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记忆

正月初三,我们二十几个外甥以及外甥辈的孩子在大舅家拜年。吃完中饭,小舅提议去修缮后的老宅参观。六十多岁的姨父开玩笑说:“钥匙在我手里,大家准备买门票,10元一张,那可是乡村博物馆呢。"去年修缮期间,他可是主要 “功臣”。穿过村落中央的主街道,向左拐个弯,上六七步台阶,再左拐便到了。
 
大门还是那个大门,上面有一个门梁,下面是红色的春联。门口左侧摆着两只蓝色的塑料粪桶。我走到两只粪桶摆放的地方,寻找⋯⋯,哎,那个井呢?它被填平了?明明就在这里!

那一年我刚谈恋爱,也是正月初三,带了小渡(未来的妮爸)来外公家拜年,顺便和亲戚们见个面。饭后,大家在大门口玩耍,聊天、打牌、晒太阳,大人小孩不亦乐乎。突然调皮的XX表弟(小姨的儿子)放了一个鞭炮,吓坏了只有四岁的小表弟cc。cc赶紧逃,冷不防“扑通”一声,跌进门口的井。这井是隔壁阿芳家,挖了一半未完工,平时露天敞开,两家人都知道。正月里刚刚铺了一些稻草掩盖,亲戚们不清楚门口有这个“陷阱”。
 
说时迟,那时快,小渡同志大显英雄本色,众人还没回过神来,他跳进池中勇救cc。他一定是迫不及待想在众人前表现一番。他还真是做对了。cc虽然仅有四岁,却是大家的掌上明珠。因为外公是独子,外婆生了四个女儿,直到第五胎之后才连续有了两个儿子。在当年农村,没有男孩是一件屈辱的事情。外公70岁有了cc-----外公的长孙,大舅的儿子。可见,大家有多疼爱这孩子了。看到小渡所做的这一切,外公肯定对这未来的外甥婿多了几分赞赏。
 
当湿漉漉的cc抱上来之后,七姑八姨连忙帮他换了衣服塞到被窝里暖和。小家伙一定被吓坏了,不哭不闹,任大家折腾。小渡的衣服也一塌糊涂,却没有湿透。大舅找来吹风机,小渡脱去了外套和毛衣,只剩一件贴身的棉毛衫。
 
这时,尴尬的事情出现了。 只见这件棉毛衫,绿色退成灰色,很有些年头了,旧得不成样子,袖口早已磨损,破线头缠绕在一起。
 
我想,细心女性长辈肯定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我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了。
                           
老宅至少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坐西朝东,三大开间,两边厢房,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天井与大门之间有过道连接。三大开间包括过道都分楼下楼上两层,楼下有结实的柱子,精致的牛腿,楼上有雕花的木窗。

在我的太公即曾祖父这一辈,兄弟间分房自立门户,靠左侧的一大开间及厢房分给我的堂太公一家;中间及右侧两大开间包括厢房、天井、过道则由外公一家继承。两户人家虽然用木板和砖头隔断,不过还是可以像自家人一样进行对话。小时候,每次我来外婆家探亲,屋子的另一头就会传来大声的问话:“小囡又来外婆家玩了。”那必定是我的堂外太婆,好像她随时等着我的到来。过了会,她就叫她的孙女和我玩(比我小一岁,我却该叫她堂姨的翠翠),翠翠爸妈也离婚了,也许她堂外太婆认为我俩同病相怜,适合做朋友吧?

跨着门槛,朝正间厅堂望去,黑漆漆、阴森森。长年没人居住的房子散发出腐木的霉味,已逝长辈的灵魂也来凑热闹,将我包围。记得过道的右侧是一个推磨,紧贴着推磨的是一个碎砖头垒就的简易鸡窝。
 
这一刻,过去的记忆复活了,那可不是客厅的黑漆漆,阴森森,是温暖清香的豆腐脑的味道。
 
每当快过年的时候,外婆总要准备许多豆腐,这一切可离不开笨重的推磨。
只见她两手抓住推磨的木杆,左右摇摆,一下又一下;推磨在外婆的指挥下,按照顺时针方缓缓转动,一圈又一圈;木杆的绳子吊在天花板上,“吱呀”“吱呀”地发声,好像随时会断掉。外婆边推磨杆边吩咐外公,加点豆,再加点水。外公则慢悠悠地放一点豆豆,又放一点水。不久,那白花花的豆腐脑就如牛奶般流淌,散发出清淡的香味。旁边那些不安分的鸡也不时来啄一口。戴着近视眼镜的外公说:“走走走,死一边去,讨厌的鸡。”鸡可坏了,它们欺负外公这个老实人,走开一下又聚拢来偷吃。外公一手摘下眼镜,一手拍着大腿,苦恼的样子:“哎呀呀,你们这鸡,哎呀呀,”接着呼喊外婆,“停一下,停一下,快点快点,更更(外婆的名字),你来赶,你来赶⋯”
 
“吱呀吱呀”,岁月就像推磨,不知疲倦,推人老,推出新的轮回。而今,过道上,推磨不见踪影,鸡窝荡然无存。难道它们也离开这寂寞的房子,随外公、外婆长眠于某个安静的角落了吗?

(0)

相关推荐

  • 怀念外公外婆

    道"西" 怀念外公外婆 文/童金露 就像贾平凹说的那样,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时间久了,许多的记忆已有些模糊,但思念却堆叠得太多. 在 ...

  • 一位中年妈妈自述:当父母不在,兄弟姐妹都成了陌生人

    以前,妈妈常感叹说我们80后90后这一代最孤单,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小时候,没有兄弟姐妹相互陪伴成长,长大后,也没有多少血脉至亲往来. 可自从两年前外公外婆相继去世后,妈妈便再也没说过此类的话. 因为自 ...

  • 追忆母辈

    致读者: 2.此文乃作者辛勤付出的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版,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若有违反,本人将偕同律师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3.全文共15630字,阅读约需25分钟. 谨以此文 ...

  • 吃 药

    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药的,从小到大肯定吃过不少的药. 听母亲讲,我小时候两.三个月的时候,她带我回老家,结果就病了,是腹泻,非常严重.老家在农村,离县城还有十几公里路,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几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青篱《童年记忆之买冰棍》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青篱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上学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公家度过的.外公特别宠我,主要是因为我小时候特别机灵,嘴巴又甜.我这样说,我的同事和老板会 ...

  • 四川作家‖【我的外公】◆刘香琼

    作者简介 刘香琼,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发表于市级文学刊物,德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总工会礼仪培训师,中国注册形象礼仪高级讲师.  我的外公   这两天,我特别害怕接到家里人打来的电话,因为外公一直在重症 ...

  • 穿着旧衬衫的他,在门口望着远行的车。

    秋 私 语 日 记得那首诗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我眼里也是如此的,不过在这个小县城的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 没有提前通知就来到的小雨,让整个县城的路变得泥泞不堪.尤其是那个外公的房子门 ...

  • 50年前你家的院子也是这样吗?——有声版散文《老宅记忆》

    序 时过境迁,岁月沧桑.如今的店街冷落萧条,满目败落,要说不堪入目似不为过.眼下,许多乡邻已住进了楼房,街上凄清冷落,冬季更甚.或许不用多久店街"老宅"这个乡愁的载体就会被岁月湮没 ...

  • 50年前涉县人是如何生活的?来看看井店人的老宅记忆

    老宅记忆 王永太 老宅坐落在井店村老店街上街南,早已易主,但它那不朽的面目时时浮上我的心头······ 老宅隔街少斜一些对着的是一个有着残破门框的胡同,胡同内住着吕氏等几家;东邻是本家大伯的宅院,和老 ...

  • 【记忆】建筑可阅读:岁月静好,走进金山老宅的“大咖”故事!

    沿着黄浦江南行,金山区张泾河畔有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张堰镇,镇上有处罕见的四进院落,见证姚氏家族百年沧桑,也呈现着近现代著名社团--南社的烟云岁月.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姚光 ...

  • 【三湘文艺】彭盼兮/老宅里的点滴记忆

    老宅里的点滴记忆 作者:彭盼兮 那个年代,我在乡下跟着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留有许多美好的记忆.其实无所谓好坏,多是些那时候的生活点滴.只是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大部分人都将儿时的童趣故事遗忘和冷落了 ...

  • 武胜记忆:石盘场上的王家老宅

    不知不觉在武胜呆了三十多年,慢慢与这个小城纠结共生.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旅行,其实也就是在人生里的旅行,情绪无法言喻,只好随手按下快门...... 今年六月端午节期间又去了一趟石盘场,没想到当天雨下得比较 ...

  • 【成都记忆】第十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圆满举行

    四川蒙顶山茶网    编辑:张明儒 四川蒙顶山茶网讯 4月29日,第十届四川国际茶博会在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隆重开幕.由省农业农村厅.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经济合作局.省政府驻重庆 ...

  • 【视频】 美业专业知识记忆方法

    【视频】 美业专业知识记忆方法

  • 北京记忆丨北京东安市场旧闻漫谈

    编者按:本文是由张子华 李雅轩 白玉晨 莫文通.常玉奎 刘鸿印 丁德贵 康耀庭八名原东安市场摊贩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回忆资料,写成于1966年2月.现在作者除李雅轩.莫文通.常玉奎外都已逝世.这篇文章是 ...

  • 《易经》《六十四卦便捷记忆口诀》全文翻译

    《易经》《六十四卦便捷记忆口诀》全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