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代表菌协,香菇不属于蘑菇

一位在贵州做香菇贸易的福建朋友苏总,看见我说菌协官财化,错误的理解我在批评菌协。其实我都没有资格进菌协担任一个像样的位子,也就意味着在菌协眼里我什么也不是,所以只好在外面流口水,不咸不淡的说几句恭喜发财之类,免得彻底没有存在感。
但这位朋友的错误理解,导致他一个错误的要求,他要我转达给中菌协一个要求:高速公路收费站对香菇运输车不肯按照“绿色通道”规定免费,希望菌协能够解决。
据他说,绿色通道的相关文件里面,有蘑菇一项,不过里面又有些子项,就是类似加括号的那一种,描述有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等,但就是没有香菇。
按照我这种死不开窍的脑筋说,这个子项说明要么是画蛇添足,要么是故意扯淡。幸好黑木耳都是不怎么卖鲜货,否则更加不属于蘑菇了。
可怜,号称中国产量第一的食用菌菇种,居然不算蘑菇。也不知道是高速公路系统的工作人员压根儿没学过生物学呢,还是当初绿色通道的规定扯jb蛋。不过,绿色通道要免费,动了高速公路收费者的奶酪,肯定是扯了合法拦路打劫的jb蛋。
因此,关于绿色通道对菌业产品另眼相看的事情,其实并不止香菇一件。2014年,我曾经在徐州听说过一件事,高速公路承认你装的杏鲍菇符合“绿色通道”规定,但是要部分卸货,证明里面没有夹带别的东西。
江苏人很聪明,差不多是中国最中国式聪明的了,尤其是在苏北。所以他们都是采取给收费人员“意思意思”的办法得以躲避“夹带”检查。事实上他们肯定有夹带的,比如底下垫了些什么货色,或者过度包装,都不属于绿色通道免费范畴。当然,即使这些都没有,检查也还是必须的,否则如何确定你没有呢?至于冷藏车这样检查的后果,不好意思,那不是交通部门的事情。
刚刚从厦门回来,和同行一堆的大佬们碰头,惯例我是牢骚满腹,结果居然七嘴八舌反映出各种类型的哭笑不得的笑话。比如“原菇”一词,我这么聪明才勉强想通,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菇品。高速公路系统对于食用菌产品的条条框框,据说也有个根据,不过那根据的理论,很可能是满清帝国时代就就可以有的。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尴尬,一方面在总体量上,似乎中国官员和政府向来就抓大放小,因为食用菌产业体量小,所以就根本不重视。呼吁争取农业部成立专门对口管理机构的事情,我是不断在每次和高层人士接触都说。虽然高层人士们都很客气的支持我的观点,却都很不客气的拒绝努力争取的承诺。我理解争取的难度,没有难度还用得着争取么?但不争取绝不会有改变,这一点相信也不能反驳。因此,尴尬的另一方面,是来自菌业那些有能力上达天听的人士内心的责任感和惰性心态。当然首先就是中菌协,其他就是各种组织的领导,搞这些组织本意不就是要替行业发声么,屁都放不响,那就自己请辞好了。
这也只是我的屁话,人家屁股坐痛了都未必舍得挪位,请辞?门都没有。你不大不小菇太把自己当根葱了,就算是葱也是山旮旯里的野葱,有本事你开除我?可怜,不大不小菇真的不可能拉下任何一个尸位素餐的人,当然这也是整个食用菌行业的可怜之处。
稍显安慰的是,贵州有俩年轻人也去厦门了,他们告诉我,这个事情他们也在争取,而且是已经开始争取,甚至很快就要解决了。这当然是好事,尽管这个好事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当事人,自己就有香菇运输需要,得为自己而争取。
那悖论又来了,中菌协属于供销总社下属机构,不属于农业部,或许中菌协对于食用菌产业的事情来说,人家就不算是当事人,费那劲干啥?
绕弯子大一点,农科院、以及其他农口管理的协会、联盟之类,有没有把自己当做食用菌产业的当事人?如果有,别老觉得搞点技术工作就功劳如何如何,其实搞好对于食用菌行业有利的社会环境绝对更重要。
中国农业历史上,水稻增产幅度最大的三个阶段,分别是1949~1957阶段,增幅5.26%,1961~1966阶段,增幅14.63%,1976~1984阶段,增幅6.83%。这是个阶段发生了什么?第一阶段停止战乱了,第二阶段停止瞎折腾的人祸了(之前还有大幅度减产),第三阶段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了。
所以袁隆平们固然有功,但最重要的是产业环境。
懂点历史,懂点社会,比做一个技术专家(尤其是还不咋地的专家),要重要的多。话不好听,可道理不就是这样吗?
(0)

相关推荐

  • 难受•想哭|全世界所有的“蓝瘦•香菇”邮票、钞票,美的不要不要……

    蓝 瘦 · 香 菇 难受·想哭 "蓝瘦香菇"是怎么火起来的? 一个有口音南宁小哥 发的失恋感受 硬生生被一群大V 刷的生活不可自理 取笑别人有口音 本身就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虽 ...

  • 食用菌越冬要升温保湿

    12月是食用菌生产最繁忙的时段,大多数栽培品种正在出菇,部分春季出菇的正在发菌,还有部分菌种正在制作或发菌中.而进入12月,温度降低,对于食用菌生长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因此,菇农一定要合理安排,抓好管 ...

  • 反季节食用菌种植六大技术要点 赶快收藏!

    反季节食用菌种植六大技术要点 赶快收藏!

  • 菌协成了官财协会,产业怕是要死翘翘了

    有网友发来信息问我:吴小军是谁?我的天,茫茫人海这问题太莫名其妙了吧?接下来,这位网友发给我一个名单,原来,这个吴小军赫然是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分会新任会长.名单里的人基本上不是官员就是老板,屈指可数的 ...

  • 我要替菌协微信号着急了

    首先,这个题目前面冠的头衔就不对,分类这种东西,不是直接生产应用知识,拿它去"服务"谁呢?凡是需要专业分类方面的指导服务的人,估计水平都不会在文章作者之下,而且基本上是研究者和教师 ...

  • 姚明当选无关菌协

    我不是体育迷,所以对姚明当神马篮协主席没有一点感觉,但现在菌业似乎有不少朋友把这个当什么进步,我就觉得不对劲了.我最近多谈了些协会工作话题,引来讨论当然是好事,不过既然是讨论,免不得有些争论,是非看公 ...

  • 山坳上的菌协(5)

    伍 3.作为行业争取合理利益代表.反映行业诉求通道的菌协的菌协 菌业的乱战,一方面源于信息不畅,另一方面是宣传错位的诱惑带来的盲目,还有一方面是没有共同的平台作为代表去影响行政的不合理干预. 一个行业 ...

  • 山坳上的菌协(4)

    肆 八.我想看到的菌协 没有人能够否认现在的情况不太适合,这也是为什么要改变的理由,如果很好了就用不着大动干戈改革. 实际上菌协和所有行业协会一样,问题并不出在某个人或某个阶段,而是一开始就把应该市场 ...

  • 山坳上的菌协(3)

    叁 六.多点法规少点政策 又是一个通病性问题,<方案>里只见政策不见法规. 不怪啊,民政部门都干什么去了?两个大头都倒了,所以办不好事情是正常现象. 现在菌协既没有行政约束力,也很难形成影 ...

  • 山坳上的菌协(2)

    贰 三.关系和关联 许多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容易只看一面,认为脱钩就一定是好事,其实也不尽然.很多行业,特别是新兴行业,缺乏现成的法规管理和政策支撑,容易走向混乱,对口的行政管理机构与行业协会的关系是 ...

  • 山坳上的菌协(1)

    壹 菌业作为一个体系,中菌协毫无疑问算是国家机构,这话很老套,套的是目前中国一切向"级"看的事实. 我曾经和一位正县级官员朋友聊天开玩笑说,我的级别比他高,因为我是中菌协一个分会的 ...

  • 严选美食:辣椒炒豆角,香菇玉米粥,蘑菇木耳小炒,素炒空心菜梗

    辣椒炒豆角 食材:豆角.青红辣椒.葱姜蒜.生抽.蚝油.盐.孜然粉.油 做法: 1.长豆角洗净切成段,蒜切片,辣椒.姜.葱切细丝: 2.锅中水煮开,下豆角煮5分钟左右捞出控干水份,放入碗中: 3.热锅放 ...