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蜗牛|从一片凌乱开始说起
今天开家长会,家长们离开班级。
三个老师看八个孩子,我不是信心满满,但也不曾为此忧虑不堪。但当我站在前面,面前是八个活蹦乱跳的小朋友时,我开始焦虑了。
从一片凌乱开始。
刚让这个孩子坐下,那个孩子就站起来了。才走到一个孩子面前,刚刚被安抚的孩子就开始离开座位了。刚让他们坐在小椅子上不动,一个孩子就开始去翻前面的柜子。刚把电脑大屏打开,一个孩子就走到大屏前准备关上。刚让一个孩子不要叫,另外一个孩子就哭了。
我们三个焦头烂额。
我准备在前面讲绘本,可是孩子们要么不看我,要么看着我也不说话。我讲的一点激情都没有了。临时换了活动内容——跳舞吧。
带着孩子们走,想要走成一个圆圈或者大家一起走,但孩子们都不跟着,走着走着我们发现,小咪,毅宝和辰宝拉着前面同学的衣服,三个人一起走,特别好!烨宝自由自在地跑,似乎一刻不停地穿梭在我们中间,大予喜欢自己转圈圈,天玉宝宝喜欢跟着老师一起走,一边走,一边笑,一幅美好的画面。图图一边跟着走一边说找奶奶,找奶奶。小象会一边看着我们做动作,一边移动自己的步伐,听着音乐,很兴奋的样子。一片和谐的景象。
跳着跳着,孩子们似乎累了,开始找吃的。队形散了之后,有的孩子坐到小柜子上面,有的孩子因为没有吃的倒在地上,有的孩子还在奔跑,有的孩子开始从椅子上往下跳,有的孩子则不知所措。于是我们开始看动画片,躺在地上拖了鞋的孩子自己穿上鞋子,拿着小椅子坐到大屏幕前看动画片。
之后我们玩儿了推球的游戏,又从推球到扔球,又从扔球到做动作的活动,不停地找孩子们适应的活动,小咪,图图,辰宝,大予和我们坐在地上,跟着音乐一起动,烨宝虽然跑来跑去,但也在跟着做。我们又站起来,大家一起做动作,迎来了下课的铃声。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发现了很多关于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
辰宝,小咪,大予对视频特别感兴趣,一看到播放动画片,大予自己从地上起来穿上鞋,坐在小椅子上,辰宝更是目不转睛地看着。
烨宝对人更有兴趣,轮流抱着我们的脖子跳来跳去,反而是看视频的时间里,他坐在那里眼睛注视的不是视频。
图图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比如一直叫奶奶,一直叫着要回家,对于播放的视频和活动,他都没有表现出兴趣来。
天玉宝宝比较黏妈妈,但是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更多的是用情绪来表达,就是哭闹。
小象是不理他的时候他没有什么问题,但当他黏到了我们,就开始无止尽的撒娇了。
毅宝很乖,但是他胆子很小,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感觉他的耐受力越来越差,但也不一定是孩子本身真的对这个声音的敏感程度到他不能忍受的状态,反而是他在用情绪表达自己的恐惧时,别人给他的安慰让他很舒服,但是他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给他安慰,当他想要安慰的时候,他会大喊大叫,当他害怕一个声音或者情境的时候,他会大喊大叫。今天之前我不觉得这个问题严重,即使他有在课堂中成功地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但是今天他拉着郭老师的手不允许郭老师任何一个离开的动作的时候,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我们有时间和精力,一定会满足任何一个孩子的情感需求,但是我们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我们是否能够回应他每一次的情感需求的表达?
今天很累,我在思考,为什么上课不累,看孩子会累?
上课的时候,我能看到孩子们的回应,我能想象到通过我们每一天这样的努力,孩子们会有更大的变化。但是看孩子不同,这个孩子起来了,我要让他坐下,那个孩子哭闹了,我要让他安静下来,我看不到我们的努力的方向,也感受不到努力之后的结果。
所以我要从小的点中看到我们的努力的结果,看到孩子们的变化,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