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就不能吃补药?国医大师:只有补药扶助正气,才能驱邪外出
身体里有湿气、有毒火的时候,是不能吃补药的,这已经成了人们的常识,但其中的误会大了!因为湿气和毒火之所以停留在体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的正气不给力,没有本事把这些外邪祛除出去。
在你硬挺着不吃任何补药的时候,邪气可能进一步入里,直至形成正邪平衡的停滞态势。很多人感冒、感染拖延时间很长,痘痘总是爆不出来,其实都是因为身体欠补。这一点,可以看看“国医大师”是怎么做的。
陆广莘教授是“国医大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陆老是学西医出身,但比很多中医医生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医,他给自己治感冒的药物,一生只有两种,都是中成药:一个是补中益气丸,一个是防风通圣丸。前者是补正气的,后者是驱邪气的。他用这两种药配合着,几乎对付了一生中遇到的所有感冒。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中医治病养生的通则,具体用在祛湿排毒上,就是要在扶助正气的前提下驱邪。一来,正气不足,湿气毒火就会乘虚而入,一旦湿毒入侵,没有强大的正气是无法祛邪外出的。二来,祛湿排毒的药物大多是苦寒的,会伤及阳气,所谓阳气,就是身体的功能,单纯长期用苦寒药祛湿,只会进一步损伤身体祛湿的本能。
很多人总是感冒或者患各种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都有可能,而且一次发作会拖延很长时间;还有的人长痘痘,过了青春期还在长,而且变成了持续不消的暗疮。
这些病症之所以能迁延日久,就是因为身体的正气弱了,不能祛邪外出,本该速战速决的“歼灭战”,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拉锯的过程中,正气和邪气达到了低水平的平衡,病情虽然不再加重,但始终好不了,这个时候就必须打破这个平衡。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打破这个平衡呢?
我遇到过一个病人,眼睛上长了个脓肿,他为此吃了、抹了各种清热解毒的药,饮食也一直清淡,但始终不好。这个人脾气很急,忍受不了这个,当时正好是荔枝上市的时节,他一气之下买了一斤多荔枝一口气吃完,之后还吃了顿涮羊肉。
第二天,眼睛的红肿就加重了,而且有了脓点,他又去了医院,医生做了局部清洗后让他回家,没几天,纠缠了很久的脓肿竟然彻底消散了。
必须承认,他一气之下的野蛮治疗有一定道理,用他自己的解释是:要通过热性食物把脓排出来。荔枝和羊肉都是热性的,吃了它们马上打破了之前身体和邪气之间的低水平平衡,平静很久的矛盾被激化了,而问题大多是在激化后解决的。
虽然这种“恶治”的办法不值得提倡,它提示的道理却可以通过药物来实现,这就是用补药扶助正气,驱邪外出,“国医大师”的两种感冒药就是这个原理。
如果感冒迁延日久不愈,又没有舌质颜色红、大便干等内热明显的问题,适度的补气药是可以用的,它们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加速痊愈,西医在临床上也是这样做的。
对于感染严重的病人,除了给抗生素,医生还会给维生素C甚至能量合剂,能量合剂是细胞的能量补充剂,直接给身体增加能量、提高功能,帮助身体抗炎,类似于中医的补气药黄芪及补中益气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