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犹国位于太行山,该国曾经有一件非凡的青铜器,至今也没有找到

在今太行山的北部地区,曾有一个存在于战国时代,非常小的国家,名字叫仇犹国。该国曾在盂县城东古城坪附近埋藏一件至宝,至今也没有被发现。仇犹国埋藏的至宝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早在商周时期,华夏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小型国家,他们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偶尔也会出现相互攻伐的现象。至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矛盾加深,战争频率也越来越高,故此出现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局面。在晋国的势力范围附近,有一个名叫仇犹国的小国,该国历史较长却实力弱小,只能依靠山川的险峻勉强立国。

晋国主政者智伯向来诡计多端,他在吞并周围诸侯国后,便打起了灭掉仇犹国的歪主意。然而仇犹国山高路远且进军道路布满荆棘,如果贸然攻打恐怕会损失惨重。智伯随后心生一计,命2000工匠铸了一口豪华大钟,宣称要送给仇犹国国君。仇犹国君目光短浅且贪心,为了能够得到晋国送来的大钟,便急忙派人“斩岸堙溪”修路,准备用车把钟运回仇犹国。

仇犹国的大夫赤章曼枝认为此事不可轻视,于是劝慰国君说:“夫智伯之为人也食而无信,必欲攻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方车二轨以遗君。君因斩岸堙溪以迎钟,师必随之!”意思就是说,你要是真的为迎钟而把路修好了,晋国大军必定会尾随而至!“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仇犹国国君当然不听,依然坚持迎接晋国的送钟部队。结果仅仅过了七天以后,晋国大军果然沿着这条路突然袭击了仇犹国,仇犹随之灭亡。由此,历史上也流传出“送钟”的词语,与“送终”谐音,表示结束对方的生命。

谈到这里,读者们肯定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仇犹国已经被灭,那么导致仇犹国被灭的大钟究竟去了哪里?它为何会在历史中一闪而逝?若是想揭开该谜题,我们还是要进行适当的推理。首先要关注的一点是该钟的体积,从晋侯请来2000匠人的规模来看,大钟就必然是一个庞然大物。更重要的是,既然仇犹国国君为其运输便利提供支持,则运送大钟的战车宽度就要低于道路,否则将无法运输巨大的铜钟。

晋国战车的宽度,可以参考秦陵博物馆秦国战车的宽度,故此,可以想象,那口大钟的体积绝对巨大。晋国攻伐仇犹国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用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如此一来,仇犹国就有时间做出反应,对眼前为本国带来灾难的大钟进行处理。毫无疑问,一般人的处理方式肯定会选择将大钟砸毁,一来可以迅速处理掉大钟,二来也能为亡国灭种之祸出一口气。不过大钟本身体积巨大且为青铜制品,以人力的方式将其砸毁似乎并不太可能,那时候甚至都没有铁锤。此时只剩下最快速,最干净利落的处理方式——深埋。

历史上对于仇犹国如何处理大钟并未记载,既然我们已经推测出深埋的处理方式,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验证猜想。2012年时,山西省考古部门组织了一支考古队,携带先进的精密探测仪器,在太行山北部盂县城东古城坪(仇犹国的国都)一带搜索,试图寻找到关于大钟的蛛丝马迹。然而搜寻结果不尽人意,考古专家们多日的探索并未收到回报,大钟的下落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据专家称,如果仇犹国灭国大钟仍然存在的话,那么它很可能就是现今国内体积最大的青铜钟,其本身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及文化价值。谈到这里,我们更加期盼考古学者们能够更加努力,寻找到失落在历史中的大钟,还历史一个真相。

参考资料:《历史很有趣》 上海出版社出版 杨光明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