子于朝鲜,还有东北的肃慎(息慎)也来朝见并进贡,那一带肯定也要分封。武王伐纣时,跟随同行的有:庸、蜀、羌、髳、微、纑、彭、濮等。另:武王第一次到达孟津,前来会盟的有八百诸侯。人家是来帮你伐纣的,伐纣成功了,总不至于把这八百诸侯都灭掉吧?所以,粗略算一下,西周初期应该差不多有两千个诸侯吧?还不算后来封的。不过,这些对我们理解《诗经》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我们也不必或者说也无法搞得太细。

武王分封,是按公、侯、伯、子、男这五个爵位等级来进行的。至于某国为公、某国为侯,同样对我们理解《诗经》关系不大,从略。

武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史记》上没有说。武王也没有象后来的秦始皇那样,交给群臣在朝堂讨论一番,而是说封就封了。我想,这可能是因循夏、商之政。周族在夏、商之际,其实也是一个较小的诸侯国。后稷营家于邰,公刘迁都于豳,古公亶父迁都于歧。尤其是古公亶父,他不仅有都城,还有一整套的统治国家的官僚机构,国家的规模已具。我们给国家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有一个国王,有一套统治机构,有一个统治中心(国都),有具有统一文化认同感的人民,有一个较为固定的疆域,最后一个就是能独立或基本独立(附庸国往往要听命于宗主国,所以是“基本”)行政。你看,周王室在夏、商时期不是国家又是什么?武王伐纣,一下子冒出八百诸侯来会盟,可见当时小诸侯国之多。我推想周行殷制,应该是对的。孔子后来感叹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想,这也包括了对继承夏、商二代分封制的赞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我们,我们所有中华文化的爱好者传承者,乃至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应该好好地感谢周武王,感谢他实行的分封制。

分封制,使周王朝时期充满民主的空气。在周王室礼治的框架里,各诸侯国又各行其政,不是后来王权高度集中绝对权威形成专制。这种政体,为中国诞生伟大的哲人、伟大的文学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温床。

因为不是专制的王朝,所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条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思维空前活跃空前积极,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在这个温床里面诞生。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那个时期,我们中国的上空日月同辉群星闪耀。和同一时期的印度、希腊相比,我们有足够骄傲的本钱。

因为不是专制的王朝,所以,人们较少甚至完全没有言论的顾忌,百家争鸣的局面,只有在这个充分必要条件下才能得以形成。

因为不是专制的王朝,人们的生活方式非常之浪漫,那是一种带有童真童趣的诗意化了的生活。那种生活方式为诗人们准备了大海一样多的酒,蓝天一样长的纸,太阳一样热的情,让喝得醉醺醺的人们尽情挥洒他们的诗情。《诗经》,就是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

如果,如果武王象后来的秦始皇一样,实行文化钳制,很难想象,中国会有孔子,会有《诗经》,中国,你拿什么跻身文明古国的行列?

我没有一味诋毁秦始皇的意思,他统一文字、度量衡,使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万古不易,中国永远不会容忍长久的分裂,中国的历史一直不间断的延续下来,这都是秦始皇的功劳。但是,从此,中国就没有了自由,没有了思想,没有了哲人。始皇的功过,是另一个课题,暂且搁下。

分封制也只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的产物。在那一个时期,它是个好制度,过了那个时期,就不一定能行得通。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后来项羽行分封制,转眼灰飞烟灭,就是这个道理。

当时光飞逝到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回望西周,回望武王,真的得存一种十分感恩的心。那一个时代永远不会再来了,所以,尤其珍贵。

西周的官吏制度,已经非常的完备了。因为这些主要是周公的功劳,将在下一节里重点讲述。

再重新回到武王伐纣吧。武王伐纣以后,分封诸侯,然后就班师回京。然后:“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墟,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见《史记·周本纪》),这段话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太平。

司马迁为了节约笔墨,武王即位后一气直写伐纣分封,他忽略掉了武王的另一个重要的史实,就是迁都镐京。

周族从发迹到平王,经历了五次大迁徙:一、公刘由邰迁豳;二、古公亶父由豳迁岐;三、文王由岐迁丰;四、武王由丰迁镐;五、平王由镐迁洛。

冷兵器时代,人们对都城有这么三个基本要求:一、粮仓;二、要塞;三、三叉口。粮仓云者,不须饶舌;要塞,必须据险易于守御;三叉口,一是便于调兵,二是遇有不测便于逃跑。当然,我看周王室历次迁都,都是为了寻求更大的施展拳脚的空间。丰,在今西安;镐,也在西安,两者相距并不远,武王为什么要迁都哩?我想是这样:文王时期,事业草创,必然以节俭为重,故文王之丰,必然草率。到武王时,国力渐强,且欲伐无道之纣树天子之威,文王所建的丰,就显得寒酸了。所谓“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这一点可以从后来的汉高祖那里得到答案。萧何为高祖建未央宫,“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後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见《史记·高祖本纪》)。我想,武王的迁都,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武王迁都,应该在即位之初。因为伐纣不久,武王就去世了,不可能在这之后迁都。文王死武王立,到伐纣,有十一年的闲时间。由丰迁镐,应该是这时候的事情。

《诗经·小雅》里面有一首《鱼藻》,是歌颂武王迁都镐京的。下面,我们在这篇冗长繁琐考证的这一章的最后,读一读这首带有民歌风味的赞歌,算是请读者诸君缓解一下视觉疲劳吧:

《小雅·鱼藻之什·鱼藻》:

鱼在在藻,(鱼在哪儿?在那水藻里)

有颁其首。(它的头呀多么大)

王在在镐,(王在哪儿?在镐京)

岂乐饮酒。(他在快乐的饮着美酒)

鱼在在藻,(鱼在哪儿?在那水藻里)

有莘其尾。(它的尾巴多么长)

王在在镐,(王在哪儿?在镐京)

饮酒乐岂。(饮着美酒多快乐)

鱼在在藻,(鱼在哪儿?在那水藻里)

依于其蒲。(它又游到蒲草中)

王在在镐,(王在哪儿?在镐京)

有那其居。(安居乐业多逍遥)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是写文王迁丰和武王迁镐的,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

文王有声,(文王的名声真是好)

遹骏有声。(文王的名声真是大)

遹求厥宁,(为求天下得安宁)

遹观厥成。(终于见到大功成)

文王烝哉!(美哉文王)

第一节,赞美文王。

文王受命,(文王他受命于天)

有此武功。(所以建立赫赫武功)

既伐于崇,(他先讨伐了崇侯虎)

作邑于丰。(又把都城建在丰)

文王烝哉!(美哉文王)

第二节,具体赞美文王伐崇,建丰。

筑城伊淢,(城墙修好又挖池)

作丰伊匹。(丰城修的真漂亮)

匪棘其欲,(他没有私心品行好)

遹追来孝。(弘扬孝道兴家邦)

王后烝哉!(美哉文王,【“后”,上古王亦称“后”】)

第三节,仍是赞美文王建都于丰,奠定王基。

王公伊濯,(王公满朝真盛大,【“濯”,盛大】)

维丰之垣。(他们像丰的城垣保卫着文王)

四方攸同,(四方诸侯都来依附)

王后维翰。(他们是文王依仗的栋梁,【“翰”,通“幹”】)

王后烝哉!(美哉文王)

第四节,赞美文王身边人才济济,并得到诸侯拥护。

丰水东注,(丰之水啊向东流)

维禹之绩。(这是大禹的功绩)

四方攸同,(四方诸侯都来依附)

皇王维辟。(武王成为四方的榜样,【“辟”,一说引申为“法则”,姑从其说】)

皇王烝哉!(美哉武王)

第五节,突然由“王后”改变称呼为“皇王”,姑且认为从这里开始赞美武王了吧。

镐京辟雍,(镐京旁边建学宫)

自西自东,(有的来自西有的来自东)

自南自北,(有的来自南有的来自北)

无思不服。(大家都服从我周邦的教化)

皇王烝哉!(美哉武王)

第六节,提到了“镐”,我们可以认定这一节仕赞美武王的了。“辟雍”,应该理解为“学校”。《礼记。王制》说:“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为什么突然在这里大谈学校的功用?我想,是为了强调教化的力量吧。

考卜维王,(武王又来占卜吉凶)

宅是镐京。(选定镐地来建都)

维龟正之,(神龟占卜得吉祥)

武王成之。(武王就把镐京建成了)

武王烝哉!(美哉武王)

第七节,具体写武王营建镐京的。今天建房,仍要用罗盘定定方位,有的还要烧纸放炮哩。营建都城岂能儿戏?所以,武王要烧龟来占卜吉凶。

丰水有芑,(丰水之畔杞树多)

武王岂不仕?(武王为建都昼夜忙,【或曰:“仕”通“事”,姑从之】)

诒厥孙谋,(为子孙留下好策略)

以燕翼子。(以此来荫庇子孙福祉长)

武王烝哉!(美哉武王)

第八节,写武王建都镐京,是为子孙后代计深远,谋福祉。事实也的确如此。

全诗八节,前四节赞文王,后四节赞武王。文王建丰,武王建镐的事情都说到了。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