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非国家以海盗闻名,意大利曾在这和英国抢地盘

提起非洲各个国家的知名度,有一个东非国家近年来高居榜首。不过这个名显然这个国家不想出,没错这个国家正是以海盗出名的索马里。

从地理的角度看,索马里有一万个理由变富。首先索马里有非洲最长的海岸线,北扼亚丁湾而东临印度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时该国有大量的富矿和渔业资源。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什么原因让索马里变得贫穷,人民选择下海为寇,很值得人们去深思。

其实索马里的现状,究其根源,几乎可以一言以蔽之,便是怀璧有罪。一个地区地理优势过于明显,固然容易产生早熟的文明,但也容易沦为四战之地。成为四方列强的争战场。巴尔干半岛,两河流域,埃及都不幸位于这样的四战之地。所以至今动乱不已。而索马里也难脱离这样四战之地的夙命。

当然这样的地区,一般文明都比较早熟。与南部完全蒙昧的黑非洲不同,索马里开化的比较早,早在古埃及时期,便有文献记载,索马里地区与古埃及已经有了朝贡贸易。之后埃及衰微,东非高原兴起了一个文明传承至今的古国,这个古国便是非洲帝国埃塞俄比亚,极盛时期,埃塞俄比亚的疆域甚至一度扩张到阿拉伯半岛南部。此时的索马里自然的被埃塞俄比亚行省治之,而并无独立的国家概念。

再这之后,回教兴起,阿拉伯帝国横空出世,横扫三洲五海之地。一般而言,高原帝国虽然能较好的保护自己的原生文明,但是扩张性不足。最终在阿拉伯帝国的凌厉攻势下,埃塞俄比亚帝国的势力节节退缩。最终阿拉伯南部的也门等地自然是保不住了。就连东部广大地区也被阿拉伯人给回教化了。

最终埃国东部的回教部族,自然仗着老大哥阿拉伯撑腰,纷纷成立苏丹国。而埃塞俄比亚人一项以所罗门的直系后裔自居,比犹太人还要傲娇。自然不会轻易接受当年亚伯拉罕(易卜拉欣)庶出的儿子以实玛利(伊斯玛仪)的宗教。但是形势比人强,面对着国土沦陷,埃塞俄比亚只能默默忍受。

之后阿拉伯帝国衰弱。埃塞俄比亚曾一度收复失地,但是当地的土著此时已经深度回教化了,不再是当初完全处在蒙昧时期的部落,而是形成了若干成建制的苏丹国,所以埃塞俄比亚收复这些苏丹国很费力。最强大时也无非是将这些苏丹国藩属治之,此时的索马里成为了埃阿两大帝国的缓冲带。

而到了十九世纪时期,索马里又迎来了第三股势力英国。后来意大利也跟着来凑热闹,此时的非洲,未开化的地区,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搭上了殖民末班车的德,意,比利时等国,只得挑选英法老爷挑剩下的硬骨头。而此时的意大利基本上没的挑,最终他只得硬着头皮去强占反抗意识较强的北非,东非。

一般人都被各种段子玩坏了,以为意大利是帝国主义中负责搞笑的。还老拿人家打不赢埃塞俄比亚说事,但是其实当初英法等殖民者侵略的都是未开化地区。而轮到意大利等国殖民时,给他们剩下的都是文明程度较高的半开化王国。哪个好欺负一目了然,埃塞俄比亚当初可是敢和阿拉伯帝国叫板的老大帝国,大一统两千多年了,而意大利当时刚统一没两年。加上这埃国位于高原,主场优势明显。能打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二战时,意大利雄起了一把,不仅强灭了千年帝国埃塞俄比亚。还一度吞并英属索马里,一般而言,英国都是从别人嘴里叼殖民地,结果这次反而自家的殖民地被打的吐了出来。所以说意大利完全只有意大利面,是负责搞笑的,显然有点言过其实。

最终德国打的好,不如人家意大利会骑墙。二战后德国自家的面积又缩水一大块,还分裂成了两半。而意大利跳反的时候很关键,结果不但本部领土没有丢失,而且意属索马里依然交给意大利“托管”,二战后,英法等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海外殖民地缩水严重。好多英法殖民地在五十年代就独立了,而意大利对意属索马里的殖民统治却持续到了六十年代,谁是人生赢家,一目了然呀。

最终六十年代初意属索马里和英属索马里合并,形成了今日的索马里共和国。但是这新成立的共和国,因为传统埃国势力和回教势力的影响,以及长期的为英意分治。所以独立后索马里各方势力,貌合神离,最终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内战。而今索马里之乱,非为索马里一国之乱,而是牵扯到了各国势力,索马里的和平之路,依旧很漫长。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原创小文

逗趣游戏

你想要的我这都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