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一点资讯】

导读:

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

辨治内伤湿病

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1

湿蕴胃腑

症状:

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呃逆时作,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或濡。

辨证分析:

胃主受纳腐熟,其气以和降为顺,若湿蕴于胃,腐熟消磨无力,水谷停滞,则可出现纳呆,恶心欲吐,呃逆,脘痞不舒。苔腻,脉濡缓,乃湿邪内蕴之象。

治则:

芳香化浊,和胃降逆。

处方:

姜半夏10g,杷叶10g,藿香12g,苏梗6g,白蔻仁(后下)6g,陈皮10g,茯苓10g,杏仁6g,生姜3g。

方药分析:

本方以藿香、白蔻仁芳香化浊;半夏、陈皮和胃燥湿;杏仁、苏梗、杷叶、生姜辛宣湿郁,苦降止呃;茯苓健脾渗湿,促进湿邪化解。

加减:

苔白厚腻者,加草果6g;苔薄黄腻者,加竹茹12g,芦根15g;苔黄厚腻,口黏苦者,去苏梗,加黄芩6g,黄连3g;呕苦、嘈杂者,加吴萸3g,黄连6g;呃逆、呕吐甚者,加刀豆12g,旋覆花(包)10g。

2

湿困脾土

症状:

脘痞腹胀,周身倦怠,肢体沉重,纳谷不馨,厌油腻,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滞不爽或溏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辨证分析:

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湿浊中阻则升降乖戾,气机壅滞,故见脘腹痞胀,纳呆食少;脾虚湿阻则大便溏薄不爽;脾主肌肉四肢,湿困脾土,则肢体沉重,倦怠乏力;脾脉散舌本,湿浊上蒸则苔腻,口黏。

治则:

芳香醒脾,燥湿行气。

处方:

佩兰(后下)10g,藿香(后下)12g,苍术9g,砂仁(后下)3g,厚朴9g,白芷6g,大腹皮子各9g,陈皮9g,云苓12g,泽泻6g,六一散(包)12g,桔梗6g。

方药分析:

《内经》曰: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本方以苍术、厚朴、白芷、陈皮苦温燥湿;以佩兰、砂仁、藿香芳香醒脾化湿;用云苓、泽泻淡渗利湿;以厚朴、大腹皮子、陈皮理气除湿,行痞消胀。“

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故以桔梗一味,开提肺气,用六一散通利下窍。此即叶氏所谓“启上闸,开支河,导水下行”之意。

加减:

头昏蒙不清者,加蔓荆子6g;带下清稀者,加炒芥穗9g,炒薏米20g;肢体沉重较甚者,加防风、防己各6g,去肌表经络之湿。

3

湿热蕴结

症状:

胸膈不适,脘腹胀满,肢体沉重,口干苦而黏,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小便黄浊或短赤,午后身热,心中烦热,舌淡红或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辨证分析:

本证由感受湿热或湿郁化热而成。

脾湿胃热交阻,则见脘闷腹胀,肢体沉重;湿热蕴结大肠,则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湿得热蒸,则弥漫三焦,影响于肺则胸膈痞闷,上扰于心则心烦不安,上蒸于口则干苦黏腻,“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见午后身热;小便黄浊,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治则:

清热祛湿,调中行气。

处方:

黄连6g,栀子3g,豆豉6g,厚朴10g,藿梗10g,半夏9g,茵陈12g,白蔻仁(后下)6g,杏仁10g,滑石(包)15g,通草6g。

方药分析:

本方重在祛湿清热,调理升降,醒脾开胃。

以黄连、茵陈、厚朴、半夏辛开苦降,燥湿清热;以白蔻仁、藿梗醒脾开胃,芳香化浊;栀子善清三焦伏火,配杏仁、豆豉以宣肺、泻火、除烦;滑石善利湿中之热,得通草助,则利湿清热之力更强。

加减:

湿重于热者,去栀子,减黄连为3g,加草蔻10g;热重于湿者,加黄芩9g,连翘6g;大便黏滞不爽者,加败酱草12g,炙酥皂角子10g,枳实10g;大便秘者,加槟榔片6g,生大黄(后下)1.5g。

4

寒湿中阻

症状:

脘腹胀满,隐隐作痛,遇寒则甚,得热痛缓,泻下清稀,纳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体酸楚,舌淡,苔白滑腻,脉沉迟。

辨证分析:

本证的病机是寒湿内盛,脾阳式微,水谷与寒湿之邪郁于中焦,故见脘腹痞胀,隐隐作痛,纳呆食少,泻下清稀;热能胜寒,故上述见症得热则缓;寒湿困脾,则见身重体倦,肢酸,苔滑腻,脉沉迟。

治则:

温中散寒,燥湿行气。

处方:

厚朴9g,干姜6g,草蔻仁(后下)6g,苍术12g,陈皮9g,茯苓12g,泽泻6g,广木香(后下)6g。

方药分析:

本方以辛温之厚朴、辛热之干姜,温中散寒,斡运中气,以辛苦温燥之苍术、草蔻仁、陈皮燥湿行气,舒脾开郁;再配以辛香馥郁之砂仁,以醒脾暖胃,快气调中止痛;以云苓、泽泻之渗泄,利小便而实大便。共奏散寒燥湿、行气止痛之效。

加减:

兼寒湿外侵,身冷恶寒,肢体酸痛者,加苏叶(后入)9g,羌活9g;兼肝经虚寒,出现胸胁不适,痛连少腹,妇人经来腹痛者,去砂仁、泽泻,加乌药9g,醋元胡10g,当归12g。

5

脾虚湿困

症状:

脘痞腹胀,食后为甚,头重昏蒙,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懒于动作,口淡纳呆,大便滴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弱。

辨证分析:

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湿浊内生,脾虚运迟,故腹部胀满,食后为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昏蒙诸证,皆由脾气虚弱,生化乏源,清阳不升所致;脾主四肢,生化不及则肢体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苔腻,大便稀溏,均为脾虚湿困之明证。

治则:

益气健脾,化浊祛湿。

处方:

太子参12g,茯苓12g,苍术10g,半夏9g,陈皮9g,砂仁(后下)4g,扁豆10g,藿香(后下)6g,佩兰(后下)10g,生姜3片。

方药分析:

本证是脾虚失运,水湿内聚,或素体虚弱,重感湿邪所致的正虚邪恋证。

正气不足则湿邪难祛,故以四君子汤,白术改为苍术,甘草改为扁豆,以健脾运湿;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醒脾开郁;砂仁、生姜开胃进食;以苍术、半夏、陈皮燥湿行气,散痞消胀。共奏益气补中,健脾开胃,行气祛湿之效。

加减:

气虚下陷,脘腹重坠者,去扁豆、藿香、佩兰,加黄芪15g,炒枳实9g,升麻6g;头蒙较甚者,乃清阳不升,加荷叶6g,葛根10g;有食滞者,加焦三仙30g,香橼皮9g。

6

湿邪弥漫,中上同病

症状:

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头昏沉重,厌食纳呆,口中黏腻,渴不欲饮,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辨证分析:

本证由湿蕴中土,弥漫上焦,或上焦湿邪“由膜原直走中道”而成,是肺与脾胃同时受病。

故在脘腹胀满,厌食纳呆,渴不欲饮的同时,又有胸膈痞闷,头昏沉重等湿邪侵犯上焦,气机不宣的症状。

治则:

宣肺理气,健脾祛湿。

处方:

藿荷梗(各)12g,杏仁(去皮尖,炒)9g,豆豉9g,佩兰(后下)12g,白蔻仁(后下)6g,半夏9g,厚朴9g,茯苓12g,竹叶6g,杷叶10g。

方药分析:

本方以藿荷梗、杏仁、豆豉、杷叶宣肺化湿,行气解郁;以佩兰、白蔻仁、半夏、厚朴醒脾开胃,祛湿消痞;以茯苓、竹叶健脾渗湿。

诸药合用,共奏宣肺、醒脾、开胃、除湿、散痞、消胀之功。

加减:

胸膈痞闷较甚者,去豆豉、竹叶,加枳实9g,香橼皮9g;肺气上逆,咳嗽有痰者,去豆豉、佩兰、竹叶,加前胡10g,陈皮10g;胃气上逆而呕者,加旋覆花(包)10g,生姜6g;湿邪化热者,加黄芩6~9g。

7

湿邪中阻,肝脾不和

症状:

胁肋胀满,脘腹痞闷,隐痛不适,痛甚则泻,泻后痛减,复如故,体倦乏力,纳呆呕逆,舌淡,苔白腻,脉虚弦,重取无力。

辨证分析:

本证多由肝气横逆,犯胃克脾,或脾虚湿阻,影响肝气疏泄而成。

故既有脾失健运,湿邪中阻之脘腹痞胀,纳呆呃逆,口淡口黏等症,又有肝气不舒的两胁胀闷。

肝气克脾犯胃,则腹痛而泄,泄后气机得畅,故疼痛减轻,因病变之根本未除,故过后腹痛如故。

治则:

疏肝缓急,燥湿运脾。

处方:

柴胡12g,炒枳壳10g,青陈皮各9g,炒苍白术各10g,生意米15g,防风6g,白芍12g,甘草6g。

方药分析:

本方以柴胡、枳壳、青陈皮疏肝理气;以苍白术、生意仁、厚朴、陈皮健脾祛湿,行气消胀;以防风祛风,胜脾胃、大肠之湿;

佐以芍药甘草汤,加强其缓急止痛之力。

加减:

脾气虚者,加太子参12g,茯苓12g;中阳虚寒者,加干姜3g,草果6g;

如出现嘈杂泛酸,呕吐苦水,舌边红,口干黏苦者,则为湿热内蕴,胆胃不和,宜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8

湿阻肝胆,蕴热发黄

症状:

胸胁满闷,两肋痛胀,身目发黄,脘痞腹胀,口干黏苦,恶心呕吐,纳呆,四肢困重,小便黄浊,大便不调,舌淡,苔薄黄腻,脉沉弦滑。

辨证分析

:肝胆居于胁下,其经脉布胸胁,湿邪阻滞肝胆,故表现为胸胁满闷,痛胀;湿邪内阻,肝胆气机不畅,疏泄不利,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则身目皆黄,上泛则口干黏苦;湿阻肝胆,木不疏土,则见腹胀脘痞,恶心呕吐,纳呆,大便不调,或稀软,或黏滞或秘结。

治则:

疏肝利胆,清热祛湿。

处方:

柴胡12g,茵陈15g,炒枳壳15g,赤芍12g,川朴10g,川楝子6g,郁金9g,云苓12g,泽泻6g,苍术6g,甘草6g。

方药分析:

本方以柴胡、枳壳、川楝子、郁金疏肝气,利胆腑,解郁滞,畅通经脉;以苍术、厚朴燥脾祛湿;以茵陈、云苓、泽泻清热利湿;肝藏血,故用赤芍、甘草,活血散瘀,清热和络。

加减:

如湿郁化热,热重于湿者,去川朴、苍术、川楝子,加黄芩10g,龙胆草6g,车前子(包)12g;如胁痛较著者,去泽泻,加醋元胡9g;如为寒湿下注,少腹拘急,睾丸坠胀者,上方去茵陈、泽泻,加干姜6g,乌药10g,盐茴香12g,以暖肝散寒,行气化湿。

9

湿邪蕴阻,脾肾阳虚

症状:

脘腹痞闷不适,时发凝痛,得热则缓,纳呆运迟,面色晄白,神疲懒言,周身困重,肢冷畏寒,大便澹泻,腰背酸楚沉重,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沉迟尺弱。

辨证分析:

本证乃素体脾肾阳虚,复受湿邪,或脾湿日久,伤及肾阳,或湿热中阻,过用苦寒,损伤脾肾,湿从寒化而成。

脾肾阳虚,则见面色晄白,神疲懒言,身重肢冷畏寒,纳呆运迟,舌淡胖有齿痕等症;寒湿内盛,则见脘腹痞闷,冷痛时作,大便溏泻;腰为肾之外候,寒湿侵袭,则腰背酸痛,沉重。

治则:

健脾益肾,温阳化湿。

处方:

附子(先煎)9g,炮姜6g,白术12g,茯苓12g,党参10g,厚朴6g,广木香(后下)6g,炙甘草4g。

方药分析:

本方以附子、干姜壮阳补肾,温脾散寒,阳盛则寒湿自化;以党参、茯苓益气健脾渗湿,脾旺则水湿可除;厚朴、广木香行气祛湿,理肠胃凝滞之气,气畅则痞胀、疼痛可消。

加减:

如泻利次数较多,清稀如水者,加猪苓12g,泽泻10g,增加利水渗湿之力,利小便而实大便,如以腰背酸楚疼痛症状明显者,加桑寄生15g,山药12g,以益肾强腰。

10

湿热阻滞肠道

症状:

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身热心烦,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

本证为湿热蕴结肠道,致腑气不通,气机不畅,传导失司,故见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湿热熏蒸肠道,伤气败血而见下痢赤白,肛门灼热;身热心烦,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蒸之象。

治则:

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处方:

黄连9g,黄芩10g,生大黄(后下)3g,赤白芍(各)12g,当归12g,广木香(后下)9g,槟榔6g,葛根12g,甘草6g。

方药分析:

本方以苦寒之黄连、黄芩、大黄清热燥湿,逐秽解毒;

以赤芍、当归行血活血,“血行则便脓自愈”;以广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

甘草、白芍药、葛根缓急止痛,同时葛根能升清以止痢,配大黄、槟榔之导滞通腑,促进脾胃气机升降的恢复。

加减:

如湿邪偏重,下脓多于下血,身热不甚,脘痞呕恶,苔白腻者,上方去大黄,加藿香12g,苍术6g;

如热毒较盛,下血多于下脓,血色鲜红,壮热烦渴,舌红苔燥者,宜加白头翁12g,败酱草15g,银花15g,赤芍改为丹皮;

兼食滞者,嗳腐吞酸,呕吐呃逆,糟粕与脓血挟杂而下者,加炒枳实12g,炒莱菔子9g,谷麦芽各15g;

如下痢赤白粘冻,白多赤少,伴腹痛畏寒,里急后重,脘痞纳差,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缓者,为寒湿之邪内蕴肠道,治应温中散寒,行气燥湿,方用胃苓汤加当归、炮姜、广木香。

11

湿阻胞宫,带脉不利

症状:

带下量多,或色白清稀,如涕如涎,或带下黄浊,腥臭,腰膝困重酸软,少腹坠胀,肢体倦怠,苔腻,脉缓滑。

辨证分析:

本证乃湿浊下注胞宫,蕴阻带脉所致。

症见带下清稀如涕如涎,苔白腻,脉缓滑者,为湿浊下注;症见带下黄浊,腥臭,苔黄腻,为湿热内蕴;少腹坠胀,腰膝困重酸软,肢体倦怠,为湿邪阻滞,带脉不固之征。

治法:

白带,健脾燥湿止带。黄带,清热燥湿止带。

处方:

白带方:

苍白术各12g,陈皮12g,生意仁15g,车前子(包)12g,醋香附9g,炒山药15g,炒芥穗9g,生龙牡(先煎)各20g,柴胡12g,云苓15g,泽泻9g,甘草6g。

加减:

有头昏沉重,或头蒙不清者,去泽泻,加川芎6g,天麻6g;少腹胀痛较著,遇寒痛甚者,上方去车前子,加炮姜6g,乌药10g;

如伴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者,乃脾气虚弱,上方加太子参12g,甘草改为炙草。

黄带方:

黄柏10g,芡实15g,车前子(包)15g,椿根皮12g,土茯苓20g,生意仁15g,泽泻9g,川楝子10g,山药18g。

加减:

带下色赤者,加鸡冠花15g,丹皮12g,以清热凉血。

外阴瘙痒,或有外阴湿疹、溃疡者,

加用自拟“带下外洗方”:苦参30g,马鞭草30g,车前草20g,黄柏15g,蛇床子15g,白矾10g。

煮沸20分钟,先熏后洗,1日2~3次,注意勿烫伤。

12

湿蕴膀胱

症状:

小腹胀满,小便频数,淋沥赤涩,尿道疼痛,或点滴不通,口黏口苦,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

: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而见小便淋沥,甚则点滴不通;湿热薰灼,故见尿道赤涩疼痛;湿热上蒸,则舌苔黄腻,口黏口苦,渴不欲饮。

治则:

清热祛湿,通利膀胱。

处方:

瞿麦12g,萹蓄12g,川木通10g,滑石(包)15g,车前子15g,竹叶9g,栀子9g,甘草梢6g。

方药分析:

本方以瞿麦、萹蓄、车前子、川木通、石韦、滑石清热利湿,其中木通、滑石、车前子又有开窍通淋之功;用栀子、竹叶引热下行;以甘草梢直达茎中而止痛。

加减:

如尿中带血者,为热伤血络,迫血妄行,加小蓟15g,蒲黄(包)12g,生地15g;如小便黄赤混浊,或如米泔水样者,加萆薢12g,黄柏9g。

如排尿突然中断,尿道刺痛窘迫,或尿中有砂石者,为湿热蕴结,煎熬尿液,结为砂石,阻闭尿道,加海金沙(布包)15g,金钱草20g,鸡内金粉3g(分2次冲服),琥珀粉3g(分2次冲服)。

经治症减,余邪未净者,不可专事清利,以免伤阴耗液,当用清心莲子饮加减,以扶正清除余邪。

注:

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本文选摘自《中医湿病证治学》,路志正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社出版,2010.7。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中药配伍】湿病中医如何处方?——湿热、寒湿名老中医怎么处方? 湿气中医辨证论治

    (七)甘淡利湿 "甘淡利湿"的药物配伍,主要用于"祛湿剂",治疗湿邪诸病.因为许多甘淡药,如茯苓.猪苓.泽泻.滑石.通草.苡仁等,具有淡渗利湿的作用:而湿性重浊 ...

  • 四川中医经验方,治疗慢性胃炎,有效率超过93%

    四川某中医院,将75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2个月中医治疗,统计发现治愈58人,好转12人,无效5人,总有效率超过93%. 同时期有70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发现治愈29人,好转21人,无效20 ...

  • 腹泻中医的辨证论治(一)1、风寒泻【症见...

    腹泻中医的辨证论治(一) 1.风寒泻 [症见]大便清稀,色淡夹泡沫,臭味不甚,便前腹痛肠鸣,常伴恶寒发热,鼻寒流涕,舌淡红,苔白,脉浮,指纹淡红. [治则]疏风散寒,运脾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

  • 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

    导读: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01 湿蕴胃 ...

  • 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上)

    导读: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01 湿蕴胃 ...

  • 治内伤湿病12法【一点资讯】

    导读: 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 辨治内伤湿病 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1 湿 ...

  • 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下)

    路志正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继续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 [上篇] 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上) 07 湿邪中阻,肝脾不和 症状:胁肋胀满,脘腹痞闷,隐痛不适,痛甚则泻,泻后痛减,复如 ...

  • 治内伤湿病12法

    导读: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01 湿蕴胃 ...

  • 【路志正:内伤湿病12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01 湿蕴胃腑 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 ...

  • 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01湿蕴胃腑 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少 ...

  • 熟读此文学好太阳篇,就能轻松治好很多病了【一点资讯】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临床中见到头痛.项强.恶寒时,提示为太阳病,其脉象为浮.脉浮说明病变位于表而不在里. (一)太阳经证 太阳经证又可分为太阳中风证. ...

  • 心静,人不病!张仲景用于“静心”的方子,专治烦躁不安,请欣赏【一点资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