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雾》:走进伦敦雾,看尽伦敦和雾相爱相杀的120年
“伦敦雾是什么?它不仅是一个物理对象,一个抽象的语义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网络中的节点。”《伦敦雾:一部演变史》译后记这句话可谓凝练。与我们熟知的,以“污染原因污染危害污染治理”为脉络的此类题材著作不同,克里斯蒂娜·科顿(Christine L. Corton)笔下的“伦敦雾”更像一面镜子,一种表征,投射出不同时期社会心态、思想气氛和现实问题。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间近一个半世纪的“长寿”岁月里,伦敦雾弥散在狄更斯,史蒂文森,康拉德这些天才小说家们的作品中,定格在惠斯勒、莫奈等该时代最伟大艺术家的画笔下,又或成为犯罪或侦探等通俗文学内神秘或黑暗事物的符号,幽默与讽刺漫画中熟悉的调侃对象与灵感来源。《伦敦雾》的特色之一,便是展现了文学作品、通俗小说、报刊或画作中的伦敦雾,并让读者看到大雾之下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生活面貌:
诸如身处充满灰尘的环境中的磨坊、工厂、纺织厂工人,他们脆弱而短命,不得不借助酒精“来赶走体内的雾霾”;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看似受到最多尊重,实则在法律和道德上最弱势,大雾和日益增长的男性暴力凶险成为所有阶层敢于独自外出的女性的威胁;对艺术家而言,阴沉的大雾让伦敦的白天如同黑夜,一些画家不得不擦洗天窗,好提高一点工作室的能见度,但另一些外来画家却在浓雾中找到了艺术的灵感……我们能看到伦敦雾是如何与伦敦人的日常生活纠缠,并逐渐被后者视为城市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伦敦雾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从19世纪40年代起开始频繁爆发,在20世纪60年代寿终正寝。本书作者克里斯蒂娜·科顿结合了大量报章、文艺作品,梳理了伦敦雾120年的演变史,生动再现了雾都伦敦的景象,以及人们围绕大雾治理的博弈过程。
一、伦敦雾是如何形成的?
伦敦雾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雾霾。它由烟尘结合潮湿空气混合在一起形成,颜色暗黄,看起来厚重且浑浊。
19世纪40年代,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早期,伦敦作为经济中心开始迅速发展。工厂一个个冒了出来,烟囱林立。与此同时,人们从各地涌入伦敦谋生。伦敦人口和房屋数量迅速刷新,每幢房子都有一个煤炉烟囱,这是家家户户做饭和取暖的必须用品。
当时伦敦大量使用的是一种廉价的海煤,燃烧后产生了高含量的硫化物,和空气混合后看上去是暗黄色的。暗黄色的雾霾被冬天的冷空气封闭在伦敦上空,散发不出去,就形成了长时间的伦敦雾。
根据当时的文字记录,一旦伦敦雾降临,即便是白天也如同黑夜,街上所有东西看起来都是暗暗的,室内外都必须点灯照明。
雾霾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到了19世纪后期,雾几乎成为伦敦冬天的常态化天气。
二、伦敦雾给伦敦带来了哪些问题,人们又是如何看待它的?
1. 影响个人健康。雾天里,人们咳出的痰是黑色的,这说明灰尘的颗粒被人体吸收,影响了人们的呼吸质量。1886年,伦敦估计有约11000人死于气管炎。根据《柳叶刀》杂志的记载,1873年大雾期间和之后的三星期内,伦敦死亡率显著上升,有2000多人死于痨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的疾病。持续的雾霾天还导致人们酗酒和抑郁。
2. 影响公共秩序。19世纪40年代的几场浓雾,让伦敦的交通彻底瘫痪,泰晤士河上船只总是互相碰撞造成事故。大雾甚至叫人看不清路面而意外丧命。
3. 成为犯罪的温床。在雾气弥漫的昏暗的街头,小偷小摸、卖淫嫖娼、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大雾与犯罪的关联,在很多19世纪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比如福尔摩斯系列的作者柯南·道尔就认为雾是犯罪分子的帮手,给犯罪团伙提供便利。
还有著名的“开膛手杰克”连环杀人案也和浓雾相关。1888年8月到11月,在伦敦东区,一名男子在夜晚的浓雾中,以残忍的手法先后杀害了至少五名妓女,其中三人的内脏都被摘除了。而杀手的真实身份,至今仍然是个谜。
4. 威胁女性出行安全。体面的女性更加不敢在昏暗的雾天单独出行。
5. 然而,到处拔地而起的工厂和烟囱却也是国富民强的标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往往带着膜拜的心态来到伦敦,为高高耸立的烟囱惊叹不已。
这种膜拜的心态,也让伦敦雾在一些视觉艺术家眼中,充满了工业浪漫主义的魅力。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和美国的惠斯勒就是伦敦雾的忠实拥趸,他们都热衷描绘雾中的伦敦,伦敦雾大量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在他们眼中,伦敦雾变化无穷妙不可言。
三、伦敦雾是如何被终结的呢?
整个19世纪,工业代表和市民始终博弈,希望治理从对方头上开刀。到了19世纪80年代,伦敦雾到达了顶峰。人们开始意识到治理大雾刻不容缓。从那个时候开始,政府层面的立法和执法开始严格了,而随着替代能源的出现和普通民众的觉醒,伦敦雾的治理开始出现效果。
1. 立法方面。1891年的《公共卫生法案》,是一个重要举措,法案明确要求工厂自行处理烟尘,工厂排放一点黑烟都被视作为违规,将受到严惩。
2.替代能源煤气的出现和使用,以及电力的普及。电动机器取代了靠燃煤蒸汽驱动的机器,空气污染问题有显著改善。
3. 观念的改变。1952年的“杀人大雾”成为了彻底治理伦敦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雾虽然在一周后渐渐散去,但这场令人惊恐的大雾和让人震惊的伤亡数字,让全体英国人开始深刻反思。后来,议会通过并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新的法案通过立法,首次对家庭用火和工业排放双管齐下,进行治理。
这部法案确实见效了。到1968年,整个伦敦有65%的房屋和场所都接受了控烟禁令,完成了控烟改造。到了1980年,伦敦的雾天降到5天。历经120年的伦敦雾,终于寿终正寝。
总言之,《伦敦雾》向我们提供了双重的阅读视角:当我们将大雾视为一种文化表征时,这本书将引导我们通过伦敦雾在不同时期日记、小说、绘画中不同的文化内涵透视英国现代化进程中每一个节点的特质和症状。而当我们将大雾视为依然持续且紧迫的现实问题时,更加牵动读者内心的将是《伦敦雾》中奔走的议员、医生、科学家,是无数次挫败和艰难进展及其背后制度的沿革,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它让读者持续询问自己:我们身处哪个位置?我们和他们有哪些差异?我们可以信任并借鉴这样的经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