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韩城之挟荔宫遗址
【挟荔宫遗址】
从司马迁祠出来时,身体自重已使得双脚不堪重负,有点疲惫了。就在司马迁祠门前广场的边上有一块指示牌:“八路军东渡抗日纪念碑*由此向前200米”。德格想过去看看,我对指示牌上标注的距离表示怀疑:“切!200m?走500m你要能走过去就算不错了。”这是一个景区(点)链接另一个景区(点)惯用的伎俩,如果真的只有200m,眼光所及是可以看见的。但是他执意要去,我也就“拖”在他身后向坡上逶迤,结果,大概走出不到100m,就觉眼前一亮,看见了一块“省保”标志碑。
就在坡路的左侧,我们看到了一块“标志碑”。哈哈,歪打正着,我们居然找到了汉代的“夏阳挟荔宫遗址”。
在来韩城之前,我就已经得知了这个古遗址。尽管我也很喜欢探寻古遗址,且经常为古遗址的荒凉空旷所吸引,但是毕竟早期的古文化遗址,大多位于地表以下,纯粹的外行在没有专业工具,和明显标识的情况下去寻找她,无异于盲人瞎马。因此这个遗址并没有列入我们此行的目标。
现在好了,我们竟然误撞上了她。我是说啥也不走了,要去寻找遗址,德格只好一个人去看纪念碑。不过,我敢打赌:他的心思早就被这个“标志碑”勾走了,哪还有兴趣去找什么纪念碑。果然,不大一会儿功夫,他就飞奔着追上了我。
【遗址远观】
在这块省保标志碑的身后约200m的远处,就是“母亲河”的河边滩涂,“GZ40高速公路- 西(安)禹(门口)段”的“司马迁大桥”(韩城跨河大桥)顺河道纵跨,大桥下有一处高出地面约6、7米的黄土断崖,就是“挟荔宫遗址”所在。
我很快来到断崖边察看,尽管我是古遗址考察的外行,但是面对那细腻的、没有丝毫杂质的黄土,也知道这是人工堆积的。我没有细找夯层,但是没有丝毫地层痕迹的黄土堆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
【建筑基址夯土层】
转过断崖左侧面,抬头就看到了在黄土断崖上约4m高处,密集堆积的砖瓦碎片异常丰富。这些碎片看上去并非粉碎性的,有的碎片保留的很大。
关于这处“挟荔宫”,历史资料记载不多。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曾数次渡过黄河去河东(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万荣县后土祠)祭祀后土,最后一次还留下了著名的《秋风辞》,如今这块诗碑还保留在万荣县的“国保”--- 后土祠(秋风楼)中。其中,在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刘彻两次东渡黄河,均由长安沿今天我们看到的“司马迁古道”来到韩城,从这里乘船渡河。而挟荔宫作为刘彻的东渡行宫,大约就建造于这个时期。
【遗址中富含砖瓦构件】
【含层深厚】
汉挟荔宫遗址,现存遗址面积约6000㎡,大致呈南北向矩形。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被发现,随即进行了考古试发掘,有“宫”“千秋万岁”“与天无极”等文字瓦当出土,其中一块空心砖上有“夏阳挟荔宫令壁与天地无极”长达12字的阳刻铭文,从而断定此处遗址即“汉代夏阳挟荔宫遗址”。另有众多陶水管、陶瓦、陶豆等器物出土。如今我脚下依然有很多被碾碎的砖瓦碎片。
【地表散落碎片众多】
【留个纪念】
非常遗憾的是:我的内存卡出了点问题,照相机怎么也读不出内存卡。我只好停下来一直料理这个东西,眼看着时间不早了,我们下午还有更重要的行程。无奈之下,我只好少拍几张挟荔宫遗址的照片了。作为“补偿”,我捡拾了一片保留的比较大一点的挟荔宫陶瓦碎片作个纪念罢!从这块碎片的表面弧度看上去,应该是一件绳纹板瓦的一部分,也可能是陶水管的残件。(所有资料上都显示该遗址的名称叫“挟荔宫”,而省保标志碑上却书“扶荔宫”,看来是“标志碑”刻写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