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伏龙肝

伏龙肝
Fú Lónɡ Gān
别名 灶心土、灶中黄土、釜下土、釜月下土、灶中土、灶内黄土
功效作用 温中燥湿,止呕止血。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
英文名 Furnace Soil
始载于 《雷公炮炙论》
毒性 无毒
归经 胃经、脾经
药性
药味
【药名】:伏龙肝
【别名】:灶中黄土、釜下土、釜月下土、灶中土、灶内黄土、灶心土
【汉语拼音】:fu long gan
【英文名】:Furnace Soil
【归经】:脾;胃;肝经
【释名】: 指灶里正对锅底的黄土,亦名灶心土。
【性味】: 味辛、微温、无毒。
【来源】:长期用柴草燃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烧煤的灶心土不可用。
【考证】:1.出自《雷公炮炙论》(《中药大辞典》)、《名医别录》(《中华药海》伏龙肝始载于《别录》,列为下品。
2.《本草经集注》曰:"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纲目》云:"独孤滔《丹书》言,伏龙肝取经十年灶下,掘深一尺,有色如紫瓷者是真,可缩贺,伏丹砂。盖亦不知猪肝之义,而用灶下土以为之也。"从以上各家对伏龙肝之基原、形色之记载考证,可知目前所用伏龙肝与古时相符。
【药理作用】:
1.止呕作用:本品内服后对胃肠的末梢神经有镇静、麻醉作用,能减少对胃肠粘膜的刺激,而达止呕作用。鸽灌服伏尤肝煎剂3g/kg,每天两次,共4次后,对于静脉注射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主要为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的潜伏期并无明显改变。对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无效。
2.收敛止血:本品外用撒布疮面能使血管收缩,分泌物减少,具收敛止血作用。鸽灌服伏龙肝煎剂3g/kg,每日2次,连服2天,对静注洋地黄酊所致呕吐可使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的潜伏期无改变。对去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则无效。
【识别特征】:大小不规则的土块,表面呈黄褐色、红褐色或焦黄色。有削砍的刀痕。断面细软,色泽较深微有蜂窝壮小孔或孔隙。质地较硬但可软碎。有熏烟气,具有吸湿性,溶于水。
【禁忌】:非寒泄及阴虚有热者和热症呕吐反胃者忌用。
【用药禁忌】:阴虚失血及热证呕吐反胃忌服。1、《本草经疏》:阴虚吐血者不宜用。痈肿毒盛难消者,不得独用。2、《本草从新》:无湿勿用。出血、呕吐、泄泻属热证者禁服。
【主要功能】:温中,止呕,燥湿,止湿,止血。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2.《日华子本草》: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
3.《本草蒙筌》:辟除时疫,安胎。捣细,调水服之。
4.《纲目》:治心痛狂癫。妊娠护胎,诸疮。
5.《本草备要》:调中止血,去湿消肿。
6.《陆川本草》:治小儿慢惊。
7.《本草汇言》:伏龙肝,温脾渗湿,性燥而平,气温而和,味甘而敛,以藏为用者也。故善主血失所藏,如《金匮方》之疗先便后血;《别录》方之止妇人血崩,漏带赤白;《蜀本草》之治便血血痢,污秽久延;杂病方之定心胃卒痛,温汤调服七剂即定。他如藏寒下泄,脾胃因寒湿而致动血络,成一切失血诸疾,无用不宜尔。
8.《本草便读》: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金匮》黄土汤即此意。
【主治】:
1、突然昏倒。用伏龙肝研末,一鸡蛋大的分量冲水服,引起呕吐。
2、中风口噤(口不能言,心神恍惚,手足不能随意运动;或腹中痛满,时而晕绝)。用伏龙肝五升,加水八升,搅清后取上层饮之。
3、神智狂乱,不能识人。用伏龙肝研末,水冲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4、小儿夜啼水止。用伏龙肝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量,共研为末,加蜜,做成绿豆大的丸子。每次服五丸,桃符汤送下。
5、舌头变硬,不能转动。用伏龙肝调牛蒡汁涂搽。
6、冷热心痛。用伏龙肝末一茶匙,是热痛则以热水湿烫后服,是冷痛则用酒冲服。
7、反胃。用陈年的伏龙肝,研末,米汤送下。每次服三钱。
8、突然咳嗽不止。用伏龙肝一分,加豆豉七分,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四十丸。
9、吐血,心腹疼痛。用伏龙肝与多年烟壁土等分。每次取五钱,加两碗开水煮,煮成一碗时,等澄清,饮上层清水,空心服。另吃些白粥补身体。
10、妇女血漏,淋漓不止。用伏龙肝半两,阿胶、炒蚕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次服两三钱,酒送下,直到病痊愈为止。
11、妇女赤白带,日久黄瘁。用伏龙肝、棕榈灰、屋梁上尘,等分,各炒到烟尽,共研为末,加龙脑、麝香各少许。每服三钱,湿酒或淡醋汤送下。患赤白带有一年久者,照此法治疗,半月可愈。
12、产后血气攻心,恶物不下。用伏龙肝研末和酒服,每服二钱,泻出恶物即愈。
13、子死腹中,母气欲绝。用伏龙肝末三钱,水调服。
14、横生逆产。用伏龙肝末,酒调服,每服一钱。同时,用灶土搽母脐。
15、胞衣不下。用伏龙肝,加醋调成小团,塞入产妇脐中。内服甘草汤三四合。
16、食物中毒。用伏龙肝末,如鸡蛋大小,水冲服,吐出便愈。
17、冷气入腹,肿满难当,以及男子阴部突然肿痛等。用伏龙肝调鸡蛋白涂搽。
18、耳内流脓。用棉花裹伏龙肝末塞耳内,一天换三次。
19、小儿脐疮。用伏龙肝末敷上。
20、小儿丹毒。用陈年伏龙肝末和屋漏水(亦可用新汲水、鸡蛋白或油)调敷。药干即换。
21、小儿热疖。用伏龙肝末、生椒末等分,和醋调敷。
22、臁疮久烂。用陈年伏龙肝末、黄、黄丹、赤石脂、轻粉等分,调清油,敷布上,贴患处。如发痒,须忍住,数日可愈。
23、一切痈肿。用伏龙肝加蒜捣粒成泥(加鸡蛋黄亦可)贴患处。干了就换。

(0)

相关推荐

  • 脾胃不好的人有一个妙方,可以多“吃土”

    小时候与土地是十分亲近的. 我们将种子埋在土地里:土豆的种子是它的身体,花生的种子是它的果实,西瓜的种子是黑色的籽粒,玉米的种子是金色的玉米粒-- 它们都是旧生命的一部分,然后如天之骄子被选中,成为新 ...

  • 伏龙肝/灶心土

    ​伏龙肝(灶心土) 歌诀:伏龙肝温,治疫安胎,吐血咳逆,心烦妙哉. 译注:伏龙肝味辛,性温.有止呕.止血.安胎的作用,能治孕妇呕吐不止的"妊娠恶阻",并能止各种虚寒性的吐血.衄血. ...

  • 水土不服治疗

    ​出门客外,不服水土者,往往同有其呕吐,腹痛,渐至面黄肌瘦,饮食少,至 为痛苦,延医调治,亦难悠然,本草拾遗有一方云:鞋底土刮下,和水服,即止, 另有一法,最便,行旅中只带伏龙肝,虽在万里之外亦无异于 ...

  • 中药古今研究:灶心土(伏龙肝)

    一.典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治妇人漏中,吐下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2.<本草汇言>:"伏龙肝,温脾渗湿,性燥而平,气温而和,味 ...

  • 徐长卿(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57 徐长卿:鬼督邮,善治鬼病 <中药大辞典>:徐长卿 拼音Xú Chánɡ Qīnɡ 别名鬼督邮.石下长卿(<本经>),别仙踪(<本草图经>),料刁竹(<生 ...

  • 中华本草:旋覆花

    旋覆花 Xuán Fù Huā 别名 金沸草[全草].六月菊.鼓子花.滴滴金.小黄花子.金钱花.驴儿菜.金福花.金佛花.蕧.盗庚.盛椹.戴椹.飞天蕊.野油花.夏菊.金钱菊.艾菊.迭罗黄.满天星.黄熟花 ...

  • 中华本草:鼠曲草

    鼠曲草 Shǔ Qǔ Cǎo 别名 黄花曲草.清明菜.田艾.佛耳草.土菌陈[广东].酒曲绒.鼠耳.无心草.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黄花白艾.茸母.黄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绵絮头草.金沸草.地莲.黄花 ...

  • 中华本草:白芥子

    白芥子 Bái Jiè Zǐ 别名 辣菜子 功效作用 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英文名 White Mustard Seed 始载于 <唐 ...

  • 中华本草:胆南星

    胆南星 Dǎn Nán Xīnɡ 别名 功效作用 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 英文名 ARISAEMA CUM BILE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肺经.脾经.肝经 药 ...

  • 中华本草:天南星

    天南星 Tiān Nán Xīnɡ 别名 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虎掌.半夏精.蛇头天南星.虎掌南星.虎膏.蛇芋.三棒子.药狗丹.大扁老鸦芋头.斑杖.蛇六谷.野芋头.蛇木芋.鬼南星 功效 ...

  • 中华本草:莪术

    莪术 é Shù 别名 温莪术.蓬莪术.山姜黄.芋儿七.臭屎姜.蓝心姜.黑心姜.姜七.蓬莪茂.蓬药.广茂.蓬术.青姜.羌七.广术.文术 功效作用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

  • 楮实子(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紫薇医道 昨天 <本草新编>: 楮实子,味甘,气微寒,无毒.入肾.肝二经.阴痿能强,水肿可退,充肌肤,助腰膝,益气力,补虚劳,悦颜色,轻身壮筋骨,明目,久服滑肠.此物补阴妙品,益髓神药.世 ...

  • 百合花(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百合花 拼音Bǎi Hé Huā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 化学成分参见'百合'条.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平,味甘微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