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法思维:发现与创造的源泉|思维模型No.40

「每天聪明一点点,构建你的思维工具箱」这是大辉多元思维模型系列的第40篇。

先做这样的一个心理学试验:我们在空地上用篱笆围成一个方形围栏,其中三边都栽上了篱笆,留出一边开放,如下图所示:

我们提前将一些食物放在篱笆外面的 B 点,然后再牵一只狗到篱笆内的 A 点。狗很饿,已经几天没吃到东西了,试验结果显示,对狗来说,吃到食物是非常容易的。

它可能先会趴下,摆出一个向食物直接冲过去的姿势,但是很快,狗就反应过来,弄明白了情况,它会绕过篱笆,非常果断地以一条平滑的曲线路径跑到食物那儿。

有时候,尤其当 A 点和 B 点间的距离特别近时,就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会那么顺利。试验中狗会浪费一些时间在篱笆内,它吐着舌头又叫又抓,甚至用头去撞篱笆。这样折腾一段时间后,它才有可能「想到一个好主意」,会绕过去吃到食物。

将不同动物放到狗的位置 A 点,观察比较它们的行为,会非常有意思。一只成年黑猩猩或一个4岁大的儿童,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很简单,他们会很轻易的绕过去获得食物。

但如果放一只母鸡,就很难了。它会在篱笆内侧扑腾不停,并努力的想从篱笆挤过去,即使它最终能吃到食物,通常也是意外所获,而不是有意为之。

母鸡在这个过程中会花费非常多的时间,一般是扑腾累了,失望的看着食物。然后踱步到篱笆外后偶然碰到的,它并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下次碰到同样的情况,它照样会扑腾不停。

我们可能会笑母鸡的蠢笨,其实一些成年人也会犯相似的错误,比如那些为了发财砸取款机或抢银行的就很像对着篱笆扑腾的母鸡。

还有那些盯着想要的职位,不断的,持续的投递同一封简历的人其实也差不多。他们只会冲着目标,用简单的,直线的,类似母鸡这种原始的条件反射方式,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探索法是第二层次思维

很明显,很多复杂的问题通常不能用肤浅的、简单的直线方式解决,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直线式的捷径,那也就不能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太简单了,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

有价值的,复杂问题的解决方式通常不是由问题能够直接得出答案,它们的解决方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用迂回的,曲折的途径获得。

用价值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的话来说,这就是第二层次思维,它是简单思维的对立面 。第二层次思维深邃、复杂而迂回。

如果第一层次思维说:这是一家好公司,让我们买进股票吧。而第二层次思维会这样想:这是一家好公司,但是人人都认为这是一家好公司,股票的股价和定价都过高,让我们卖出股票吧。

巴菲特的「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就是典型的第二层次思维,这种思维不是本能思维,需要刻意的、持续的训练才能拥有。

第二层次思维也是一种探索法的思维。探索法起始于数学,两位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探索法体系贡献最大,他们是笛卡尔和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曾写到:

没有什么比创造的源泉更重要了,在我看来,它比创造本身更有意思。

莱布尼茨说的「创造的源泉」就是如何产生创造的方法。所以学习「探索法」就是学习发现的方法与规则,它也是创造的方法与规则。第一个对探索法进行体系化阐述的人是帕普斯,他是公元300年左右的希腊数学家。下面大辉摘要并解释探索法的一些要点:

探索法解题要点

1.对问题适当变化

a)用类比法

以前见过与此问题相似的问题吗?他们完全相似还是部分相似,以前的解决方法有助于解决此问题吗?

前面心理学试验中的4岁小孩为什么能够很快解决问题。我们猜想他可能使用了类比法,在以前玩游戏的时候,家人经常把玩具放在他们的身后,然后挡起来,小孩会绕到大人身后拿到玩具。在这个过程中,4岁的小孩将试验中的篱笆类比为大人的身体。

b)对问题分解、重组

对问题分解和重组是基本的的思维方式。

如果一个问题看起来特别复杂,无从入手,那么将它分解是一个基础思维。如同把大象装进冰箱的三步法就是解决问题的很有用的方法。

比如要写一篇3000字的文章,对于一些人来说会比较难。但如果让他先写一两百字的卡片,就比较简单。如果在某个主题积累了十多张卡片,再将这些卡片组合起来就是一篇逻辑严谨,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将问题分解后,再尝试将这些元素以一种新的方式组合起来也是发现和创造的基本方法。我们人类90%以上的创新,就是不断分解,重组而获得的。

2.引入辅助问题

假如你打羽毛球不小心将球打到房顶上去了,现在要拿到羽毛球就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但房子太高,你爬不上去,此时需要引入辅助问题,你可能需要先找一把梯子。现在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哪里找到能爬上房顶的梯子,解决了找梯子这个辅助问题后,房顶上的羽毛球也就很容易拿到了。

3.倒过来解

芒格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反向思考。当正面无法突破时,能不能倒着干呢?

假如你现在大一,想毕业后入职百度,你不知道学习什么样的技能才有可能进百度。此时,你可以倒着思考,四年后的百度员工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呢?

你从公开的信息发现百度在AI方向发力,因此如无有意外,四年后,掌握机器学习的技能对于百度员工很重要,也应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学习并精通机器学习的相关知识,对你入职百度有非常大的帮助。

探索法是一个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帕普斯说,探索法其实质就是分析与综合的程序,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在分析中,我们从想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假定它是成立的。

如果问题成立,我们可从中得出某些结论,从这些结论我们又能够得出另外一些结论,直到得到可以作为综合的起点的那个点,这个点或许就是我们要的那个无需证明就成立的「第一性原理」。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假设要求做到的事情已经做到(你是百度员工)。我们先研究要得到这个结论需要什么前提条件,然后再研究这个前提又是依据什么前提而得出的。

这样从前提到前提,直到我们得到了某些已知的,或者公认为正确的东西(百度在大力发展AI),这个过程我们叫做分析,或者叫做倒过来解。

在综合中,我们把这个过程反过来,从分析过程中最后到达的点开始,从已知或公认的正确的地方开始,由它推导出分析中先于它的东西,并继续推导,沿着我们的步骤回溯上去,最终成功的到达了我们要求的东西。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综合,或者叫构造性求解,也可叫做前进论证。

在解决问题时,通常分析在前,综合在后,分析是设计方案,综合是执行方案。分析是创造,综合是执行,分析与综合互为前提,互相补充,互相转化。这是探索思维的核心。

最后我们以原始人过河这个故事再理解一遍分析、综合这种探索法思维:

假设现在一个原始人要渡河。平常河水都很浅,可以蹚水过去。这一天,河水涨了,蹚不过去。这个原始人回忆起,他曾经有踩着一颗倒下来的树过另外一条河的经历。于是他四处寻找倒在河上的树,这是一个很棒的想法。

但是他沿着河流上下走了几回,都没有发现能让他踩着过河的树。那他有什么办法让河边生长的树倒在河上呢?

这一连串念头就是分析,如果这个原始人完成了他的分析,他可能就是桥和斧子的发明者。

那么综合什么?

综合就是把这个念头付诸行动。原始人综合的最后一个动作,就是踩着倒下来的树过河。我们发现,分析和综合的次序恰好相反,在分析中,过河是分析开始的第一个愿望,而在综合中,过河又是最后一个动作。也就是说分析存在于思维之中,综合存在于行动之中,分析锻炼思维,综合锻炼体力。

今天文章的核心思想来自书籍《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这本书表面上看是教你如何解数学题的,但它教的思维方式几乎可以用于解决我们现实中的任何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