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中医干祖望

​家父在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今日中医》 (未定稿) 中是这样解释中医的:中医的家业有两款,一为独特的理论学说体系; 二为繁琐的治疗手段。正因为他理论学说体系和治病手段,独特得异乎寻常,世无其匹,故而也称之为特色。另外还有一个不能目为特色而确实是宝贵家业的,就是漫长历代诸子百家遗留下来含有教育意义,具有经典身价、可作治病准则的格言。都是言语不多,分量沉重的吉光片羽。这种无价之宝,谁拥有得多,谁就可技术提高。但十分可惜,这份遗产,不能人人可以得之,只有博览群书者可以独占,诸如 “治风先治血,血旺风自灭”; “见痰莫消痰,出血休止血”; “要解其毒,先祛其邪”; “耳聋治肺,鼻塞治心”; “女子肝常有余,男子肾常不足”等等,都是这型的珍贵格言。有人把五行、六气、脉诊、舌诊等也作为中医的特色者,等于把被褥床帐、衣服鞋帽、台桌凳子等作为家业者一样,是错误的。因为这是生活用品,绝对不是家产。这批生活用品,固然似乎入的生活中不可作须臾之离,但没有它,人照样可以生存。一、独特的理论学说体系中医至今还没有人承认是科学的,但实质上是实事求是的 “驭宇学”。人是最聪明的动物,从太古祖先开始就把野兽改造为家畜; 野鸟驯训成家禽; 在百草中筛选出五谷而培育之; 把这另另总总的动物、植物征服、改造到为人们效劳服务。这种手段,就是驭御术。看得见、摸得到的有形之物固然征服了、改造了。但空空洞洞,无声无色,无质无嗅的空间、时间以及瞒昧于生理解剖时代而要认识人身生理、病理等等,怎办!难不倒聪明的人,他可以凭日出日入来称之为一天,凭月盈月晦来称之为一月,凭寒煊变化来称之为季,凭四季的周而复始而称之为年。但一年复一年看不见、捉不到的瓜代交接,不断的变异下去,不要说百年千年无法筹计,即使十年八年也难以清算。于是把 “甲乙……”、“子丑……” 22个记号,作辔缰之用,抛向空间、时间,套住了这乌有之物而驭之御之。且看《左传》开始就取用了甲子纪年法,使几千年历史,完整地保存到今天。考: 把硬壳 (甲)、鱼腮骨(乙)、鱼尾巴 (丙)、中心位置 (戊)、人口 (丁)、我(己)、 暑天 (庚)、 五味中的辣味 (辛)、 奸佞者 (壬)、 女子月经 (癸)、儿子 (子)、丑恶 (丑)、恭敬 (寅)、木器榫头上的凹眼 (卯)、北极星 (辰)、过去的 (巳)、一纵一横的交错点 (午)、没有到来 (未)、上海市的别名 (申)、蓄水池 (酉)、门窗上的环纽 (戌)、容貌清瘦 (亥) 22个乱七八糟的单字,搜集到一个容器里,真是盲人盲事、莫名其妙。可是编织成了天干、地支,马上化腐朽为神奇的 “甲子” 学说,成了希世珍宝。用它来立竿测影,历学就建立起来而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学科。后人就步迹这个驭御无形事物的方法手段,继续生产出星期、二十四节令、闰年闰月,旁及地球的经纬等等,终于形成了这门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定岁时节候的历学这个学科。同时医学在那时开始形成,也如历学同样的依靠幼稚初级的解剖所见人身脏腑作基础,再利用当时现存的阴阳、经纬、五行、粗糙的天文、地理、人事等知识,加上自战国到后汉几代人智慧的推理、实践、总结而完成大业。同步见之于笔录者,就是一部《内经》。形成中医医学的这样一个学科,完全是把除了有形有质的事物之外的宇宙间所有 “无色无声,无形无迹” 的乌有之物,加以扑捉、套上圈套 (专用的名称、名词)、驯化而驭御它为人类服务。这个作为圈套来辔缰宇宙间无形物空间的武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阳三阴。其实少阳是太子居住的东宫,太阳是日的通称,阳明是指太阳光,少阴是秋季或西方,太阴指幽暗之处,厥阴指什么不知。总之也是一如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一样的乱七八糟货色,但编织成六经,则又是在中医领域里成了无价之宝。因驭御的对象是宇宙,所谓宇宙,根据《庄子·庚桑楚》、《淮南子·齐俗》 的解释,是“空间” 和 “时间”。所以这种手法,就是驭宇术,当然也就是驭宇学。110年前,李鸿章提出 “用本草三百六十四品,制为一百十三方,迹其记录,非不桀然雄观,然以意进逻,病机凭虚构象,实非实测而得其真也” (见1894年美华书馆出版,美国医士洪士提反译《万国药方》李鸿章序) 来评中医的理论体系。之后这一百年中的局外人也没一个不作如此看法和评议。不过他们确没有针对历学作出同等的看法和评议,真是太不公平的厚彼而薄此了。每当中西医笔战时,西医一定搬出这个法宝,就是“你们能不能拿出可靠明确的数据来”。中医就拿不出数据而成为败阵者。其实我们也不妨请他们拿出历学的许多学说及六十甲子的数据来,或拿出除夕及元旦之夜之间,或星期日和星期一交替之际的行踪实象的数据出来,恐他们也只有瞠目结舌而无法拿出。所以中医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告诉怀疑中医不科学的人们说“我们是驭宇学”。一如哲学、声学、力学、运筹学、逻辑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谁敢说他不科学。它们中也有不少抽象的东西。而且中医学通过黑箱证实,它的获效率并没有逊于世界上任何一种医学。二、麻烦的治病手段西医处理一个病号,只需通过搜集病史、作出诊断、处方付药几道工作顺序就可完成。不这样,一个医生一班 (4小时) 怎能处理30~40号病号。但中医则不然。搜集病史,使用 “望闻问切查” 五诊,认清病种。再把临床症状用中医理论来转化为 “证”。再用你掌握的中医理论通过你的智慧和经验来总结出 “理”、选择定 “法”、配之以 “方”、写出了 “药”。而且还要把你的思路、主张、决断作出旁白,使病家获得了知情权,使第三者看到你这种 “理法方药”。这个旁白就是书写 “医案”。可惜得很,五十年来放弃了书写医案的一段操作过程。的确,西医没有医案,他们治病是 “对症发药”,一病一药,某病某药,院院相同,处处统一,甚至全世界是一个样板,的确不需要书写医案。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样门诊,一班 (4小时) 至多16号,怎能完成30~40号的任务,不简化是不可能的。如此想法,一如一个手表厂厂长,他看到大饼司务,每天生产大饼300~400个,于是也要工人一人平均日产300~400个手表,能吗?!这就是中医治病手段的特色。三、中医治病的工具和手段这种工具和手段,纵然也是独特或奇异,但都非产业,仅仅是为中医特色——即独特的理论学说和麻烦的治病手段——服务的,根本不能独立其门户来对外。但这种工具和手段很多。兹将举要介绍:(一) 天人合一学说对于天人合一学说,家父认为不是中医独有的。他提出是春秋战国时代关于天和人关系的一种观点。那时子思、孟子首先提出这个理论。中医不过是将 “跳到船上的鱼”,随便拿来运用而已。接受这个学说的有儒家、医家、道家等几家。不过各家都为了自己本身的情况和需要,各自衍化发展以便服务于各自的学说。这种情况发轫于汉代。医家张仲景得之,发展为 “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论。董仲舒为了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服务为宗旨而写出 《天人三策》名著。张道陵从道教的经典派中分离出去,另立符录派,说是人通过道士的祈祷打醮,天可以给你除灾降福,更可天从人愿而呼风唤雨祛疾消灾。所以也形成了道教符录派的天人合一学说。(二) 阴阳中国人的特性,就是任何事物有力求完全、完整、统一、对偶、以虚代实等习惯加保守的思想。所以阴阳学说的渗入医学,就是求“完全”、“完整”思想的结果。《易经·系辞上》疏“天下万物,皆有阴阳”。我们一个堂堂学科,怎能没有阴阳,当然请进来加个坐位。所以也可以说,阴阳不是中医学说,而且没有它也可以。(三) 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元素。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与变化。所以就可证明不是中医的,仅仅以天人合一作工具而挪用过来。充其量,也不过是使用的工具。中医是强调统一的,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已有了 “天人合一”。人身内部脏器组织的统一工具,就是五行。五脏是独立的,各自为政的,只有使用五行的生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其实还有一个仅仅是老中医、真中医能独享其利的: 就是面对疑难杂症无从下手时,运用五行学说来处理,也能获得不可思议的疗效。它的具体使用,就是“培土生金”、“伐离 (火) 扶坎 (水)”、“抑木救水”、“壮水制木”等小巧门。(四) 表里五脏已有五行来统一,六腑怎办?就用表里来由脏及腑而统一它。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为胆、胃、大脑、小肠、三焦、膀胱。奇数与偶数怎能成对。于是在五脏中增添心胞,也就是“心胞与三焦为表里”。这个三焦也者,还可体现出 “以虚代实” 的具体表现。(五) 六经、十二经五脏已统一起来了,因为是小范围,容易。加上六腑和心包,这两群庞然大物,这仅五个数字的五行,已显然无法满足,成了鞭长莫及之势,于是来一个六经和十二经学说来大范围统一从而把人身五脏六腑再来一个大统一。(六) 归经属脏纵然有了统一办法,但尚有遗珠散玉之处,于是又产生了一个“眼属肝”、“耳属肾”、“鼻属肺”、“口属阳明”、“乳头属厥阴、乳房属阳明”、“少腹属肝”、“腰为肾区”等的归经属脏方法来拾遗补缺,使中医学说完整到滴水不漏的境界。如其再推进到最细致达于末梢细缕者,还有眼科的四轮八廓,喉科的“声带属肝,室带属脾……” (见《建国40年中医药科技成就·嗓音研究·干祖望提出新观点》430)。(七) 三因三因学说,专用于辨证手段里的工具。它的任务,用之于疾病的归类,有利于辨证。(八) 五诊十纲我们阅读历来中西医论战的文献,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中医必败问题,就是中医没有把“独特的理论学说体系”和“麻烦的治病手段” 作为中医的特点来标榜示众,而反把“治病的工具和手段” 当作中医家业来作护身符。造成了“资盗以粮” 的局面来承受其“以人之道,还治其身” 的抨击。更有甚者,还把运气学说悬挂出来,真是伸长了脖子来等候别人打你的耳光。四、使子孙头痛的遗产运气学说运气,乃五运六气的简称。它是运用五行的相互推移,六种气候的转变,通过天干地支来推断而得来。在正常中医学中产生了它,一如道教的“通过道士打醮法事,可以呼风唤雨,去病除灾”,佛教的 “点蜡烛,烧锡箔,求子求财”,儒教的八股文一样。也即是人身上的赘瘤。无聊、迷信、误导、可笑。请看现在哪一位中医用它,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它。这种迷信性质的画蛇添足、作茧自缚之举,并非现代人开始怀疑与否定,两百多年前就已有人抨击过。如:清·何梦瑶曾谓: “运气之说,构牵不通,因为有识者所不信”(见《医碥·运气说》)。近贤曹赤电在吴鞠通《医医病书·运气论十四》篇后注曰 “按司天运气之说,黄帝不过言天人相应之理。后人以为是年何气司天,民生何病,拘定何药,岂千万人之病,一一与之尽合,不许一人生他病乎。此皆固执不通之言,误人不少。”章太炎在《章太炎医论 (卒病新论)》中,也批判这种唯心的学说,写了不少使人共鸣而信服的言论。中医强调科学化。科学化是什么?是“实事求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